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
摘? 要:貫通制教育是由教育部提出,在部分地區進行試點的高等教育模式的一種新的探索形式,貫通制教育發展至今,在諸多專業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貫通制教育區別于學生經傳統高考模式升入大學并完成高等教育的形式,經初中或高中學業成績合格的學生直接進入高等院校學習,在大學階段經過基礎專業教育和綜合專業教育階段的學習,最終獲得高等教育學位和學歷的一種教育形式。此教育模式在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應用開展仍處于探索階段,從專業發展目標到人才培養模式,都需要反復研究,確保教學質量和教學目標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貫通制教育? 建筑工程技術? 專業發展?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20)11(a)-0105-03
Discussion on Development of the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jor Based on Through-system Education
WANG Xiaofei
(Luoyang Polytechnic, Luoyang, Henan Province, 471000? China)
Abstract: Through-system education is a new exploration 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mode propo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piloted in some areas. Up to now, through-system education has achieved good performance in many specialties. The through-system education distinguishes from the form in which students enter universities and complete higher education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mode. Students who have passed junior high school or senior high school academic performance directly enter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to study, and finally obtain higher education degrees and academic qualifications through basic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comprehensiv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t the university stag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education mode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is still in the exploratory stage. From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 to the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repeated research is needed to ensur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goal to achieve the expected performance.
Key Words: Through-system educatio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alent training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落實立德樹人、全面發展,深化職業教育改革,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途徑,多元化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高要求[1]。貫通制教育結合其他高等教育方式,先將入學學生進行分類:普通高級中學普招錄取考生、普通中級學校畢業生、獲得高考報名資格的社會考生等。針對不同批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設置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和專業核心課程,以期通過不同學業年限、不同專業教育深度,培養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合格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因為其專業的嚴謹性和科學性,以及對學生物理和數學能力的要求,在專業選擇中,中學階段學習不扎實,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的學生往往會有畏難情緒,所以在貫通制教育探索過程中,需要從專業設置、培養目標、核心課程及就業面向等方面進行針對性建設。
1?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專業設置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畢業生就業多面向工程建設單位,工程建設單位由于資質等級不同,所涉及建筑工程項目也多有不同,工業與民用建筑、道路與橋梁、涵洞及地下工程、建筑裝飾工程等。所以專業設置上有對應的建筑工程技術、工程造價、工程測量技術、建筑裝飾工程技術等。作為貫通制教育,在專業設置上可以結合國家建筑工程發展方向,結合學校專業建設優勢,設置具有明顯就業特色和職業面向性的專業。例如人力資源豐富的中西部地區,可以采用多種教育模式結合的方式開展貫通制教育,在教育模式上可以靈活采用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育形式,吸引具有相應工程建設經驗的一線工人或者需要進行工程技術類專業知識提升的專業技術人員。一方面可以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優勢,實現高等職業教育的師資和專業優勢;另一方面也可以最大程度上實現高等教育學歷提升和專業規范化建設的水平。高水平的專業建設和教學模式的探索也是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今年走出瓶頸期的一個關鍵。
例如中部地區目前的建筑行業多集中在工業與民用建筑,為擴大專業就業率及職位缺口,應摒棄專業設置的多而全,應集中學科優勢,建立精細化和專業化的建筑工程類專業,如省內河南城建學院結合自身專業基礎設置自設學科,由于專業的精細化程度高,所以在人才市場上也很搶手。貫通制教育由于學生培養周期較長,如果專業設置的針對性不強,往往無法靈活針對社會發展需求調整專業方向。由于專業設置的模糊性,會導致貫通制教學學生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
在專業設置中要突出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特色,明確貫通制教育的培養方向。在學生的專業教育中亦可通過專業特色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2?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培養目標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在貫通制教育中的培養目標要結合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的學習特點,引導學生主動發現自身學習興趣。由于貫通制教育的特點,學生可在基礎學習階段逐步發現自身學習特長和興趣,在貫通制教育的提高階段可以依據自身專業特長,培養系統的學習體系和職業選擇的精確性。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培養目標應立足貫通制教育的教育初衷,將傳統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基礎性技能,如識圖制圖能力、施工技術等融入現今建筑工程裝配式、智能式建筑工程項目中。為國家節約建設資源,發展綠色建筑,實現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社會主義建設宏偉目標。
專業培養目標是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由于貫通制教學的特點是為國家基礎建設行業培養專業技能人才[2]。所以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培養目標也要順應國家發展方向,以培養裝配式、智能式建筑為專業重點,通過綠色節能建筑等相關課程教授,培養具有時代特色的新式建筑技術技能型人才。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發展基礎是工程類專業課程的教學水平提高。例如建筑結構和建筑力學等專業基礎課程在高等職業教育中的重要性愈發突出,貫通制教育的特點就是拉長學生專業教育時間,如此一來,專業基礎課程的授課時間就被延長,學生的學習時間有了保證,可以使學生在后續的專業學習中能夠游刃有余。另外,專業基礎知識的夯實也是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改革和突破方向,學生可以在學習專業基礎課程的過程中打下堅實的專業學習基礎,在提高專業學習興趣的同時也可以在后續的學習中加深和提高學習效率,為今后的職業發展建立有效的學習框架。
3?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應依照具體的專業方向和專業培養目標進行選擇。圍繞貫通制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結合專業發展現狀,設置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核心課程。
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在通識基礎課,專業基礎課設置的基礎上,結合建筑裝配式相關課程,如BIM(建筑信息模型)技術[3]、綠色建筑節能技術、建筑裝配式技術等,實現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傳統建筑工程技術專業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增加符合專業發展前景的應用型課程。
工程造價專業作為建筑工程技術類的老牌專業,其專業的成熟度高,體系完善。作為一個工學和管理學交叉學科,工程造價專業的學習難度也是比較高的,需要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建筑工程技術類課程和工程管理類、經濟類課程。復合類課程在貫通制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意義不僅是為滿足學生的專業教育多元性。
在貫通制教育的核心課程設置上,在通識類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設置上應加強線性數學和統計學知識學習,專業基礎課程設置上應加強物理學學習,尤其是物理學中的力學相關知識。在專業提高階段的課程設置當中應將交叉綜合課程,例如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工程造價案例分析等課程放在后段學期,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能結合所學知識應用于生產實習當中。故核心課程設置要遵循科學、合理、精簡的原則,符合教育學和學生學習規律的特點[4]。
4? 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的就業面向
貫通制教育由于教育周期長,學生學習的課程和強度要高于同層次學生,所以在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及核心課程建設基礎上,學生的就業面向也是區別于同批次專業畢業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將所學到的專業基礎知識和通識類知識進行階段性鞏固,并在專業方向性發展階段學習與專業相關的前沿性知識,做好就業準備,在高年級階段為目標崗位和崗位準備所需的職業質資證書的考試做好相關準備。
首先,學生在貫通制學習階段,可以先后完成專科階段教育和本科階段教育,學生在完成專業階段學習,成績合格并達到專科畢業條件后可參加學校統一組織的升段考試,通過考試后可升入相應本科階段學習,完成本科階段學習后,通過考試及畢業設計,答辯合格后獲得相應專業的學士學位。獲得相應專業的學士學位后,有繼續學習能力的同學可繼續考取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繼續深造[5]。學生畢業后亦可考取工程建設管理部門的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實現專業發展和行政工作一肩挑,利用所學知識實現更大的專業發展。
大多數完成貫通制階段學習的學生可以直接進入工程建設單位、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專業工程監理單位、專業工程測繪單位等,利用自身所學專業知識,完成相應崗位具體工作,并發揮自身專業的實用性和特色。例如建筑工程技術專業[6]的貫通制教育的畢業生,在扎實學習專業課的基礎之上,結合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可以將人才培養方案中關于現階段國家大力提倡的建筑裝配式和建筑節能等知識帶進工作崗位中,在涉及此類工作的時候,不論是從國家政策法規還是技術層面都可以實現無縫對接。
5? 結語
貫通制教育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探索模式,目前在北京部分高校已經開展試點并取得一定成績,在建筑工程技術類專業發展過程中需要依托貫通制教育的優勢和特點,努力以培養區別于其他層次培養模式的專業技術技能型人才,在專業建設過程中,靈活掌握國家建筑工程發展動向,課程設置上要和國家戰略方針政策相一致,培養服務地區經濟,完善地區專業教育人才庫,為實現專業發展和專業教育的共同進步不斷努力。貫通制教育的出色開展,作為專業發展探索新模式,會為其他省市的專業技能教育提出新的思路,在專業人才培養的原有基礎上,實現真正的專業進步和人才培養。貫通制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處于探索階段,建筑工程技術在專業探索和發展階段,需要高校結合專業發展情況在專業建設方案和授課計劃等方面做出新的調整。高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在貫通制教育方面還需要做出更多探索和嘗試。
參考文獻
[1] 趙坤,張亞蕾.七年貫通培養基礎教育階段學生核心素養特點及德育工作研究——以北京城市學院教育類貫通項目為例[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8(5):88-94.
[2] 劉澤平,戴明輝,張瑩.護理專業七年貫通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性研究[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9(2):100-104.
[3] 郭濤,李鵬飛,鄭顯春.BIM技術優化工程類專業課程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9):260-261.
[4] 于付銳.高職院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改革探索[D].山東大學,2014.
[5] 包蜃.我國高職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校企合作實踐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2.
[6] 譚現東.高職建筑工程專業課程體系的開發與建設[D].山東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