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要:小學語文教學中的識字能力是各種學習能力的基礎,而識字教學是小學語文中最重要的事情。為了提高小學語文識字教學的效率,本文提出了以下幾種方法:降低難度,授人以漁;利用漢字特點,化抽象為形象;設計一個識字游戲,快樂地參與其中;開展語言練習活動,走向廣闊社會;保持復習強度并提高識字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教學效率;途徑
對于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來說,識字教學可謂是第一教學要素,是小學生進行短文寫作、課文閱讀和文章理解的基礎條件,因此,提高識字教學質量是小學語文的重點教學任務之一。在整個識字教學環節中,教師應該樹立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靈活運用多種途徑,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幫助小學生認識和掌握更多的漢字。
一、采用多種途徑,讓學生“樂”學
(一)創設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
要想讓學生喜歡識字,首先得讓學生沒有心理負擔,敢于在課堂上暢所欲言,因此創設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至關重要的,才能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接受知識。實踐證明,在這種氛圍下進行的學習,學生的興趣濃,主動性高,往往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采用直觀的教具,現代化的教學手段
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較差。根據老師的敘述或學生的想象力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直觀的教學原理并適當地使用視覺教具,如字卡、詞卡的運用,尤其是電子學習方法,可使復雜,抽象的教學內容顯得相對簡單,清晰和具體。生動的圖像和聲音牢固地吸引了學生,這不僅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識字效率,而且還可以快速理解字詞的含義。
(三)多表揚鼓勵
低年級學生思想單純,愛聽好話,只要教師一表揚,便勁頭十足,往往會有出色的表現。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以表揚為主,常掛嘴邊的是“你回答得真好!”“你真棒!”“你真能干!”“你真了不起!”“有進步了,老師真為你高興!”要讓學生“會”學,必須運用多樣的識字方法。
二、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主動識字。
(一)故事識字
所謂的故事識字教學就是根據字的特點編些小故事幫助兒童記憶。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漢字與故事情節進行有趣的組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識字。激發學生的識字樂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眾所周知,小學生是很喜歡聽故事的,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學生這個特點,把相關漢字背后的故事告訴學生,然后根據故事設計出情景劇,讓學生分角色扮演。這種講故事方法在幫助學生識字的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作文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識字教學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和影響。
(二)謎語識字
猜謎語是學生較喜歡的一種活動,它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活躍課堂學習氣氛,訓練學生的思維,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識字方法。編謎語可分為編字謎和編物謎兩種。編字謎可根據字形結構特點直觀、形象地編字謎,也可以根據字形結構特點展開聯想編字謎,還可以根據字義編謎語。根據字的形和義把生字編成兒歌,也便于識字的形和義。如:一人門里躲“閃”;兩人土上蹲“坐”;教學中鼓勵學生自己動腦筋編。
(三)表演識字
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有時候,用肢體動作演示不僅能使孩子理解字義,還能幫助他們記活潑好動是孩子的天性。有時候,用肢體動作演示不僅能使孩子理解字義,還能幫助他們記住字形。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演示,不但讓學生記清了字形,而且還加深了學生對字義和用法的理解。
(四)游戲識字
低年級學生的主導活動是游戲,游戲不僅能增強識字的趣味性,而且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應該根據小學生年齡和性格特點,將識字和游戲結合起來,讓識字的過程中充滿樂趣。
三、轉變學習方式,讓學生感受到識字樂趣,培養識字能力
(一)重現教給識字方法,逐步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
新課程標準致力于構建開放的、富有活力的教學體系,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主張“多認少寫,認學分離。”我們要順應要求,開發多通道的識字途徑。引導學生采用正確有效的識字方法,逐步培養他們的自主識字能力。
(二)引導學生尋找漢字規律,在有趣的造字法中識字
漢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識記漢字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在指導學生識字的過程中,可根據漢字的構字規律進行教學,鼓勵學生在學習中大膽地運用這些方法,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實踐中就能逐步提高。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過程中,作為學習語文知識的基礎,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識字教學的重要性。總體來說,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是學好語文的關鍵,學校和老師要注重識字教學手段,但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識字教學還存在一些弊端,所以老師要加強小學語文教學手段、加強學生識字的方式和渠道、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和方法等,讓學生對識字教學充滿熱情,不斷提升小學識字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張玉莉,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提升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13):48-49.
[2]顏霞.淺談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效率的提升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 3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