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泉
摘 要:小學教育是學生學習的起始階段,對學生的終身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美術作為培養學生興趣的重要科目,教學意義十分重大。基于此,首先簡要分析了在小學美術課堂上教師教學的現狀及問題;其次針對當前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標,從三個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相關的路徑建議,以此供專業人士進行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個性;現狀分析;路徑建議
美術的學習不同于語、數、英等理論課程的學習,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十分重要。在教師科學正確的指導下,學生能夠接受一些美術藝術作品的熏陶,從而培養自身的審美能力,完善自身性格,增加對生活的感悟,對于學生一生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影響。面對目前小學美術教學存在的現狀,社會各界人士應該給予高度的關注,對于小學美術的教學方法不斷實現創新,為了使祖國的花朵健康成長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當前小學美術教學現狀分析
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改革,當前小學美術教學已經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進步,但是仍然存在部分問題有待解決。結合文獻材料的分析和實際案例的調查,總結出兩個方面——教學現狀與新課標教學進度要求的沖突和部分學生個性特點過于突出。在教學進度方面,新課標的要求過高,學生難以適應。新課標改革已經實施了幾年,教師普遍已經適應了改革的“熱潮”,但是,面對新課標的改革內容,還沒有建立起完全合適的教學模式。教師增加課堂興趣的方式往往以游戲為主,但卻沒有平衡好玩和學在課堂中的比例。在課堂結束后,從學生課下的作業中就可以反映出,學生的繪畫能力并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新課標還要求減少學生學習的壓力,但是在作業量減少的情況下,學生會逐漸養成懶惰心理,對于完成作業沒有認真積極的心態,只想著應付,這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沒有好處。此外,目前這兩年,教師在進行美術課堂教育時,越來越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但是部分學生個性過于突出,完全不理會教師合理的引導,只是盲目地相信自己,對于較為科學的繪畫方法毫不在意,甚至認為這些方法阻礙了自己在藝術道路上的進步,這種盲目自大的心理,導致學生在發展的過程中越來越偏激,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二、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個性的路徑建議
1.培養學生的繪畫熱情
新課標要求學生在課堂占據主體地位,不斷豐富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在課堂的主動性。教師為增加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興趣度,可以采取多種辦法。在課前,教師可以準備與課堂講授內容相關的課外知識和藝術作品的歷史來源;在課堂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繪畫互動,通過該方式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造能力;在課下,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美術作品鑒賞作業,在下一次的課堂中進行展示,同學之間進行交流[1]。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美術《家鄉的塔和橋》這一章節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外婆橋》這一童謠作為課堂的導入內容,教師和學生共同朗讀兒歌,同時可以使用一些視頻資料作為輔助,增加學生對于課堂的興趣。在課下,老師可以布置相關內容的作業,讓學生畫出自己家鄉的塔或橋,并在下節課堂上進行分享,講述自己與它們的故事。
2.注重小學美術教育中的情感培養
美術創作離不開情感的投入,情感也是個性養成的主要來源,由情感牽引出的繪畫作品,才能讓觀賞者感同身受,與作者實現思想上的共鳴。但是,在傳統的小學美術教育課堂上,教師往往以理論知識的疏導為主要內容,忽略了情感之間的互動,忘卻了情感才是一切創作靈感的來源,注重小學美術教育中情感的培養,是教師最重要的教學目標之一[2]。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美術《最受尊敬的人》這一章節的課堂教學時,結合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主題,帶領學生觀看一些愛國主義題材影片,使同學們真正體會到愛國精神,對英雄先烈們產生真正的敬意,觀看結束后再進行作品繪畫,能夠真正體現出學生內心的情感。
3.增加實踐活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在過去傳統的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教師往往采取課堂式理論教學,忽視了實踐活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實踐活動可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記憶,同時也能將學習到的理論文字進行實踐,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例如,在進行人教版小學美術《走進大自然》這一章節的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提前去動物園進行實踐活動,帶領他們參觀動物的日常生活,讓同學們及時進行交流,并且進行繪畫寫生。
有一個良好健康的個性培養,對于一個人一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小學美術作為啟蒙課程,應該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新課標的改革還在繼續,教育工作者在小學美術教學課堂中的實踐永遠不能停步。
參考文獻:
[1]史嘉偉.農村小學美術課堂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J].美術教育研究,2017(2):154.
[2]彭小宇.讓鼓勵走進美術課堂:淺談鼓勵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7):65.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