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從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繪本閱讀對小學低年段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繪本閱讀貼近兒童生活,以豐富的視圖和語言吸引低年段學生,從四個方面闡述繪本閱讀在教學實踐中對小學生寫作提升的幫助,使學生喜歡寫作,快樂寫作。
關鍵詞:繪本;閱讀;低年段學生;寫作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萬字;要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近些年,繪本閱讀走近人們的視野,深入我們的家庭和學校課堂,筆者在個人課題研究實踐的過程中,積極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研究,通過實踐,發(fā)現(xiàn)并總結了一些繪本閱讀促進低年段學生寫作能力發(fā)展的方法。
一、仿寫經(jīng)典語言,學以致用
朱熹云:“古人作文作詩,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學之既久,自然純熟。”可以說仿寫是小學生學習作文的基礎訓練。經(jīng)過千錘百煉的經(jīng)典繪本,或句式精美,或結構精巧,或表現(xiàn)手法獨特。在指導學生閱讀繪本時,不僅要引導學生欣賞,還要抓住契機,適時、適量地進行模仿練筆,在潛移默化中,學生就自然而然地習得豐富的語言。
安東尼布朗的繪本《我爸爸》主要是以“我爸爸像___一樣___”這種句式敘述的,文中這樣寫道:
我爸爸吃得像馬一樣多,游得像魚一樣快。
他像大猩猩一樣強壯,也像河馬一樣快樂。
我爸爸像房子一樣高大,有時又像泰迪熊一樣柔軟。
他像貓頭鷹一樣聰明。
我爸爸是個偉大的舞蹈家,也是個了不起的歌唱家。
閱讀繪本時,我注意引導學生揣摩其寫作特點,體會作者是怎樣表達對爸爸的贊美、熱愛的。然后,聯(lián)系自己的爸爸,用這樣的句式寫一寫自己的爸爸。學生很感興趣,紛紛拿起筆寫起,不一會兒,就寫出了各式各樣的句子。看,在孩子們的筆下,爸爸的形象是多么偉大、可愛:
我爸爸長得像熊一樣壯,跑得像馬一樣快。
他像獅子一樣威猛,有時又像綿羊一樣溫柔。我爸爸真的很棒!
我爸爸像鬧鐘一樣守時,有時又像小鳥一樣自由。
我爸爸是個聰明的工程師,也是個了不起的書法家。
……
這樣的仿寫,讓學生感受到寫作的快樂,不僅潛移默化地積累了語言表達,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書面寫作能力。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學生在模仿中會不斷提高寫話能力,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量。
繪本的語言還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循環(huán)往復式,也有節(jié)奏的韻律美,特別適合讓低年段學生去模仿這類語言,在模仿中習得語言表達能力。如《逃家小兔》中“如果你變成(? )”小兔說,“我就要變成(? )。”“如果你變成(? ),”媽媽說,“我就變成(? )”等美妙語言都讓孩子久久回味。而這樣的句式也很適合低年段孩子模仿,用這樣的語句進行仿寫或說話,可以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這也是我從繪本中汲取文學素養(yǎng)和寫作方法的途徑,將寫作能力與繪本閱讀有效銜接。
二、補繪本空白,激發(fā)想象
正如彭懿所說:“空白,反而會產(chǎn)生一種無形當有形的效果。”留白提供給孩子無限想象、創(chuàng)造的空間。繪本中有許多留白處,雖然沒有文字,卻讓學生興趣盎然,抓住這些能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讓學生補白,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這與平時讓學生看試卷、練習冊上死板的、黑白的、靜態(tài)的、模糊的圖片寫作,是真不能“相提并論”呀!
繪本《雪人》沒有文字,卻特別能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也非常適合鍛煉學生的表達與寫作能力。在繪本中,小男孩把雪人領進自己的臥室時,一組圖片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我利用這些留白處,讓學生先來看圖說話,有繪本圖片的引領,學生說得開心、積極、流暢,完全不同于平時面對枯燥試卷上的看圖說話。孩子們把雪人怎么和小男孩一起玩的樣子、動作、神態(tài)、可能發(fā)生的對話都說出來了!有的說雪人和小男孩要去做一件大事,有的說雪人會和小男孩說個秘密,有的說雪人和小男孩一起玩耍等等。當讀到雪人和小男孩在廚房時,讓他們說說對于雪人來說,在廚房里會有哪些危險呢?這個問題讓學生簡直炸了鍋,思維的火花被點燃了,一時間,學生七嘴八舌、迫不及待的發(fā)言讓人印象深刻!可見,善于挖掘繪本資源,對于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提升表達力是多么好的素材!只是換了一種形式的閱讀,卻可以激發(fā)出學生這樣的想象與表達!學生拿起手中的筆,都很專心地在寫著自己的小片段。優(yōu)秀的學生寫的語段各有特色,可喜的是,就連平時寫作吃力的學生也能把人物的動作寫清楚了!
繪本的空白處并沒有文字,但是及時有效地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看誰想得有趣,寫得精彩。”卻能立刻讓學生興趣盎然,學生的想象力被激發(fā),心中有話,下筆成文,寫作是如此快樂的事情!
三、學會圖文對照,創(chuàng)編故事
圖畫與文字天生相輔相成,圖畫是一種無聲的文字,文字中又孕育著畫圖。圖文并茂,總能讓人有話可說。怎樣的圖片能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也許,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再沒有比繪本更好的選擇了。鮮艷、美麗、充滿情節(jié)、構思巧妙的畫面,張張?zhí)N含著鮮活的語言,只待我們?nèi)グl(fā)現(xiàn)、去閱讀。這些經(jīng)典之作,從圖畫到文字,無不帶給學生生活經(jīng)驗或情感世界的共鳴。
佐野洋子的《活了100萬次的貓》深受學生喜愛,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100萬年也不死的貓,它死了100萬次,又活了100萬次。它先是國王的貓,然后又是水手、魔術師、小偷、孤老太太和小女孩的貓。我們可以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并嘗試自己創(chuàng)編這個故事。這只貓如果繼續(xù)活下去,還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學生的興趣高漲,編出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再如《母雞蘿絲去散步》狐貍的故事讓人捧腹大笑,但作家一個字也沒寫。這樣有趣的圖畫,這樣有趣的故事,也是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的好素材。《愛心樹》中如果這棵樹能重新再活一次,它還會像這一生這樣對待這個男孩嗎?如果是你,你會怎么創(chuàng)編這個故事呢?一個個各具特色的繪本故事,打開了學生豐富的想象,更讓學生對寫作充滿激情,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故事,對于他們寫作能力的提升是不可估量的。
繪本閱讀,讓孩子們樂于表達,大膽想象,更激發(fā)了他們的創(chuàng)作靈感。這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為將來的寫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四、繪本表演,寫作的另一種形式
在指導低年級學生繪本閱讀過程中,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游戲或表演環(huán)節(jié),減輕學生閱讀過程中的疲倦感,有效提高低年級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注意力。
繪本表演是根據(jù)學生學習過、熟悉和喜愛的內(nèi)容,通過人物角色對話、動作、表情等演繹,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或再現(xiàn)繪本內(nèi)容的一種表演方式。繪本圖文并茂,用圖畫幫助學生創(chuàng)設出一種場景,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由表演,自然而然地讓他們進行個性塑造和對繪本的理解。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表現(xiàn)力,加深了學生對繪本的理解力,而且從另一種角度展示了新的寫作方式——用表演來寫作。把自己對人物、故事的理解,用豐富的肢體語言、神態(tài)、動作、對話來完成,這何嘗不是一種“動”起來的寫作呢?
在《我絕對絕對不吃番茄》的繪本表演中,學生可以分角色飾演蘿拉和查理哥哥,“這些看上去像是炸魚塊,我絕對!不吃!炸!魚!塊!”女孩子飾演的時候自然很“入戲”,人物語氣展現(xiàn)得很到位,“它們怎么會是炸魚塊呢?我知道它們是什么!它們是海底超市里的美人魚們時常吃的小食品。”男孩子應該說得很認真。學生用稚嫩的聲音和動作揣摩著、實踐著繪本中的角色,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熟悉了繪本內(nèi)容,表演繪本也讓他們深化了對繪本故事的理解,運用豐富的肢體語言來表演,也是寫作的另一種體現(xiàn)。
可見,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繪本表演可以讓繪本閱讀的內(nèi)涵得到拓展、延伸,在生動的表演中提升學生的寫作經(jīng)驗和能力。
繪本以它獨有的精妙的語言文字和明快引人的畫面吸引著學生,它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在低年段開展多種形式的繪本閱讀可以極大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繪本閱讀不是對讀圖時代淺閱讀風氣的無責任順應,而是依托兒童成長天性,合乎兒童語文教育規(guī)律,引導兒童由形象世界自然走向語言文字符號世界。讀圖式的淺閱讀以“圖”為主線,繪本閱讀以“文字寫作”(語言表達)為主線,快樂閱讀,快樂寫作。
參考文獻:
[1]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M].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9.
[2]彭懿.圖畫書閱讀與經(jīng)典[M].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2006.
[3]袁曉峰.繪本閱讀課的基本原則和教學方式[J].小學語文教學,2007(2).
[4]袁曉峰.“繪本快樂閱讀”課:開放的理念和實踐讓孩子去熱愛和渴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諸明(1984—),女,漢族,籍貫:江蘇南京人,南京市海英小學,一級教師,學士學位,專業(yè):漢語言文學。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