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偉
摘 要:近些年來,高中美術教學一直向提高審美價值的方向靠攏。審美教學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實踐水平,還可以全面喚起學生的創造意識,提升學生的整體文化素養,大幅度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
關鍵詞:高中美術;教學審美;有效途徑
傳統的美術教學注重訓練學生的繪畫能力,忽略了培育學生的審美水平,這種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發展。近幾年來,伴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高中美術教學開始著重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實現審美價值已經成為高中美術教學的主流發展方向。
一、實現高中美術教學審美價值的重大意義
隨著當代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以增強學生整體素質和動手能力為重點的授課理念慢慢進入高中教學中。對于高中生來說,審美水平的培養是最主要的一步,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藝術修養。對于美術教學來說,特別是在審美教學方面,也要及時改變理念,重視展開審美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引導學生提高自身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勇于表達自身的想法與構思,才可以更有效地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成為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發展的人才。
二、喚起學生自身的樂趣
教師可以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課題開展美術教育,同時除了依照教材之外,還可以利用多種資料施行講授,比如畢加索的《裸體、綠葉和半身像》等美術大家的作品,經過欣賞并分析作畫者的技巧和構圖等,最主要的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學生的鑒賞水平。教師在授課中不要過多地強調繪畫的技巧,而是要以學生的興趣為先決條件,在這個基礎上選擇一個課題進行講授,讓學生自主欣賞作品。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鑒賞完優秀作品之后,自己展開想象去繪畫,在美術創作過程中展現自身的思想感情。教師要關心學生的真實想法,以學生為中心,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取適當的美術課題進行講述,而不是以教師自身的愛好為出發點來講解。學生形成興趣以后,會進一步對美術作品進行探究,同時在美術作品的探究中會持續地提高自己的美術修為,提升審美水準。
三、拓展渠道,鑒賞作品
教師應該最大限度地利用美術教材,帶領學生對古今中外優秀畫作進行鑒賞,了解中外文化,讓學生可以間接性地加強審美水準。比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欣賞《清明上河圖》中的一部分,帶著學生一起觀察北宋時人們的民俗民風等,這也有利于學生去感受中國古代文明,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經過細微的觀察加強欣賞能力。教師可以帶著學生欣賞更多有關民風民俗作品和中國古代山水畫等,引導學生感受璀璨的中華文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作品,讓學生有更多的渠道來鑒賞畫作。在帶領學生欣賞國外作品時,教師也要把東西方的作品進行比較,同時讓學生思考東西方作品的差異性,比如鑒賞《蒙娜麗莎的微笑》時,教師可以對作者和其創作時的社會背景進行簡單的分析,隨后對作者的創作手法和藝術表達方式進行分析,讓學生更有效地思考與鑒賞。
四、創新教學,方式自由
美術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著很大的作用,美術學習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和審美能力。美術這門學科就是讓學生經過觀察更有效地去找尋生活中的美,因此教師要改變教學思維,以學生為主,在授課中留意學生的反應,并要給學生充分的美術實踐機會。比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手工創作、設計和繪圖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美術創作水平和鑒賞水平。同時,美術創作過程也是對學生的考核過程,可以通過學生的作品來分析學生對美的理解。教師不可以一味地教授理論知識,而要引導學生加入討論和創作中,這樣可以喚起學生的興趣,而不會讓學生覺得無聊。
美術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充分發揮美術這門學科的藝術價值,讓學生更有效地在現實生活中發現美、找尋美、追尋美。教師要勉勵學生進行藝術創造,通過美術創作來表達自身的思想感情。教師在教學中也要改變授課模式,帶領學生進行藝術鑒賞,更有效地加強學生的欣賞能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去郊外寫生,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對美的感受。
參考文獻:
[1]李樂生.淺析實現高中美術教育審美價值的有效路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9(23):150-151.
[2]曾少君.淺析實現高中美術教育審美價值的有效路徑[J].大眾文藝,2018(5):218.
[3]徐雪莉.淺析實現高中美術教育審美價值的有效路徑[J].美術教育研究,2018(22):162.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