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新華
摘 要: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做好對教學困境及其解決路徑的分析,能夠為提高教學質量帶來支持。先對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困境表現予以分析,之后對解決農初中物理教學困境的策略予以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教學困境;解決策略
物理是初中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是培養學生基礎物理素養的關鍵教育環節。在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受教學環境、教育目標和教師教育理念的影響,初中物理學科進入以考試為基礎目標的狀態之中,這既不利于物理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實現,又會對學生的物理素養構建造成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實現教育目標,做好對解決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困境的對策分析至關重要,文章以此為切入點展開探討。
一、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困境表現
1.學生興趣不足
學生的興趣不足是農村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困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為物理是初二年級才開設的學科,因此學生對其具有一定的陌生感,這種陌生感會對他們的學習興趣造成一定影響。在此基礎上,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沒有考慮學生的興趣需求,也沒有對物理知識進行更多的講解,這使得物理知識的呈現方式與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現了偏離,學生不僅不了解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更無法體會到物理知識學習的樂趣,這讓物理知識的課堂教學表現形式與學生的興趣需求之間出現了偏離,農村物理教學工作由此進入困境之中。
2.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單一也是初中物理教學的典型困境。在新課改背景下,物理課堂需要以更為豐富、多元化的方式進行知識呈現,這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絕大多數教師仍然采取傳統教育方法,學生在物理課堂上只能被動地進行物理概念、公式的記憶,物理知識的學習成為死板、枯燥的灌輸,學生缺乏最基本的學習動力,課堂教學效果非常不理想。導致農村初中物理教學方法單一的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是農村教師對新課改中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排斥性,他們認為只有讓學生考高分,才能夠出人頭地。其二是農村教育環境的限制,使得很多創新教學方法無法應用,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教學方法應用。
二、解決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困境的策略
1.落實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從當前的農村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模式來看,想要實現對其教學困境的解決,就必須要落實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完成對他們的學習興趣激發。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加強對《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的學習,并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將其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以確保學生在學習中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感受到物理知識的學習樂趣,并獲得物理素養的有效構建。例如在進行《透鏡》一課的教學時,我在分析學生學習能力的基礎上,就將《學生實驗:探究——凸透鏡成像》的實驗課提到了前面,讓他們通過探究實驗的方式去進行凸透鏡知識的學習。為了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探究體驗,我會在課堂教學中,將他們帶到操場上,并給他們進行“無火種點燃紙片”的魔術,由此來進一步實現對他們的學習興趣的激發。考慮到學生有限的物理素養,我在進行實驗探究設計時,會將他們分成若干小組,采取以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實驗,由此做好讓他們依靠小組探究來完成對物理知識的探究,從而進一步提升他們對凸透鏡成像的知識學習,為他們的物理素養構建打下良好而又堅實的基礎。
2.開展教學模式創新,增強課堂學習體驗
開展教學模式創新是增強學生課堂學習體驗,解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困境的重要措施。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了解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水平和興趣需求,并將這些內容作為課堂教學設計的核心內容,以確保課堂教學工作能夠真正被學生所理解和接收,實現課堂教學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會根據物理知識難度來進行教學模式的設計,其中難度較低的知識,我會采取自主實驗探究學習法,讓他們在進行物理知識自主探究的同時,也可以獲得物理知識學習能力的提升。難度較大時,我會采取合作探究教學法或以多媒體進行教學輔助,以保證學生能夠全面了解物理知識,為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打下基礎。例如在進行《認識電路》的學習時,我就先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讓學生能夠更為直觀、具體地完成對電路的了解,強化他們對電路知識的記憶。在此基礎上,我會讓他們進行自主實驗方法,進行簡單電路的組裝,進一步強化他們對電路知識的記憶,并能夠以實驗來獲得最基本的物理技能,由此來實現對他們的電學素質培養。
綜上所述,對初中物理教學困境的解決路徑分析是推動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發展的關鍵措施。雖然,農村初中物理教學工作會受到教學環境的影響,但只要我們落實素質教育目標,強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并為他們設計出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活動,那么他們一定能夠通過實踐探究來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體會到物理課堂帶來的快樂,并真正成為具有良好物理素養的學生,初中物理學科的素質教育目標由此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李宗強,肖琴.以整合性視角解決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的問題[J].基礎教育研究,2019(14):62,64.
[2]蘇宏健,耿玉盛.農村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實驗”模式的實踐[J].物理之友,2019,35(6):16-17.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