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妹
【摘 要】參與式教學法是一個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并強調了實踐和創新的重要性,是核心素養的體現。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以新課改為指引,善于利用參與式教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之成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重要方式。本文探討了參與式教學法內涵和特征,提出了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參與式教學法的措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參與式;內涵和特征;實施路徑
參與式教學法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是體現核心素養的富于特色的教學方法。在核心素養視角下,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參與式教學法可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與學習方法,使學生以更加自主、積極的態度參與到數學學習中。如今,參與式教學法已經引起了廣大師生的注意,并逐步應用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
一、參與式教學的內涵和特征
參與式教學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教學學習的一種方式。它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轉變了教師的教學經驗。在核心素養下,教師在利用參與式教學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時,不僅要了解學生的基礎能力和掌握情況,還要引導學生參與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精神,提高學生自主思考、學習的能力。參與式教學方法具備以下四個特征,分別是親身經歷性、情境性、實踐性,還有具備感情。首先,教師需要為學生營造出融洽自由的教學情境與教學氛圍,帶領學生在合適的情境當中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體會;其次,教師必須帶領學生親自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并在實踐過程中合理的應用所學知識;最后,學生必須通過融入感情的方式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更好地利用所學知識并產生共鳴。
二、核心素養下參與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施
(一)根據學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
在參與式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最強調的一點就是“參與”,讓學生能夠真正的參與到小學的數學課堂中。在以前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一般都會為全班的學生都制定同樣的教學目標,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來說參與感就是比較弱的,還有一些學生根本就參與不進來,就容易造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的結果,為了能夠解決這一種現象,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的方式。對自己的學生做一個比較全面的調查,知道每一個學生的數學水平,根據學生的水平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真正的參與進來。
例如,在小學的數學課本《數據收集整理》一個章節中,最主要的學習內容就是讓學生能夠學會根據數據的特點來進行收集,并且在收集過后進行合理的整理。根據不同的數據能夠將難度可以分成好幾個學習的層次。所以,教師在講解到這一個內容的時候,應該根據班級里面學生的真實情況來制定自己的教學目標,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弱的學生來說,教師就選擇一些比較簡單數據來讓學生進行整理,幫助這一類學生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對于一些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按照普通的學習目標來要求,而對于一些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適當的進行拓展提升,幫助這些學生更好的利用課堂上的時間。
(二)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
小學生年齡較小,很少有生活閱歷,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會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很小的一個舉動都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數學知識與其他知識不同,較為枯燥,如果使用單一的方式進行教學,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生厭學情緒的直接因素。小學數學教師應注意到這一問題,從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和性格特點入手,結合教學內容、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利用情境的獨特作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驗和掌握,并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其數學素養與核心能力。
例如,學習乘法時,教師即可為學生創設出在商店購買物品的情境。告訴學生一支圓珠筆需要三元錢,然后詢問學生購買兩支圓珠筆需要多少錢。或者是一支圓珠筆三元錢一個筆記本五元錢,買兩個筆記本和一支圓珠筆需要多少錢?這些均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情境,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還可使學生意識到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可見,情境教學法不僅有利于教師開展后續的課堂教學,還可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并應用所學知識。
(三)開展教學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掌握數學知識
游戲在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都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學生都比較愿意參與的一個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很多功能性和教學性的游戲,所以,為了能夠讓每一個學生都主動的參與進來,教師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教學游戲,讓學生能夠在游戲中掌握要學習到的知識,帶給學生一個快樂的學習過程。另外,教師在制定游戲規則的時候應該注意到一點,要讓知識性和趣味性并存,不能過于側重于某一點。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參與進來,在游戲中與學生進行互動,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給學生一個更加愉快的學習過程。
例如,在小學的數學課本《6~10的認識和加減法》一個章節中,主要的內容就是讓學生去做加減法,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無聊的,所以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適當的開展一些教學游戲。教師可以事先準備好一些與該內容有關系的加減法算式,然后做成卡片,然后放到教室的前面,在教室的后面放一些海洋球。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的分成游戲的小組,由一個學生到前面抽取算式卡片,然后傳遞給另一個學生,再由最后一個學生運過來海洋球。在規定的時間內運送海洋球最多的隊伍就可以獲勝。另外,在這一種教學游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若是以朋友的身份參與進去,可以大大的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所以在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設置一次求助,每一組可以獲得一次讓教師幫助的機會,營造一個和諧民主的氛圍。
(四)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踐機會,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思維
實踐證明,只有學生親身實踐過后,才能更好的理解掌握并應用所學知識,即便是原本不能完全理解的知識,也可通過實踐的方式明確其含義。小學數學教師應意識到這一點,并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實踐機會。另外,實踐過后,學生會自行進行反思與總結,有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和思維。
例如,學習圓時,教師即可指導學生利用手邊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圓形,并將圖形進行多次對折,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展開的圓進行觀察與討論。經過討論過后學生即可發現,圓形所有直線的長度相同,并會經過同一個點。此時學生就會產生疑問,不明白其中的原理,此時教師即可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與圓相關的知識。因為學生已經產生了疑問并希望得到解答,所以會以更加熱情的態度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綜上所述,參與式教學法是一個注重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并強調了實踐和創新的重要性。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所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適當的實踐機會,加深學生的體驗和感悟,善于利用參與式教學法,發揮出參與式教學法的潛在價值,使之成為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重要方式。教學過程中也應為學生適當的創設學習情境,用巧妙的方法和策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以更加飽滿的狀態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應用中。
【參考文獻】
[1]劉明醒.“參與式”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2017(11)
[2]郭燕.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如何開展“參與式”教學方式[J].西部素質教育,2016(12)
[3]沈亞文.在小學的數學教學過程中使用“參與式”教學的應用研究[J].新教育時代,2015(11)
(甘肅省秦安縣興國鎮邢泉小學,甘肅 天水 7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