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榮
摘 要:體育是初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增強學生體質具有關鍵作用,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視。新課改對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只有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和方法,才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提升教學水平與質量。田徑項目具有一定的枯燥性,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會失去興趣,這是教學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教師應該在教學實踐中落實新課改的基本要求,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體育;田徑教學;方法
新課改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掌握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外,還應該促進身體素質的全面提升,為社會培養綜合型人才。尤其是初中生正處于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在此階段養成的運動習慣將會對其一生產生影響,體育教師應該擔負起自身的職責,逐步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與水平。田徑項目是初中體育課程中的關鍵,能夠引導學生在田徑訓練中提升身體協調能力,滿足其身心發展需求。然而,傳統教學方法卻無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與主動性,限制了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因此,應該以新課改的基本要求為參考,結合當前教學內容,提升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多元化,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同時,應該從初中生個性發展特點出發,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案。
一、樹立榜樣作用
初中生的思維活躍且心理敏感,在生活和學習中會對身邊的人進行模仿,無論是在行為方式還是思想觀念上,只有為其樹立良好的榜樣作用,才能引導其個性發展。在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當中,教師也應該通過榜樣作用對學生進行激勵,使其在學習中充滿斗志與熱情,提升課堂學習效率。同時,運動能力和水平較高的學生,可以對其他學生進行幫扶,在團結合作當中掌握田徑運動要領和動作技巧,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1]。因此,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使其能夠在小組內進行交流與溝通,引導學生共同進步。對課堂中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著重表揚,可以激發其他學生的好勝心,為其增添不斷前進的動力。
二、結合游戲教學
由于田徑項目具有枯燥性的特點,因此為了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應該實現游戲與教學的有機融合。初中生普遍對游戲充滿興趣,通過游戲教學能夠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其感受到田徑運動的興趣,推動教學目標的快速落實。同時,將田徑運動技巧融入游戲當中,能夠幫助學生放松身心,使其更加高效地學習相關動作,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比如,教師可以參與到接力游戲當中,在幫助學生掌握接力比賽運動特點的基礎上,糾正學生在運動中的錯誤動作[2]。教師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心理狀況的分析,增進教師與學生的感情。教師作為一個組織者與引導者,應該在游戲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使其能夠參與到游戲規則的制定當中,將足球游戲、籃球游戲等融入田徑教學當中,保障教學手段的多元化。
三、重視理論教學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對于體育運動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較高,往往是在室外引導學生開展田徑運動,而忽視了理論教學。然而,有效的田徑理論教學,是增強學生運動能力的關鍵,能夠使其掌握運動要領,為進入訓練場奠定基礎,同時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合理利用理論課,尤其是在室外教學難以進行的情況下,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開展理論教學,幫助學生掌握系統的田徑運動知識。通過多媒體設備對運動技巧與要領進行展示,同時在慢放和回放中提升教學實效性,防止在訓練中發生扭傷或者損傷等問題。
四、開展田徑比賽
田徑是一項競技性較強的運動,教師應該積極組織類型豐富的田徑比賽,使學生可以在比賽當中展示自我。同時,通過比賽可以營造良好的體育運動氛圍,促使學生養成終身運動意識。在比賽的組織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參與,使其能夠積極報名。尤其是以班級為單位的運動比賽,可以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在團結合作當中克服困難、增強意志。在比賽中教師應該始終維持好秩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道德與體育精神,這也是新課改下體育教學的關鍵內容。對于在比賽中失利的學生進行鼓勵,使其能夠振奮精神投入今后的學習當中。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體育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關鍵組成部分,是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正常接受教育教學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在新課改過程中,教師應該加強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的重視,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加快教學方法的創新,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樹立榜樣作用、結合游戲教學、重視理論教學和開展田徑比賽等途徑,構建高效化初中體育田徑教學課堂,增強初中學生的體魄,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發展,為國家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全方位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游巧玲.新課改背景下初中體育田徑教學現狀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11):215.
[2]梁毅.新課改下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策略與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4,4(16):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