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雯婷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幼兒園應多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我們希望一日活動中每個環節都做到自主、自由,飯后散步活動亦如此。綜合目前幼兒園散步活動開展的現狀,制定了“二定一分享”的散步模式:使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區域散步,通過散步展開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使幼兒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更培養幼兒的社會交往能力。
關鍵詞:小班幼兒;自主;散步
餐后散步是幼兒園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節。適宜的飯后散步活動能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但是餐后散步現狀不容樂觀,教師完全忽視幼兒的主體性,在散步過程中過多干涉,散步地點、內容、規則都由老師全程制定。那如何在餐后散步時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呢?
一、現狀“發聲”
(一)“可走可不走”
散步是一項較輕松的活動,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所占的時間并不長,因此絕大多數教師認為餐后散步無關緊要,有時間就散,沒時間可免。
(二)“隨便走一走”
我們大部分教師認為開展了一上午的活動,餐后正是放松的時間,而散步無非就是帶著孩子在場地上自由地走走,餐后散步根本不需要目標。
(三)“不能隨便走”
幼兒散步的時候,往往都是被老師牽著鼻子走,沒有自由散步的時間。這樣往往幼兒的積極性較弱,久而久之,對散步失去興趣,更失去了散步原有的意義。
二、我們的實踐:“二定一分享”
小班幼兒有自己的特點和需要,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指導思想,充分認識到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散步過程中給幼兒一個自主發展的空間,還幼兒自由,讓幼兒成為散步活動的主人。當然,在活動前需要教師有目的、有計劃地劃分好幼兒園各大散步區域,然后組織孩子們提前商量討論,最后確定散步區域、內容、人員的安排。
(一)定點——劃分區域,定點散步
小班幼兒初來幼兒園,總感覺每個地方都新鮮、好玩,想把每個角落都玩遍、玩透。于是我們根據小班幼兒的興趣,把幼兒園室外環境劃分為快樂涂鴉、草坪野戰、沙池戲水、繽紛五彩、藝術長廊五大塊區域,讓孩子們可以在豐富多樣的環境中進行散步活動,從中獲得不同領域感官和認識的發展。
(二)定內容——根據需求,自主商議
小班幼兒已經有了很強的自主選擇意識和自我服務意識。幼兒自主商議散步內容,老師用圖表的形式呈現在活動室內,做到讓孩子心中有數,看一看表格就知道每天吃完午飯下一站去哪兒。
1.想法決定散步內容
為了尊重孩子的情感需求,我們每次散步前都要詢問幼兒,根據幼兒的興趣不同分成不同的散步內容。于是我們提前一周與班里孩子共同商量下周的散步活動內容,讓孩子根據自己的想法自主選擇。
2.主題滲透散步內涵
幼兒園建構式課程選擇對兒童發展有利、適合幼兒學習的有意義的主題內容,充分地讓幼兒主動建構。因此我們有些主題活動都是在散步環節中通過開展散步游戲來進行或延伸的。我們每個月都會開展不同的主題活動,結合主題來開展散步:比如我們小班有個主題是“轱轆轱轆”,于是孩子們都會時不時問一些關于輪子的問題。為了更好地解答這些疑問,我在固定的散步時間和區域內帶孩子去找找各種各樣的輪子,玩具車、自行車、三輪車、電瓶車、汽車等,又讓他們觀察不同的車子輪子的形狀、大小、顏色、功能等。在散步游戲中生成很多有趣的探索活動,主題活動得到延伸,幼兒的發現更是豐富多彩!
3.偶遇驅動散步內需
大自然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孩子是在不斷地探索的,說不準哪天孩子就會發現一件新鮮事,或者說出一個有趣的話題,老師只要抓住契機,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這就是隨機教育的最佳時機。
(三)交流分享,快樂創造
散步的內容是多姿多彩的,每次孩子散步回來表現“有話要說”。于是我們設立了交流分享環節,在每次散步之后我們都安排說說、論論、畫畫,讓幼兒想說、敢說、愿意說,并學會試著分享喜悅和幸福。
1.說一說:分享快樂
散步的時光是短暫而快樂的,孩子們會把這種快樂延續,散步結束后陽光下的我們席地而坐讓孩子們說說開心的散步旅途。分享快樂,分享收獲,分享發現。我們在發現中收獲,在收獲中感受到自主散步的快樂。
2.論一論:交流發現
自主的散步,對孩子來說,完全是開放式的散步。此時教師的角色就是作為朋友和孩子一同散步、觀察、交流。當教師看到新鮮好奇的事物時,也可以馬上提出問題,請孩子討論、交流、想象、創造。
3.集一集:收藏回憶
教室里有個“百寶箱”,也叫“回憶箱”。那是孩子們自主散步收集來的“寶物”,每次散步孩子們總喜歡從路邊、草地、花壇里撿拾各種自己覺得好玩的東西:一片落葉、一塊石頭、一個遺落的小玩意,在孩子們的眼里,那都是他們發現的寶貝,于是撿來之后都被放進了這個“回憶箱”,這些“寶物”作用很大:既可以讓孩子們回憶起散步時的快樂時光,還可以用到不同的活動中去,例如:石頭上作畫、樹葉拼貼、樹葉印畫、利用廢舊材料做手工等。
三、我們的成效
經過我們一段時間的實踐,我班孩子都能自主散步并愛上散步,在每天餐后,孩子們都以輕松、愉快、自主的狀態與同伴散步于大自然中,通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既提升了幼兒對社會環境的認知水平,還提高了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和探索能力,而我們教師也學會了適度止步,在幼兒自主散步活動中由一名引導者轉變成觀賞者。讓孩子們在餐后活動中快樂、自由、盡情地享受美好時光。
參考文獻:
謝敏.淺談幼兒園班級管理策略[J].當代教育論壇(綜合研究),2011(11):92-93.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