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娟
摘要:當前社會快速發展,對教育問題越來越重視,當前的教學已不再是以往“知識本位”的教學形式,而是在知識教學基礎上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的新局勢。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到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更要明確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的重要價值,并結合適當的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去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以期學生能夠更靈活的運用數學知識,為其之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本文首先闡述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作用,再結合筆者的一些思考與經驗談一談相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學生;數學思維
引言
近年來,在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教學手段越來越多,教育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傳統化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的需求了,利用好先進的教育技術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效果,從而能夠有效提升中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因此,作為初中數學教師,就必須要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心理與學習能力情況,在本班級因地制宜地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便能夠探尋出更好的課堂教學路徑。在新的教育教學模式的引領下,教師才能更好地培養好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當然,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而且可以提高學生在生活中解決問題的能力。那么,我們該如何正確理解培養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意義,又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策略來培養好他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1初中生數學思維在數學教學中培養的重要性
①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能夠加強其自身的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通過相應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究意識與自主創新意識,進而讓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鍛煉其自身的實踐應用能力與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的數學知識靈活應用到生活實踐之中,從而提高學生自身的實踐創新能力。②培養初中生的數學思維是對素質教育理念的有效地貫徹落實。近年來,社會時代的進步與發展有效推進了素質教育的全面施行進程,素質教育理念提出,初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儲備,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自身的數學素養,進而促進初中生的全面發展。③初中生具備較高的數學思維有助于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學生能夠利用自身的數學思維探索出數學知識,與其他同屬于理科范疇的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使得學生能夠將這些學科知識的結構聯系在一起,進而建立完善的理科知識結構,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科思維的形成與發展,也有利于學生自身理科知識水平的提高。
2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2.1關注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提高學生課堂積極性
在以往的教學中,受限于教師過于重視自身在課堂上的地位,學生的思維大多處于一種靜止的狀態,并且所要思考的對象大多是對已總結知識的記憶,這種狀態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平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到學生思維活躍性,并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積極性,這樣他們的思維能力才會得到提升。首先從教學形式的角度來說,想要保障學生思維的活躍性,應當重視課堂上的互動。這種互動不僅僅局限于師生之間的,更可以是生生之間的。這里,教師可以嘗試通過“小組合作”形式來進行,通過為學生制定相關的探究問題或知識,來讓學生通過討論與交流,來實現思維的活躍。相對比傳統的教學形式,這種相互討論與交流的學習過程會更受到學生的喜愛,他們也會熱衷于在這個過程展現自身的思維。其次,在教學內容安排上,由于有了之前的小組合作鋪墊,教師在教學內容安排上也應當具有一定的可探究性,讓學生的思維能夠深入到知識點鐘。
2.2教師解放教學觀念
教學不能僅僅追求表面的做題速度與正確率。老師不是木偶師,不是在擺弄沒有思想的木偶。學生鮮活靈動、擁有無限可能,教師的課堂也應該具備這些特點。從寫教案開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真的需要什么,不盲目跟從課本備課。在教學中教師要意識到學生是等待雕琢的美玉,不是不可觀的頑石,機械化的做題方法不是不可取,但是不能盲求。學生做題快不是題做多了而是數學思維達到了一定高度,反應快。在教授學生新的內容時讓學生提前預習,自主了解知識框架,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發表自己的看法,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師還可以將比較難的空間幾何、坐標向量等做成動態數學模型,供學生參考,引導學生形成動態思維。對于一些變化性的問題,比如旋轉,很多女生在這方面的想象能力不太好,思維多有漏洞,教師也可以通過動態演示糾正,啟發學生,提高教學效果。
2.3重視教學討論環節,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還需進一步引導開發;而數學知識又極其抽象,且對邏輯性要求很強。因此,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只能對簡單的知識進行掌握,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常常會感到不知所措。從目前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大部分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知識講解,而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開發,從而制約了學生的想法,嚴重影響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把自己放在主體地位,掌握著課堂的每個環節。學生長期處于這樣的學習環境中,思維想法都受到了教師的壓抑,無法充分展現自我,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就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積極性。因此,面對這一現狀,教師必須進行反思,對教學方法做出改變,正確認識到自己在課堂中的角色定位。作為教師,不僅要重視課堂討論環節,引導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學習,而且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做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發展的促進者。
結語
通過上述分析,提高培養初中生數學思維的高效性,有利于學生自身的學習發展,因此,初中數學教師需要對此予以重視,并采用多種有效的方法加強培養力度,讓學生能夠具備較高的數學邏輯思維,進而能夠保證學生的數學成績能夠穩步提升。
參考文獻
[1]杜有林.探析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J].華夏教師,2017(2):38.
[2]柏華敏.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J].考試周刊,2015,22(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