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裕
【摘 要】近年來,隨著產業結構的不斷調整,企業對掌握先進加工制造技術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步上升。對此,文章以數控實訓為例,將現代信息技術與數控專業實訓課程相結合,深化校企合作,推進產教一體化教育改革。在實施產教結合的職業培訓模式中,職業學校需要根據產教結合的現狀,創新人才培養方案,確保職業培訓的實效性。
【關鍵詞】數控實訓;產教融合;企業人才;創新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688(2020)07-0188-02
文章提出立足于產教融合理念的人才培養模式,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改變傳統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對產教融合進行教育改革,加大專業人才培養的有效性,探究具體應用戰略。
1 數控實訓課程背景
數控實訓課程是職業學校中重要的課程,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由于教法單一、任務一成不變、學生操作設備的時間減少、實訓教學效率較低等原因,數控實訓課程更傾向于操作,掌握技能,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服務于生產、管理而設計的訓練。但當下,仍有許多學校采用傳統的黑板粉筆的組合方式進行教學,只給學生講授知識,忽視了實訓、操作。此外,許多學生進行操作時由于設備條件有限,只是簡單的一次過,時間久了就會忘記操作方法,無法復習操作要點;由于機床噪聲大,即便是教師周圍的學生可能也是只聽了個大概,離得遠一點的根本就聽不清,降低了訓練的效果;課后又忘記了課上的操作要點。目前,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很多職業學校的畢業生都難以適應,同時也難以達到企業現代數控技術人才的需求,因此職業學校的數控實訓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2 數控實訓課程面臨的現狀與問題
2.1 學生對實訓課的興趣逐漸降低
由于社會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制造業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社會對技術工人的評價不高,技術工人待遇不高。學生在學校的追求也在悄然發生變化,以前想參加數控比賽的學生較多,需要進行篩選,才能確定選手名單。但近幾年學生更傾向于參加日常管理活動,而對知識與技術的研究只停留在夠用或者混“畢業證”的高度。這嚴重影響了職業學校的實訓教學。
2.2 課程教學課時有限
由于學生的基礎存在差異,提高了實訓課程的難度。另外,一些文科類專業學生的基礎及動手能力比較弱,第一次接觸數控實訓課程會難以理解、接受,往往出現教師進行示范后仍不能完全掌握操作步驟的狀況,甚至在進行操作時無從下手。而教師不僅要兼顧所有學生的學習進度,還要保證教學的完整性,實現個性化教學有一定的阻礙。
2.3 教學模式單一
目前,大多數實訓教學是老師講,學生聽,然后練習,最后考試,學生參與教學的程度很低。但是,學生的學習途徑變多,有問題有“百度”有“知乎”,老師不再是唯一得到知識的途徑。因此,教學模式必須改變,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
3 針對企業需求,構建新型校企人才培養模式
3.1 產教融合教學需深入調查市場
應注意結合調查結果,在生產教學一體化的過程中,定期對相關專業的教學內容進行更新修訂,特別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引進生產技術和標準,創新課程教學內容。生產和教學相結合要深入了解市場,積極調查數控加工制造企業在學校周邊地區或省內目前對專業能力的要求,和有關的工作崗位對工作質量的要求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將數控加工專業人才培養所涉及的核心能力落實到教育中。為實現校企深入融合,產教融合教學工作要本著“依據主導數控加工制造企業的崗位職業能力來確定數控加工專業教學目標與課程內容”“依據數控加工專業教學任務或項目要求來確定數控加工專業教材內容”等原則。另外,在數控加工的專業教育中,在學校與企業合作培養人才模式下,產教融合教育必須科學地決定人才培訓方案、企業實訓及課堂理論教育等的授課時間,構建一個人才培養模式“合作培養→企業實訓→企業擇人”。例如,通過“邊觀察、邊工作、邊學習”的實干模式在實踐中加強學習效果,讓在數控加工企業頂崗實習的學生可以向一線技術骨干學習實際操作,將對理論知識的理解轉換為實操能力。
3.2 數控專業教學課程體系的創新
數控加工專業在產教結合的人才培養過程中,職業院校必須構建數控加工新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課程體系建設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數控加工專業人才的培養效果。也就是說,在合作辦學的企業中,我們可以根據工作過程建立數控加工專業課程體系,有的企業為了完成生產工作而展開的完整的工作流程,根據與該過程相關的內容和要求,確定課程的設定目標、內容和定位等職業能力培養的教育理念。學校、企業及行業協會等各方面的合作需要制定辦學原則,職業學校應密切關注數控加工制造企業的需要,通過資源整合,有效地將教學與企業的合作融合在一起,有針對性地設計每一個實踐環節,并且通過改進課程體系設計,確保提高人才培養效果,加強課程體系建設和社會職業技能與國家職業資格標準的有效結合。
4 數控實訓課程的教學創新改革策略
4.1 打造教學資源協同共享平臺
以學生為中心在實際教學情境中進行實踐教學和實訓是十分必要的。職業學校應根據校外現有的實訓基地和相關培訓基地,有效地結合專業教學改革和教學資源,加快創建數控專業教學資源協同共享平臺的速度。適當增加數控加工專業的實訓指導項目,構建完善的課程教學標準。同時,在教學平臺上,注重引進更多數控制造企業的真實生產視頻,使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數控加工核心專業技能要點,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另外,結合國家數控執業證書的相關要求和標準數控專業課程的核心技術點和技能教學,可以通過多種課程評價方式提高人才培養的有效性。
除此之外,學生可以通過多種終端,在網站平臺上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教學視頻,實現學習個性化,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4.2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應該設計生動形象的課堂內容,抓住學生的眼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視師生互動,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只有教師將學生當作實訓課堂主體,學生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才有可能積極配合教師,呈現出優良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事先準備課件、課程內容,利用課件進行講解,節省板書的時間。課件要盡可能生動,讓課堂更形象、精彩。
例如,教師在講解《數控車內螺紋的加工》這一內容時,在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實際操作是很重要的,在講解制定某個數控零件的工藝步驟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討論、操作。教師要適時進行指導,并在小組當中選出代表將討論的結果在互動白板上呈現,其他同學可以看到自己小組的成果,同時也能夠看到其他小組展示的成果,最終得出可行的工藝流程。
4.3 “微課”讓實訓課程更精彩
“微課”的主要載體是視頻,教師可以專門記錄某一個知識點中理論知識講解、實際操作的全過程,以最快的時間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內容?!拔⒄n”由課堂教學視頻組成,還包括相關教學設計、課件、練習等教學資源課程的輔助,這一個小小的視頻,不僅可以對課本上的知識進行擴展,還可以起到讓學生對數控加工技能理論、操作兩手抓的作用。
例如,教師可以制作一個簡短的微課,運用錄制設備將每一個項目零件操作難點進行錄制,可以放到學校的網站資源庫上,讓學生在課前或課后進行操作或回顧,微課不僅突破了課堂內外的束縛,而且學生們還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進行針對性地學習,當操作遇到困難時也可以隨時打開視頻進行瀏覽。
4.4 加強校企合作
為此,在行業和政府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學校相關校企合作教學負責人牽頭,為進一步促進產教結合,積極聯系學校周邊相關的數控制造企業,建立產教一體化人才培養模式專門負責企業數控生產、教學、專業培訓等相關人才培養的教學任務。要注意結合實際,開展工學交替、企業實訓等實踐性的人才培養教學策略。成立專業的產教融合教學團隊,能成為學校與數控加工企業之間的聯系紐帶,幫助協調雙方需求開展針對性人才培養工作,為后續數控加工專業人才培養提供可靠的力量。
5 結語
總的來說,在實際的數控加工專業人才培養中,職業學校要改變數控實訓教學的傳統模式,完善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給予師生不同的教學體驗,構建新型校企人才培養模式,為了不斷提高數控加工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效率,利用信息技術搭建教學資源協同共享平臺,有助于數控專業教學課程體系的創新。產教結合在提高人才培養實效性方面具有突出的應用優勢,是最適合職業教育改革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
參 考 文 獻
[1]關穎.產教融合下的高職數控人才培養模式對接與實踐研究[J].高教學刊,2015(17):183-184.
[2]成桂芬.淺談信息技術在數控實訓教學中的運用[J].職業,2015(20):117-118.
[3]康琦文.數控加工實訓教學改革分析[J].湖北農機化,2019(2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