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若庸



【摘要】隨著現代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我國改進了傳統的單一,缺乏創新的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對體育課堂的教學興趣低,積極性不高,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的質量和育人功能。“游戲教學”是新課改教學的重要內容,其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在快樂中學習,鍛煉,成長,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本文針對現代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體育游戲”教學進行研究,對于優化小學體育教學內容和質量奠定基礎,希望能夠對基層教師創新教學,改善教學內容有所幫助。
【關鍵詞】體育游戲 ?小學體育教學 ?影響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5-0093-02
小學是小學生形成終身鍛煉習慣和思維的起點,也是激發學生自主性學習以及創新性鍛煉意識的基礎。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也是新課改教學的重要目標。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強調“強身健體”,學生學習過程中“叫苦連天”,將體育課程變成了“體能受刑”而不是“快樂成長”。采用游戲體育教學模式,符合學生愛玩、愛打鬧的心態和行為習慣,也是現代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和素質化教學方法的重要措施。本文針對小學體育教學進行研究,對于優化小學體育游戲教學質量,創新教學發展動力提出了對應的措施建議,現將其闡述分析如下:
1.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問卷調研和實踐對比分析法,分析采用不同的體育教學方法后,對學生體育教學質量的影響。
選取本小學2018年8月-2019年1月高年級班級學生100名,按照隨機抽簽法,將其分為了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其中實驗組50名學生采用游戲教學干預,對照組50名學生采用常規化的體育教學干預。
對照組采用常規化的體育教學,課程內容有跑步、拔河、體操等。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游戲教學干預法,教師將跑步改成了接力跑,田徑賽等比賽性質活動,將體操和拔河,跳遠等活動綜合成鐵人三項活動,讓學生在團體活動中激發學習積極性。教師也會安排每周一次健康知識視頻教學課程,讓學生了解到體育教學知識的內容,重點,實現教學目標。
2.對比指標
抽簽法的兩組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基本素質,思維能力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分析差異化的訓練后,兩組學生的身體綜合指標變化[應變能力,肢體協調能力,柔韌性,綜合體能評分(百分制)],學習滿意率(十分滿意,基本滿意,不滿意)。
3.結果
3.1兩組學生基礎健康信息問卷調查對比(見表1)
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的基礎體重信息和對照組差異不大(p>0.05);二者在訓練要點有明顯區別,實驗組學生注重綜合身體素質練習為主,占據練習量為72.00%;對照組多注重均衡發展,課外游戲活動時間占據50.00%。
3.2兩組學生教學滿意度評價對比(見表2)
干預后,實驗組學生的綜合滿意率為96.00%,高于對照組76.00%(p<0.05)。
3.3兩組教學綜合能力變化對比(見表3)
以上研究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干預前后其應變能力、肢體協調能力和柔韌度均有提升,二者指標(p<0.05)。
4.結論
經過本次研究表示,采用游戲體育教學模式后,實驗組小學生的教學內容和目標有較大變化。實驗組采用游戲教學模式,增強了學生的學習滿意率,實驗組學生學習不滿意2例(4.00%),綜合滿意48例(96.00%);對照組學生學習不滿意12例(24.00%),綜合滿意38例(76.00%);對比可知,經過差異性的干預后,實驗組學生的學習情緒有改變。對比學習結果,實驗組、對照組學生應變能力,肢體協調能力,柔韌性,綜合體能評分等有差異,實驗組學生優于對照組(p<0.05),表示干預有效。
5.分析體育游戲對小學生的學習態度
以上研究可知,采用體育教學干預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動學生的體育學習認同觀,提升教學質量。借助現代化體育教學模式改革,學生的學習滿意率,有效率有明顯變化,學生的體育學習態度和綜合體能都有明顯改變,采用游戲化學習教學,讓體育課程變得更加生動,有內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建議研究推廣。
6.結論和啟示
體育游戲教學能顯著改善小學生的體育學習態度。相比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體育游戲能在培養學生自我學習態度和協作學習態度方面發揮更加顯著的作用。因此,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結合體育教學大綱及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有目的、有組織地開展體育游戲教學,可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體育學習態度,更好地調動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增強身體素質。最后,建議教師做到以下幾點:(1)在體育游戲的安排時機方面,體育游戲具有趣味性、競爭性、娛樂性等特點,適合在技能學習的中后期使用。當學生掌握一定的體育技能之后,利用體育游戲進一步練習和加強。(2)科學合理安排游戲的運動負荷。根據小學生的現有體育運動水平和體質健康狀況,科學安排合適的運動負荷。(3)保障安全。在體育游戲前,對學生強調游戲的安全性和紀律性;在游戲過程中,對游戲的開展進行監控,保障游戲的安全。
綜上所述,小學體育游戲教學是一種現代綜合化的教學方法,其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帶動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體育活動中,對提升學生的綜合體育能力如柔韌性、肢體協調能力和應變能力有一定作用,建議對應的小學院校結合實際,設計科學的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計劃,為提升學生的體能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汪浩,戴小濤,張明軍,黃光新,張國龍. 體育游戲對高功能自閉癥譜系青少年社會交往能力的影響[J]. 惠州學院學報,2018(06):89-92+97.
[2]倪慧文,胡永斌.增強現實技術能促進學習嗎?——基于2010-2018年國際英文期刊35項研究的元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9(01):62-72.
[3]季謝云.體育游戲對小學生體育學習效果的影響研究[J].青少年體育,2019(03):127-128.
[4]楊大明.論體育游戲對小學體育教學的影響[J].當代體育科技,2019(2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