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平
摘 要:從課堂探究:落實小組合作學習任務;作業訂正:豐富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生生互評: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三個角度來分析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如何組織小組合作學習活動。
關鍵詞:初中物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組織策略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行為很少,因為教師所設計的每一節物理課都是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讓學生更好地應試。但是,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以死記硬背為基礎的物理學習行為并不能切實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認知,學生無法及時遷移物理知識,且經常在同一類問題中出錯,直接影響了初中生的學習效能,難以保護學生的學習自信與學習態度。對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讓學生全面探究物理知識,使其客觀把握物理學科的一般規律,由此優化學生的物理認知狀態。
物理學科屬于自然科學,雖然反映的是現實事物的運動、受力問題,但是呈現的卻是抽象概念,所以一旦脫離了初中生的現實生活經驗,無法及時豐富學生的直觀認識,也必然會影響初中生的物理理解。對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全面豐富以學生為中心的物理教學活動,使其積極遷移個人認知經驗,由此分析物理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以便切實發展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將發揮重要作用。
一、課堂探究:落實小組合作學習任務
新課改的深入發展使得探究教學變得越來越重要,尤其是在物理學科中,教師應該充分解放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索物理學習規律,切實優化學生的自主思考意識,使其積累豐富的解題經驗。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在課堂探究環節組織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任務,切實優化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將自主學習與合作交流結合起來,由此提高探究效率。
如在“電流的測量”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在物理課上組織了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自主觀察電流表的構造,認真分析測量電流的方式方法。為此,小組首先要設計物理實驗方案,認真整合教材內容,合作討論測量電流的注意事項,促使學生及時分析物理知識。然后,小組便要積極利用物理實驗室的相關設備來驗證理論猜想,利用電流表測量電路的電流大小,歸納測量電流的操作技能。如此,初中生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自主建構物理知識,切實豐富個人知識儲備。接著,筆者就組織了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活動,一方面是要進一步發散初中生的思維意識,另一方面是要增強學生的合作學習效能感。
二、作業訂正:豐富小組合作學習形式
作業是十分重要的教學因素,以習題為載體,需要初中生獨立完成作業任務,及時遷移物理所學,積極歸納有效的解題方法。在此過程中,如果可以增加生生合作,則可讓初中生相互監督,還可及時分享彼此的解題經驗,初步訂正各個錯題,使其在同伴幫助下消除相應的知識盲區。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借助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來豐富作業訂正活動,切實優化學生的自主學習行為與解題能力。
如在“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圍繞液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設計了物理作業,讓學生及時遷移本課知識來解題,初步訓練了學生的物理解題能力。在此過程中,筆者也組織了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先是讓學生獨立完成物理作業任務,然后再以豐富的小組討論來訂正物理作業,分析各道習題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歸類解題錯誤及其成因,以便讓學生真正進步。如此,初中生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來豐富解題經驗,及時完善解題思路,同時還可以養成樂于分享、謙虛好學的好習慣。
三、生生互評:優化小組合作學習效果
教學評價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學活動的現有效益、教學不足,始終伴隨教學活動的發生而產生。新課改強調了學生自評、生生互評,認為培養學生的評價能力將促使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初中物理教師除了要豐富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之外,也要及時組織小組互評活動,讓學生相互監督、相互評價、相互欣賞,由此訓練學生的評價能力。
如在“熔化和凝固”一課教學中,筆者就組織本班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參加了物理實驗,使其改變物質所處環境的溫度,觀察物質發生熔化、凝固現象的客觀條件與物態變化,希望學生能夠及時提升自己的物理認知能力。在本節課上,筆者會組織小組互評活動,即初中生要觀察同伴的探究行為、實驗品質等,說出對方的學習優勢與不足,客觀分析同伴的物理學習潛能,由此整理豐富的學情資料。如此,初中生就可以積累生生互評經驗,能夠客觀對待他人,及時向同伴表達賞識之意。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組織多種形式的小組合作教學活動可以進一步優化學生的認知狀態,使其全面參與物理教學活動,所以初中物理教師要綜合觀察學生的物理認知水平與發展潛能,將異質學生分到同一組內,由此構建學習小組,再以豐富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發展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文韋.初中物理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與評價機制的研究[D].西華師范大學,2018.
[2]莫利勇.如何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促進農村初中物理教學[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5):91.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