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
摘要: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我國的行政事業單位越來越注重預算管理工作。行政事業單位依法取得的財政性資金收入和支出,應按照統一的內容和形式在預算中反應。編制預算應根據實際財力安排相應的支出及其范圍,避免入不敷出、鋪張浪費,要講求績效確保收支平衡。雖然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原有基礎上有所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分別從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管理、預算監督等方面論述了行政事業單位預算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理清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整改措施及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預算執行;預算監督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重要性
行政事業單位是履行政府職能,為社會大眾提供公共服務的單位,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預算管理的科學性、有效性,提高預算管理水平,對單位正常運轉的業務活動和經濟活動的控制與監督、考核與評價的功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對行政事業單位經濟活動的合法、合規有規范指導作用,杜絕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的出現,從而形成良好的工作制度。行政事業單位實施預算管理可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率,有效調節和控制從預算的編制到預算的執行。針對執行的結果進行績效評價,再根據評價中暴露的問題進行預算控制。針對不同的環節對行政事業單位財政資金的收支進行有效的監督。
另外,政府調控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管理也起到重要作用,通過調控,政府部門就能夠準確地掌握財政資金在行政事業單位的使用狀況以及使用的合理性,為科學合理使用資金做出準確的判斷。
二、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上存在的問題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意識薄弱
行政事業單位的負責人及預算編制的工作人員沒有真正理解預算的真正含義。單位領導對預算工作不夠重視,預算在單位的管理中并未起到應有的作用,預算管理過于隨意,缺乏預算管理的剛性,致使單位預算執行不徹底,管理水平低下。單位領導簡單的認為預算是財務部門的工作,很少號召業務部門參與預算的編制,其實行政事業單位的各個業務部門都應該是預算的參與者與執行者。在實際工作中預算管理工作人員管理意識淡薄,沒有把預算管理作為單位工作的重點。業務部門也認為預算資金的執行情況與自身工作無關,工作態度消極,造成在編制預算時很多方面與實際情況不符,資金使用混亂,最終使得預算目標與實際執行結果相差巨大。在預算執行中隨意調整或者調增預算項目,極大地影響了財政資金的預期使用效果。
(二)預算編制不科學
單位在編制預算時,應該堅持合法性、完整性、科學性、穩妥性、重點性、透明性和績效性原則。就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工作,并沒有體現出科學性、合理性,在沒有進行深入調研論證,缺乏有效信息、項目內容不明確的狀況下,盲目進行預算編制,無法做到對資金的需求進行細化、量化,并且存在先申請預算資金,后找支出項目的現象。多數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編制方法采用的都是一些常規方法,如固定預算、增量預算等,且在操作中隨意簡化預算編制流程,預算與行政事業單位本身的規模和年度工作安排不適應,沒有就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服務和公眾獲得感做出合理評價,導致預算編制過于簡單粗糙。
(三)預算執行不到位
全面預算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執行的重要環節,其決定著預算管理是否有效。在預算執行中,由于單位預算工作職責沒有完全分離分配不明確,出現工作有交叉點導致單位預算執行工作落實不到位,出現推諉扯皮,責任不明確的情況,制約了預算執行的規范性和合理性。預算執行人員僅憑自身經驗和主觀意識隨意調整預算,預算管理水平降低,導致此現象出現的原因是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強調預算執行的剛性。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支出隨意性現象普遍,如預算項目隨意增設、資金支出范圍增大、年末突擊完成預算指標等。由于缺乏支出管理控制,未及時與已批復的預算核對,造成預算超支以及沒有預算情況下的超范圍列支等違規情況。單位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缺少監督,當前各行政事業單位雖然設置了預算管理制度,但是實際工作中沒有專人對預算資金的流向及使用情況等進行監督,使單位預算管理制度形同虛設。
(四)缺乏預算績效考核機制
雖然績效目標考核是預算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但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忽視績效考核工作,甚至有些單位根本沒有考核制度。由于不重視,加上沒有考核辦法,使預算執行結果不能進行及時考核,無法將考核體現的問題反饋到預算編制中,也不能追責到相關責任人。目前大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績效考核時考核結果搞平均化,因此執行中的問題顯現不出來。首先,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對績效目標考核不嚴格導致預算執行約束力不足,預算并未起到相應的作用。其次,由于缺少來自第三方的監督,如會計師事務所的監督機制,預算執行不透明度,執行結果不公開,引發了各種違法亂紀現象,使財政資金的安全性受到了威脅及社會公共服務性的預算目標。最后,對于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執行情況缺少科學的、合理的績效評價機制。由于沒有對預算執行過程進行嚴格的評價和分析,導致預算執行結果與預算績效目標存在偏差。
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突出問題的對策及措施
(一)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意識
行政事業單位應聘請相關專家對單位職工進行系統培訓,認真學習《預算法》的專業知識,夯實職工的理論基礎,提高單位預算管理的意識,并始終堅持“全口徑預算”的原則,實行收支統一管理。對于超出預算范圍以及規定標準限額的支出要嚴格控制;堅持“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本著優先保障單位正常運轉的公用經費,對于項目支出優先保障重點項目,一般項目視財力情況進行取舍;項目結余結轉資金按照規范處理、防止預算資金隨意調配造成流失浪費。
(二)科學編制預算
預算編制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活動以及業務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和基礎。科學合理的預算編制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的正常運轉提供資金支持,并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效果。為做好預算編制工作,第一,在每年的預算編制前召開全員動員大會,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并召開相關部門預算會議,成立預算管理領導小組,重視預算管理工作。確保單位所有職能部門都參與預算編制工作,提升預算編制的合法性、完整性、科學性、真實性,使得預算管理任務能夠得到有效實施。第二,對上一年度的預算執行的結果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單位自身的發展情況,為下一年度預算編制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第三,科學制定本年度預算目標,測算預算收入,嚴格控制年度支出總額。預算編制流程要科學規范,行政事業單位的基本支出是維持單位正常運轉的基礎經費應優先安排,項目支出是行政事業單位為完成某種特定的工作任務和發展目標的專項資金。項目資金在立項前要進行充分的可行性論證與審核,分輕重緩急,按照“先重點后一般”的順序安排項目資金。
(三)增強預算執行力
行政事業單位為確保預算指標的有效落實,單位要嚴格落實預算管理制度,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實施全程監督。通過建立預算執行崗位責任制,設置專門的預算監管部門,如內部審計部門,加強對預算執行的管理確保預算執行的嚴肅性。經批復的預算資金行政事業單位不得自行調整,因特殊原因必須調整時,按規定程序報財政部門批準。對預算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調整等進行監管。
(四)加強預算績效考核監督力度
行政事業單位為提高績效考核質量,必須加強績效考核的監督力度。第一,就組織架構而言,行政事業單位要從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需要出發,以單位領導牽頭。各業務部門主管作為監督體系的責任人,如:內部監督部門,全面負責績效考核的評價監督工作,確保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開展。第二,就制度建設而言制度建設是規范績效考核的先決條件。“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行政事業單位必須構建好預算監督制度。預算績效考核必須在規范的流程中開展,預算管理目標的實現必須依托預算監督制度。結合績效考核的內容,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制度。第三,就外部監督考核而言,要做好外部的考核監督工作,考核預算績效目標實現程度、流程規范程度、實際效果等,推進績效信息公開,加強績效監督問責,充分發揮內部監督部門的職能,建立“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機制。
另外,有效地應用績效考核結果是績效考核的重要意義。績效結果的應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在預算編制中應將績效考核結果與預算安排與績效評價的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預算編制水平。財政部門在預算安排時,對績效目標完成率高、考核結果較好的項目,應給予資金方面的支持與激勵,相反對績效考核結果較差的,據實調減預算資金,或者直接取消該項目。第二,為使績效考核結果發揮作用。必須建立起績效考核評價反饋機制,然后根據績效考核的問題反饋進行整改。不斷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公共服務的效率和效果。第三,建立獎懲機制,將績效考核結果作為獎懲的準繩。明確責任“誰花錢,誰負責”的基本原則,對預算目標完成率高考核結果好的優秀單位及個人給與物質獎勵,對考核結果不佳的單位、個人予以追責。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重視預算管理工作,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優化資源配置,推動其健康發展。目前就我國許多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現狀來說,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直接影響了預算管理工作效率和質量。為了推動行政事業單位在未來更好地發展,必須加強對預算管理的認識、采用預算科學的編制方法、建立預算管理指標體系、建立健全績效考核激勵機制等措施,進行動態管理及時發現問題、整改預算管理中的問題,提升工作效率,更加合理地利用財政資金,增強行政事業單位的社會服務功能,提高服務質量使人民大眾獲得更大的滿足。
參考文獻:
[1]龍永洋.探析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構建[J].財經界(學術版),2020(13):27-28.
[2]韓梅.關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20(12):29-30.
[3]徐國華.新時期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模式如何轉型[J].財經界(學術版),2020(12):66-67.
(作者單位:河北省滄州市園林綠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