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永榮
摘 要:和孩子的作文打交道也有二十幾年了,從開始看著學生干巴巴的作文本愁思不展,到有的放矢地指導學生的作文用了一段時間。在不斷研究學生、聽課學習、翻閱相關的著作之后,有了自己的習作指導的“秘籍”。
關鍵詞:習作;策略;語文素養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標》)指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小學生的作文實質是練習用筆來說話,實現口頭到筆頭的轉化,把寫作變成一種由內到外的自由傾吐,使學生樂于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毫無拘束地寫下來。
細細品悟了三年級的習作目標:就是要讓學生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而且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嘗試在習作中運用自己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這些目標對于三年級的作文教學來說,可以歸結為一句話: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和寫作愿望,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寫作文。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從細節抓起
孩子要能描寫出看到的東西,一定要會觀察,怎樣做呢?我是一個喜歡養花的人,有一天,我拿著一些圓圓的種子和一個花盆來到教室。“老師這是啥?”“你要干什么?”……一連串的問題讓我竊喜,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成功!“仔細看呀,相信你們會明白老師干什么。”我把種子種到了花盆里。兩周后,小芽冒出了土,我讓孩子們觀察后用幾個詞或一兩句話描述一下,“有一個個小腦袋探出來、鵝黃的小芽好厲害,頭頂上還戴著小帽子……”因為這些芽有的大有的小,孩子們從顏色、大小、樣子描述,可棒了。
就這樣過兩三個星期我就讓孩子們觀察、描述,香蘭花從種植到發芽—長高—抽穗—開花,學生不僅有看還有記錄。到了蓓蕾綻放時,我把兩盆花端到了孩子們的課桌上,讓學生回顧整個過程,再來說一說,告訴他們把看到的寫出來,可以側重一方面詳細描寫如生長過程,葉子、開花管理,注意詳略,一篇篇詳細具體的香草花躍然紙上。如:“小花骨朵,晶瑩飽滿;半開放的,只有兩三片花瓣伸展開了優美的身姿,像一只正要展翅飛翔的小蝴蝶;完全盛開的,露出燦爛的笑容;幾朵花連在一起如一串風鈴狀的,仿佛風一吹,它就會歌唱。香蘭花還有不同的顏色:紅的似火,黃的似金;從外面的乳白色,到里面的深黃色;從外面的橘色,到里面的紅色,怎么看都不厭……”
二、利用豐富的活動作為寫作的材料,讓學生樂寫
學校開展了豐富的活動,都是很好的素材如:運動會、兔子舞比賽、春游等等。我先讓學生觀看我抓拍的運動會照片,還有觀眾席上加油的……這些照片的神態各不相同,所以讓學生先來描述,再展開想象說說此時他們可能在想什么。
因為有了親身經歷,所以心理刻畫信手拈來,如下課鈴響了,我們迅速地來到操場上,過了一會兒,所有的班有順序地來到,我越來越緊張,心里仿佛揣了一只小兔子,怦怦地跳個不停。“進行第一項……”護旗手們拿著旗走了進來,我接過鮮艷的國旗,麻利地理順了,和劉萌萌及時掛好紅旗,我的心漸漸地平穩下來。作為升旗手的我心想:一定要展現出五班最好的狀態呀。這樣的語言真實地再現了當時的情景,讓學生愛上寫作。
三、師生共評價,評中長能力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課標》中指出:“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而且要與平時作文結合起來全面評價。
在平時的習作中我決不拿“作文選”作為衡量學生習作水平的標準。承認學生之間的差異,不搞一刀切。平時多做縱向比較,只要學生努力了,進步了,寫出來的作文說清楚了自己的意思,就應該是他自己的好作文。像我班的陳同學,開始連句子都不能說完整,慢慢地能說明白自己要說的事件了。我及時對他進行了表揚,他體會到了習作的快樂,越來越喜歡說話、寫話了。
四、讀寫結合,有的放矢
課堂永遠是教學的主陣地。在學習課文時,我將文章中的寫作方法滲透到教學中。在學習《錢學森》一課時,通過兩處語言的品讀,學生從中感受到了錢學森的拳拳愛國情。課下,讓孩子進行了體現語言描寫的練習,學生的語言運用就輕車熟路了,如“你的字,遒勁有力”“作業本上的字工整得像打印的”“快看,看,看,又超過了一個”“沖線了,耶”這些語言的點綴寫出了當時的情景、人物的特點。
五、老師寫下水文,做好榜樣
很多次習作之前,我會先寫篇范文。在寫的過程中,邊寫邊思考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在指導習作前更有目的性。寫完后讓學生來讀一讀,找找優點和不足,學生因為讀自己老師的文章,興趣、注意力會更高。一起分享完習作要求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習作的內容,可以從哪些地方選材,幫他們理出思路,明確寫作要求及應該注意的問題。
教學的道路上“教無定法”,只是我自己是這樣引導學生的,而且,孩子們受益了。在陸陸續續參加的習作競賽中,孩子們取得了自己滿意的成績,而且,寫作的興趣更高了。故,只要長期堅持,孩子們的寫作水平慢慢地就會有變化,寫文章時就水到渠成了。
參考文獻:
[1]馮釗.論培養小學生習作興趣的策略[J].作文教學研究,2007(2):35-36.
[2]李永香.關注教學策略讓學生愛上作文[J].都市家教月刊,2011(10):223.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