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二爽
摘 要:在小學語文的作文教學中,作文評改對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起著關鍵作用。而語文教師應不斷改進自己的評價和對學生的糾正方法,以協助小學生提升寫作水平。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注重作文的評價,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作文評價;教學策略
作文評價是小學作文教學中極其關鍵的組成部分。作文教學是一個不斷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培育語言意識以及提升學生寫作效率的過程。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重視老師的評論,所以老師應當注重每一個字,既能表彰學生的優點,又可以指出學生的缺點,激勵學生創作。
一、善用評比式評價
在小學作文的教學中,教師還需開展學生的評價體系,這不僅是一種教學指導思想,而且是一種教學原則。而在習題的課堂教學之中,教師通過應用評價語言可活躍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探險,在此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達到小學作文教學的預期目的。
譬如在課堂之上,教師可以以小組為單位,依次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挑選最佳的展開課堂的評改。對于被改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種榮譽。學生在創作時會更加注重文章內容的可取性以及如何提及一些合理的名言、寓言,或者應用一些合理的修辭手法,使文章熠熠生輝。與此同時,在這種激勵的教學的方式下,學生的創作激情都被激發出來,每個學生都產生了自己獨有的風格。一些學生的寫作就會變得越來越真實,越來越具有沉浸感和趣味性。在這些評比式的作文教學之中,學生在這樣的比賽之中提升了自己,在這片“生命之林”之中奪得了屬于自己的陽光,成為作文課之上的小明星。通過稱贊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之中積極思考,同時磨煉學生對作文寫作的濃厚興趣,從而進行愉悅創作。在此基礎上逐步體現作文評價的意義,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巧用評價多樣化
在小學作文的評價過程中,教師的評價方法要根據具體需要進行多樣化的改變,在此基礎上教師對學生作文的評價結果也可是多元化的。對于學生的評價可以是書面的,也可以是口頭的,這兩種評價方法差別并不大。而學生可參加自己的作文評價,在此基礎上通過學生間的自我評價和相互稱贊,以及集體的評價和評改,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因此,語文教師也可通過分數和對學生的評語相融合的方式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這樣,才能從學生實際的作文寫作中出發,對其提出一些意見,真正反映出學生作文教學的因材施教原則。而為了激勵學生的表演和表達的欲望,使學生了解自己,同時提高學生練習水平,教師還應為學生開創更多地展示自己和交流的機會。
比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建議學生將觀測到的材料帶到教室展開同學之間的交流。一方面,互換學生的所見所聞和想法,另一方面,溝通學生在觀測之中采用的方法。通過指引展開小組交流和評價,協助學生相互研習,共同提高作文水平。學生寫完之后,教師可以挑選三篇有代表性的文章,在課堂之上讓學生相互溝通,當眾朗誦。學生聽了后,提出一些修改的意見。老師也可以給出自己的評價,最后做一個總結性評價,以糾正學生的缺點。這樣,學生就可在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之中提高作文能力。
三、多用鼓勵式評價
在小學的作文教學中運用鼓勵性評語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樂于表達,將寫作視作愉悅的事。寫作是學生能動的創作過程,只有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寫作中,才能充分發揮寫作練習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運用鼓勵性評語能夠讓學生對寫作充滿熱情,使其主動研究如何遣詞造句,將所見所想準確地表達出來,將見聞和觀點通過文章與他人分享。而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并給予稱贊,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寫作練習質量,同時有利于師生的交流,促進語文教學效果的提升。所以,教師在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與批改中要以鼓勵為出發點,教師客觀指出學生文章中的問題,從而進一步挖掘學生的創作潛能。學生寫的文章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教師可從不同方面對學生的習作進行贊美,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提升。
譬如在作文評改中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就需要根據學生的個性做出鼓勵式的評價。學生寫出的文章也彼此不同,教師就需要在寫作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通過對學生作文的評價與批改對其進行有效引導,用鼓勵式的評價來激勵學生。
在課堂上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是一門深遠的藝術。優秀的評價能激發學生參與的熱情,提升學生的作文興趣,提高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提升作文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小學的語文課堂洋溢著濃烈的人文情懷,促進師生感情的升溫,營造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的教學效果。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