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習音樂、了解音樂,并掌握音樂相關技能的重要階段,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音樂綜合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推動學生的發展。近年來音樂教育中提出的體驗式教學更重視的是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學生獲得對音樂的感受和體驗,并在體驗中提升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和音樂綜合能力。小學生這一階段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興趣和嘗試積極性,因此在音樂教學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更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特點,提升學生音樂課感受與體驗的積極性。文章對體驗式教學的內涵進行了分析,并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對體驗式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的作用及意義進行了探討,在此基礎上探索其教學實踐。
關鍵詞:教學改革;體驗式;實踐措施;探索
一、 引言
隨著素質教育的提出和發展,在小學教學中,不僅重視對學生基礎知識和課程的教學,同時越來越重視對學生音樂感受能力與欣賞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音樂感悟能力。學生進行音樂教學,與其他基礎科目存在較大的區別,其教學重點是對學生的音樂技能和審美能力不斷促進并培養。在小學這一階段,對學生展開音樂教育,是促使學生形成審美認知和音樂技能的初始階段,并且能夠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心理體驗,而通過體驗式教學不僅能夠強化學生對音樂多方面的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強化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極為有利。
二、 體驗式教學的內涵以及在小學音樂中應用的意義分析
(一)體驗式教學的相關內涵
體驗式教學的應用實際上是針對進行學習的學生展開的,通過多種感觸性教學方式和過程等讓學生對事物有相應的感受和理解,進而產生相應的情感共鳴,并形成有意義的教學活動。應用這一教學方式,實際上可以作為教學過程中的目的,讓學生對音樂有深入的理解和認識,并且體驗式教學也是音樂教學中常用的策略,不僅能夠激發學生自身的音樂體驗,強化學生音樂實踐的能力,同時應用體驗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快速融入音樂情境中和教學中,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音樂情操和音樂精神世界。體驗式教學的特點如下:①應用體驗式教學,教師更加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即讓學生在體驗中學會知識并對知識進行應用。體驗式教學能夠有效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突出在教學中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生在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對知識進行感受并學習。②這一教學方式更加注重整體的教學過程,強化了學生的參與感,并促使學生能夠在參與和體驗的過程中綜合能力得到提高,因此體現的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③體驗式教學能夠強化情境教學的效果,促進學生在情境中對知識體驗和學習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習效果。
(二)體驗式教學的積極作用
小學音樂這一科目本身具有一定的體驗性,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聆聽、演奏以及吟唱等的方式獲得對音樂的聽覺和感覺等的體驗。體驗式教學,能夠讓學生在英語教學中快速掌握音樂相關技巧和能力,主要是因為應用這一教學方式,學生能夠將獲得音樂知識通過體驗進行實踐,同時利用體驗式教學為學生構建學習和體驗情境,并引導學生在這一教學環境中進行學習。另外在應用體驗式展開小學音樂教學上能夠結合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的實際掌握情況,對學生進行理論培訓和知識補充,對學生的音樂演奏技巧結合體驗不斷指導,促進學生音樂能力的提升。實際上對學生展開音樂教學的另一教學內容則是讓學生理解音樂中富含的情感,并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情感世界,培養學生的音樂精神和素養。但在小學這一階段,小學生還沒有什么人生經歷,自身的情感也比較單一,生活中也沒能有積累足夠的經驗,一般來說,小學生認識有效,情感體驗簡單,在教學中能夠通過體驗式教學有效彌補小學生情感體驗缺乏的不足,讓小學生在教學中可以更為有效的感悟音樂的情感表達,提高小學生在音樂學習和音樂欣賞中更加能夠建立自身與音樂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之間產生共鳴。對促使學生對不同音樂作品中包含的不同情感有深刻的理解。
另外由于音樂自身具有明顯的特點,而體驗式教學這一方式能夠產生相應的獨特性,有利于豐富教學內容,并且學生在體驗式教學中能夠學到與傳統教學方式不同的知識,能夠培養學生自身對音樂的感受力,提高學生音樂表達能力和欣賞技巧,學生通過大量的體驗,能有效提高自身的音樂表達與欣賞水平。
三、 體驗式教學的教學實踐探索
(一)結合學生生活經驗選擇合適的音樂內容
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實際能力和興趣等綜合分析,尤其是對音樂內容沒有與學生的特點相結合,選擇的是與學生實際生活偏差較大的,則在一定程度上不符合小學這一階段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和學習能力,總體上而言對音樂的學習多是一知半解,導致學生的體驗感不足,難以提升教學效率。
因此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應用體驗式教學還需要結合幼兒的實際生活,能夠強化幼兒體驗感的音樂內容。因此在對小學音樂教學課程進行選擇時,需要提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如教師可選擇季節鮮明的音樂教學題材和內容。這一類相對來說,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容易理解,有利于促使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實踐對音樂知識進行感悟和學習。同時在體驗式教學下,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主體驗,提升自己的情感體會,能夠在音樂教學中提高學生對作品表達的情感進行自身的感悟與體會,更加良好地理解音樂中的情感,感悟音樂中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核進而了解不同作者對不同季節的感情和態度等。通常學生對于節日較為感興趣,而不同的音樂形式中體現著不同節日感情或情懷的表達,對這類音樂教學時,不僅能夠體現體驗式教學,同時學生在演唱、學習中能夠對其中的情感等得到一定的體驗。最后則是故事化的音樂題材。通過故事化音樂內容的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以戲劇性的音樂展開,有利于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教學中,并結合表演對音樂進行學習。
(二)創設教學情境增強音樂教學體驗
在體驗式教學模式的實施與開展中,教師應能充分利用這一教學的特點創設合理的情境,讓學生在較為真實的教學情境中獲得對音樂真實的體驗感,另外更為重要的一點則是創造教學情境為學生創造教學環境,從而讓學生對音樂知識在體驗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音樂素養,促進音樂精神世界的發展。一般來說,為學生創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教師需要重視音樂物質的作用,例如為了促使創建的音樂環境加強學生的體驗,教師可引導學生創建相應的音樂空間,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借助音樂符號或者是樂器、相關音樂圖片等對體驗課堂進行布置,以此促使學生在后續的音樂教學中能夠融入自己創設的環境中,激發學習積極性,強化了學生對音樂相關知識和內容如音符、音律、樂器等的體驗和認識。
(三)調動學生音樂體驗的積極性,強化動態體驗
應用體驗式展開小學音樂教學,還需要教師重視在教學中對學生的動態體驗教學進行強化。而在小學音樂中對學生動態體驗的強化可促使學生對音樂素材進行制作。例如在展開音樂教學之前,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學習音樂的特點制作相應的樂器,總體上來講,在制作樂器過程中應注意制作的樂器具有簡單化,并且音色具有獨特性等。因此在實際制作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將自身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進行合理制作,并發出相應的聲音。在對吟唱或表演音樂時,還可讓學生發現現實生活中常見物體形成的聲音,并將其作為演唱的樂器,讓學生一邊演唱并對物體有規律地進行演奏,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分析并觀察生活中的物體在演奏過程中和標準樂器在演奏過程中存在的差別,從而強化學生對演奏樂器的認識和體驗。
(四)開展綜合性活動強化音樂體驗
開展綜合性活動是強化學生音樂體驗,提升體驗式音樂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綜合性教學活動的展開總體而言與傳統課堂存在明顯區別,而小學音樂教學更加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性,因此兩者之間具有協調統一性,進而提升了學生的音樂體驗。例如教師在完成一部音樂教學之后,為了強化學生對音樂的體驗感,可讓每個學生對音樂按照自己的方法進行演奏或演唱,讓學生獲得演唱體驗感。而在教學中教師還應為學生留有一定的空間,讓學生根據自我理解和認識對音樂合理創作,如讓學生在演唱和音樂演奏過程中結合一定情緒,如帶有傷感、開心、喜悅等,讓學生分別用不同的感情對音樂進行演繹并吟唱,進而讓學生在演唱過程中體驗應用不同感情形成的音樂風格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避免對學生進行糾錯,而是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對音樂進行創作和創新。通過這一教學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在音樂學習中的個性化發展。最后在強化學生對音樂情感進行體驗時,教師可選擇話劇類能夠讓學生扮演演繹的音樂題材,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并扮演,在扮演以及對音樂進行演繹之前,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音樂作品中人物的感情以及作品創作的背景,從而促使學生在演繹過程中與角色的情感進行融合,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
四、 總結
教學體驗是貫穿于小學音樂教學的始終,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體驗,提升學生對音樂學習興趣和理解發揮著重要作用,符合小學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但在具體實踐教學中,還要求教師能夠對體驗式教學活力應用,如在應用過程中結合學生自身生活經驗選擇適合學生學習和體驗的音樂內容,并在教學中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或者是組織相應的體驗教學活動,促使學生對音樂有一定的認識,提升音樂學習能力的同時強化學生的體驗,了解音樂中包含的情感等。
參考文獻:
[1]李青飛.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考試周刊,2020(76):155-156.
[2]徐燕.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實踐研究[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4(13):94.
[3]沈丹.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研究[J].成才之路,2013(26):41.
[4]程婷婷.音樂體驗式教學的探索與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2):20-21.
作者簡介:張盈盈,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安寧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