唐敏 鄒霞

摘? 要 研究提出并構建基于愛學課堂智慧教育云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以高一上學期語文課《我有一個夢想》為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方案設計,分析可能出現的問題,并總結實施基于愛學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問題,促進翻轉教學得以順利開展。
關鍵詞 翻轉課堂;智慧教育云平臺;互聯網+教育;微課
中圖分類號:G652? ?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20)13-0116-03
1 引言
隨著教育信息化2.0的發布,積極推動“互聯網+教育”,提供信息技術和教育整合的基本概念,并創建一個綜合的教育平臺——互聯網綜合教育平臺系統,支持各種教育資源,逐步實現平臺和資源平臺的互動、融合和發展,從而在數字教育資源領域創建一個全國性的系統[1]。
教育云平臺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新產物,是指以物聯網、云計算等為代表的新興技術為基礎,以計算機和教育網為依托,以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資源建設及管理服務為中心,以技術培訓和各項制度為保障的學習平臺[2]。愛學課堂是北京四中打造的一個智慧教育云平臺,不但提供了豐富的北京四中資深教師的授課視頻,而且為師生提供了共同學習、交流與管理的平臺。教師通過登錄愛學課堂,給學生提供與翻轉課堂課程目標高度相關且適合的視頻、課件、訓練測驗等課程資源,引導學生使用,直接用于翻轉課堂課前教學。借助愛學課堂平臺,很好地實現了資源共享,也減少了教師制作微課的負擔。
本文構建一個基于愛學堂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并對其中每個環節展開分析,幫助教師有效利用平臺資源,促進教師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
2 基于智慧教育云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的構建
翻轉課堂是指在信息化環境下,教師提供以教學視頻為主要形式的學習資源,學生在上課前觀看和學習教學視頻等學習資源,師生在課堂上完成作業、答疑、協作探究和互動交流等活動的新型教學模式[3]。其實質是將知識傳遞與知識內化環節進行顛倒,學生課前完成對知識的學習,課中進行知識內化。這樣就優化了學生的認知環節,實現資源共享,課程內容動態發展,師生互動增加,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效交流[4]。同時,將重視知識的傳遞轉向為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轉變原來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體現了“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的自主與協作能力,實現創造性發展。目前,翻轉課堂在我國發展迅速,全國有很多所學校已全面開展翻轉教學,比如四川省洪雅中學、重慶市聚奎中學。
四川省某高中學校也在進行翻轉教學。根據該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其他優秀案例的特征,筆者構建出一個適合這所高中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流程,如圖1所示。
基于云平臺的課前學習? 翻轉課堂最核心的步驟就是課前自學,其影響整個教學的進行,所以教師一定要根據課程目標,選擇合適的資源發送給學生。愛學課堂上有北京四中的所有資源,教師可以依據自己講解的重點進行挑選,也支持教師上傳自己錄制的教學視頻。當然,學習資源不只是教學視頻,也可以是課件、案例等其他形式的資源。教師將學習資源推送給學生,并布置相應的學習任務,從而可以檢測學生的課前學習效果。學生在課前進行課程的學習,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在這過程中,小組長要收集本組成員的問題,并組織成員進行簡單的學習探討,在這個過程中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最后把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上傳到平臺。這本來是在課堂上進行的內化過程,但教師的課堂實踐會花費很多時間,導致后面任務探究環節來不及進行。而且在課前進行,會使學生更加自然地進行探討,會解決更多隱藏的問題,所以將它放在課前完成。教師在接收到學生個人問題以及小組問題后,要對自己的教學計劃進行調整,根據學生反饋的情況,設計相應的課堂活動。
教師引導的課堂知識內化? 教師根據已經掌握的愛學課堂平臺學生反饋信息、課程內容制定適當的課中活動,,對學生不理解或疑惑的知識點進行講解指導。根據學生對愛學課堂平臺的反饋,采用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等方式,結合本課程的內容,進行深化教學。
課堂是知識內化的過程,教師先要總結學生課前學習成果,然后引導學生解決課前沒能解決的問題,可以利用案例、生活實例等進行點撥;再設計一個探究項目融合這節課的知識進行探究,在旁加以引導,以達到學生對知識的運用。在這一過程中需要小組將自己的成果進行展示,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其他小組進行相應點評,教師總結各組的點評并發表自己的觀點。每個小組的成果都要上傳到平臺,供所有人下載觀看并進行相應打分。課堂最后,教師對這節課進行總結。
在課堂中,研討是關鍵,既可以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創新能力、小組合作能力以及交流表達能力。教師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定位是一個引導者和課堂的組織者,要把控課堂的秩序,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思考。
課后的知識補充? 翻轉課堂的課后環節經常被教師忽略,因為傳遞與內化在課前與課中已經完成。其實課后環節也必不可少。學生可以利用愛學課堂平臺反饋自己在課程學習后對于本次課程學習目標的掌握情況,提出自己課程結束后依然存在的疑惑,待教師解答。教師可以通過解答這些問題,了解學生完成目標的情況,明確本次授課效果,以調整自己下一次課的教學設計。課后學生可以觀看課堂上沒有機會展示的其他小組作品,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時進行完善補充。
運用愛學課堂云平臺,將教師、學生有效組合,教師的教學內容、學生的作業作品都能在愛學課堂云平臺個人空間中得到展示。教師可以從愛學課堂云平臺中了解學生的作業完成進度、學習中產生的問題以及做作業思路等,從而全方位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潛在的學習能力;學生利用愛學課堂云平臺個人空間,了解教師對于課程教學的安排以及同伴對課程內容的學習進度,可以反思自己的學習成果。
3 基于云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案例設計
本文以高一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我有一個夢想》為例,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流程設計。
課前自學? 教師根據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向學生推送馬丁·路德·金演講的視頻資料,并且布置小組任務:調查他的一生或社會對黑人態度的變化等。學生學完之后,上傳小組收集到的資料和個人的任務單,并在課前小組討論課文難懂的句子,最后將不能理解的問題上傳到平臺。教師根據平臺上學生上傳的資料,對教學進行調整。
課中的知識內化? 教師首先總結學生課前學習情況,然后選擇學生自愿上來介紹課文背景、作者簡介。合作探究、質疑解惑環節安排如下。
1)小組討論。所有人在文中選出最打動人心的句子、段落,并對小組成員解釋其原因,每組選出兩個句子進行分享。
2)思考并小組討論:“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來,黑人義憤填膺的酷暑就不會過去”,句子中爽朗秋天與酷暑分別指什么?討論完成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享,同時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再進行分析講解。最后,教師總結文章結構,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感受,從夢想、平等、作者等角度,選擇部分學生進行分享。
課后知識總結? 教師整理課上學生的成果,進行相應點評,并將優秀的作品分享給其他學生,將這篇課文重要的句子、意義整理、推送給學生。學生課后欣賞優秀同學的成果,并根據教師整理的知識進行補充。
4 實施基于愛學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基于愛學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與其他的翻轉課堂教學流程相比,有一定的調整,進行了一定的優化,將一部分簡單的討論放在了課前,所以學生課前的學習時間一定要充足。高中學生課下時間較少,根據實際,可以將晚自習的時間拿出來讓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在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問題。
1)課前任務單需分層設計。班級里面學生的基礎不一樣,針對學生認知層次從優秀、一般到較差,教師應設計三份課前任務單,這樣可以使學生的課前學習得到最大化的吸收。同時,任務單也讓自主學習獲得監督和反饋。
2)利用平臺的數據分析功能,時刻關注學生的變化。利用愛學課堂平臺展開的翻轉教學模式,一定要利用好這個智能學習分析系統。在課前的知識傳授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隨時查看學生的完成進度,利用大數據分析學生學習行為路徑、學習檢測情況,得出學生是否腳踏實地地完成課前學習,并將結果反饋給每一位學生。課中利用這個平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以及安排課堂教學步驟,讓其有組織有紀律地、高效率地完成課堂探究任務。
3)課后,教師在平臺上對課上學生的分享成果進行評價,這樣學生在課后也可以看到教師的評價,同學之間也可以相互鑒賞與評價,教師和學生都對本節課進行了反思。學生還能通過愛學課堂平臺了解老師和同學的看法,這種模式有助于學生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素質,提升自學技能。
5 結語
現在中小學都在大力引進各種教育資源平臺,怎么將平臺有效地運用于課堂教學中?這就需要教師變革自己的課堂,嘗試使用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教師要結合我國的教育特點來構建翻轉課堂,讓學生真正從“中國式”翻轉課堂中受益。由于筆者的能力與學術水平較為有限,在對該問題進行探究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也未能真正將這一教學流程應用于實際教學。今后,筆者將投身教育一線繼續對本課題展開探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以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節選)[J].教育科學論壇,2018(15):6-10.
[2]殷寶媛,武法提,章怡.智慧教育云平臺標準的“三環”模型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8(1):86-92.
[3]鐘曉流,宋述強,焦麗珍.信息化環境中基于翻轉課堂理念的教學設計研究[J].開放教育研究,2013(1):58-64.
[4]何克抗.從“翻轉課堂”的本質,看“翻轉課堂”在我國的未來發展[J].電化教育研究,2014(7):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