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業領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師的教育理念以及在課堂中所落實的教學方法都有了極大的改善。因此,高中物理教師也應當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以具有新穎性的教學策略踐行新課改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從而達到優化高中物理教學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策略;設計問題;直觀情境;生活元素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新課程改革中重點倡導的是提升學生學習自主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之前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教師對學生灌輸知識,這就對學生的發展起到了阻礙作用。因此,作為一名新課改發展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師,我們要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的教育理念,在更新自身教學思想的基礎上落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幫助學生高效地獲取知識和技能。下面,我將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經驗,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的教學策略做以下幾方面分析。
一、精心設計問題,發展學生學習思維
學生對不明白的事物產生好奇心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品質,但是對于物理教學而言,其本身具有一定難度,若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提出的問題難度較大,可能會使學生產生消極的探究情感。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我們要懂得精心設計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發展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達到在新課改下提升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牛頓第一定律”這一節時,首先,我對學生提問道:“大家現在把我們的教材放在桌子上,可以發現它是靜止的,那么誰能告訴我怎樣才可以讓它運動起來呢?”由此,在學生思維被激發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回顧了關于力和運動的知識。然后,我結合教材內容對學生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正確理解了力跟物體運動的關系,幫助學生掌握了慣性的概念。之后,我通過對學生進一步提問,使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讓學生知道了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式。最后,我組織學生歸納了學習重點,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精心設計問題,充分發展了學生的學習思維,切實達到了提升高中物理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創設直觀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抽象性作為物理學科的本質特點是被公認的,長久以來物理教師都在為了做好抽象知識的教學冥思苦想,多媒體技術的出現極大程度上解決了困擾教師許久的這一難題。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我們要增強自身使用多媒體技術的能力,從而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形象、具體,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精彩的高中物理課堂。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行星的運動”這一節時,首先,我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了《星際穿越》的視頻片段,為學生介紹了視頻中的劇情,從而吸引了學生對行星運動的興趣,順利引入了新課。其次,我結合多媒體技術引導學生分析教材內容,帶領學生經歷了行星運動規律的認識過程。之后,我指導學生深入觀察了行星運動的規律,引導學生學習了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使學生感受到了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的科學價值。最后,我引導學生回顧了學習內容,組織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創設直觀的情境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是不斷深入的過程,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科學觀,切實在新課改下實現了高中物理課堂的精彩綻放。
三、融入生活元素,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生活元素在課堂教學中的融入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師提出的具體要求,而物理作為和現實生活聯系極為緊密的一門學科,在聯系現實生活中展開教學活動十分必要。因此,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應當有在課堂中融入生活元素的教學思想,從而充分在課堂上展示物理知識的價值,以求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用物理知識的意識,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構建高效的物理課堂。
例如,我在引導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這一節時,首先,我引導學生復習了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的知識,又結合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情境引入了圓周運動,使學生初步了解了物體做圓周運動的原因。然后,我讓學生嘗試自主對生活中的圓周運動進行分析,進而引導學生從牛頓運動定律的角度對生活中的圓周運動做了研究。之后,我通過實際生活中演變而來的問題檢驗了學生的學習成果,從而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獲取了在現實生活中應用本節知識的技能。最后,我幫助學生對本節課學習內容做了梳理,讓學生交流了學習收獲。這樣,我通過融入生活元素,充分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使學生感受到了學習物理知識的現實意義,切實在新課改下構建出了高效的高中物理課堂。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我們要深知自身處在新課程改革發展的良好背景下。基于此,應當對自身不正確的教學思想做出相應的更新,再秉持學生發展的態度,以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實現新課改下高中物理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韋莫.新課改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7(3):124-125.
[2]何麗.新課改視角下高中物理的教學策略探討[J].內蒙古教育,2016(2):1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