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婷婷
為進一步提升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教師要關注課后習題,落實語文要素,提高課堂效率,將語文要素糅合進學生的語言實踐中,讓學生能快速明了板塊,聯系生活實際去理解,直接獲取信息和課文“1+X”,讓課后習題領著孩子往前走,展現語文要素。
一、越加清晰的板塊,越加靈動的思想
課后練習是教材編寫人員依據學段目標、單元主題以及課文特點精心設計準備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以課后練習題為繩索串聯語文要素,在既準又清地把握文本的同時,更清晰地展現教學的板塊,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二年級上冊的課文五《玲玲的畫》課后習題為“朗讀課文。試著用上得意、傷心、滿意這三個詞語,講講這個故事。”課后習題直接告訴我們課文有明暗兩線并行,明線是玲玲畫的變化,可以分為能評獎的畫、被弄臟的畫和重塑的畫(再創的畫)。另一條線索為玲玲的情緒變化,畫的變化帶動了人物情緒的變化,由此板塊清晰,學生能在理解中體悟文意。
課后習題是優化課堂教學的捷徑,不僅可以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廣度,還可以帶著孩子們清楚課文的板塊,著眼于課文的整體,化零為整,提高課堂的效率,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語言文字訓練。
二、生活的能量帶來理解的能量
“生活即教育。”課后習題和課文相勾連的同時,生活的意味也可以濃一點。二上的課文七《媽媽睡了》課后習題是“你看過家人睡覺的樣子嗎?說一說。”針對課后出現的語文要素,讓孩子說一說家人睡覺的樣子,照著課文來寫一寫媽媽睡覺的樣子。再讓孩子寫一封信給媽媽,學生會有無限的話說,無限的話寫給媽媽。
教學設計聯系生活非常常見,在課堂實踐中生活化體現語言要素卻比較罕見。筆者非常有幸聽到了稽文佳老師教學二下的《雷雨》,以下是稽老師的言語片段:
生:壓下來,垂下來。
師:對嗎?對的就要跟他一起讀。
有沒有小朋友用手勢來做做這兩個動作,壓下來誰來做?
生:壓下來就是把書這樣壓下來。
師:(一邊做動作一邊解釋)小朋友看到了沒有?壓下來。用手使勁往下壓。
什么叫垂下來?
生:頭低下來就是垂下來。
師:那做手勢呢?
生:手這樣放下了,沒有力氣。
師:小朋友跟他一起做做動作,這樣就叫做——垂下來。表示東西的一頭掛下來。能分清這兩個詞嗎?我們一起來對對口令。
師:什么什么壓下來?我說了7個字你就要說7個字。
生:石頭石頭壓下來。
師:什么什么垂下來——柳條柳條垂下來。
什么什么垂下來——稻穗稻穗垂下來。
什么什么壓下來——大山大山壓下來。
這兩句話誰來填?請你來。
生:萬條垂下綠絲絳。
師:綠絲絳是什么?剛剛說過了是什么?
生:柳條。
師:第二句誰來填?
生:千朵萬朵壓枝低。
師:這么難,你都會。那問問你,為什么這里填“壓”呀?
生:前面的那個花,因為它說是千朵萬朵的花,那花肯定有重量,它就會壓下來。
師:下面的花千朵萬朵,而且這個花還特別重,所以才能用壓。小朋友一起來讀這兩句話,預備齊。
師:課文中是什么壓,什么垂,請誰來讀?
生:滿天烏云壓下來,一只蜘蛛垂下來。
《雷雨》的課后習題是:“讀句子,注意加點的詞,再把句子抄下來。”其中就有包含“壓”和“垂”的句子。這里稽老師把握了十分有教學點的兩個動詞,化書面為口語,頻繁地出現在課堂點評中,老師活學活用,學生也能活學活用。
課堂的教學語言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體、非常靈活的。學生在這種心照不宣的語言情境中,聯系生活進行語言實踐,以不言而喻之姿理解了課后習題中的動詞“壓”和“垂”,體現了語言人文性的奧妙。
三、直接提取信息,安頓孩子那奮發的求知欲
統編版教材從低年段開始就一直在培養孩子直接提取信息的能力。學生的求知欲很強,在調動他們知識儲備的同時,讓他們多理解、多發聲。以下是筆者對二上《狐假虎威》的教學片段:
師:老師來放電影,我來描述畫面,你來說出成語。弓箭發出后,未受傷害的鳥。
生:驚弓之鳥。
師: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生:這個詞提到了鳥。
師:請你來讀一讀。
生讀準了驚弓之鳥。
師:驚弓之鳥說的是怎么樣的鳥?
生:受到了驚嚇的鳥。
請生再讀。
學生通過理解成語的意思讀出了成語的感覺,“驚弓之鳥”之驚嚇的靈敏,“漏網之魚”之僥幸的罪惡,“害群之馬”之深惡痛絕,為順勢讀出“狐假虎威”中難讀詞語的感覺做鋪墊。
正好,《狐假虎威》的課后習題為“下面的詞語哪些是寫狐貍的,哪些是寫老虎?分角色演一演這個故事,試著把這些詞語的意思表現出來。”學生能讀好東張西望、大搖大擺、半信半疑等詞語,但是不太會加動作演。這說明學生在讀詞語的時候,朗讀好還不是唯一的標準,還要加上表情動作為后續的表演做準備。學生的求知欲得到滿足還不夠,教師還要帶著孩子去提升。
四、閱讀時“1+X”,輕松獲得新知識
題目的解讀非常重要,低年段的課文題目一般是對課文的總結,所以課題的意義對于孩子讀懂課文非常重要。課文四《曹沖稱象》的課后習題為“朗讀課文。畫出課文中提到的兩種稱象的辦法,說說為什么曹沖的辦法好。”文章可以分為看象、議象、稱象三個部分。大臣們稱象的辦法是要砍大樹,非常不環保,費力又費事。其中曹操的表情動作是“聽了直搖頭”。孩子們可以從“時間”“人力”“材料”三個方面來闡述曹操的想法。第二部分是曹操“微笑著點了點頭”。孩子們對比著就能夠回答,曹沖的辦法很省時省力、很環保。
課文后鏈接《曹沖稱象》的小古文,不必糾結于字詞,孩子通過朗讀就能順勢說出古文的意思,這就是“1+X”的魔力。
課后習題是語文教材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認真研讀統編版教科書,會發現編者結合課程標準的理念和文本特點,把螺旋上升的語文要素精心融入課后習題的編排中,可謂頗具匠心。為此,教師要深入挖掘課后習題的價值,充分發揮課后習題的潛力,活用課后習題,為教學提供有力的依據和抓手,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