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剛 梁振娟 趙明勇
摘 要:畢節環境氣候非常適宜發展辣椒產業,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形成了許多歷史名椒,辣椒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業產業的重要產業。該文介紹了畢節辣椒產業發展現狀,分析了辣椒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為畢節辣椒產業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辣椒產業;現狀;問題;對策建議;畢節市
中圖分類號 F323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0)22-0049-02
辣椒(Capsicum spp.)是一種世界性的重要蔬菜和調味品,果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還是提煉辣椒素和辣椒紅素的原料,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1-2]。據農業部2016年統計,我國辣椒年栽培面積約200萬hm2,約占我國蔬菜種植面積的10%。辣椒是貴州省重要的特色農業產業之一,貴州省委政府高度重視辣椒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將辣椒從蔬菜中獨立出來,成為貴州省十二大特色產業之一。2019年,全省辣椒種植總面積33.33萬hm2(約占全國的16.7%),產量52.9萬t;2020種植計劃面積在36.67萬hm2以上。目前,貴州辣椒的種植規模、加工業規模、產品集散規模等均居全國第一,總產值近80億元,占全球貿易額的1.8%。貴州辣椒形成了又香又辣、香辣協調的黔椒特點,黔椒中的大方皺椒歷史上就享有“貴州皺椒”“貢椒”“椒中之驕”的盛譽,其香味聞名全世界,在餐飲界具有不可替代的品質特征。辣椒產業已成為影響畢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百姓收入的重要產業,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尤為重要。
1 畢節辣椒產業發展現狀
2018年,畢節市辣椒計劃種植面積5.33萬hm2,全市辣椒預計產量達120萬t以上,產值預計達30億元以上[3],并且呈現逐年增加的態勢。畢節市現有辣椒加工企業27個[3],但都以初加工為主。“大方皺椒”“金沙灣子辣椒”獲得了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3]。
2 存在問題
2.1 外來品種的引入,使大批種質資源加速滅絕 近年來,隨著辣椒產業的不斷發展,對辣椒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使得高產量的辣椒品種越來越受到廣大種植戶的青睞。為了一味追求產量,許多高產外來品種急速引進并霸占原有地方品種的種植面積,農家自留種的種植面積銳減,很多優異地方種質資源急速滅絕,這將使得優異基因缺失,對地方辣椒產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2.2 用工成本高,限制了辣椒產業的發展 由于畢節地處山區,無法實現大型的機械化生產,加之辣椒屬于密集型用工產業,用工需求巨大,辣椒人工成本過高已成為辣椒產業面臨的一大問題。
2.3 基礎設施薄弱,靠天收情況嚴重 由于畢節地區為喀斯特地形,各地缺水嚴重,加之基礎設施薄弱,使得辣椒產業的發展長期靠天吃飯,產量無法得到保障。如遇長期干旱或水澇,辣椒產業將損失摻重,甚至可能會全軍覆沒,規模化經營企業無法承受這種損失。
2.4 產業鏈短,抗風險能力低 畢節地區辣椒種植長期處于百姓自給自足狀態,由于近幾年辣椒產業的發展,百姓嘗到了種植辣椒所帶來的收益,逐漸開始大面積種植辣椒。但是畢節地區的辣椒存在加工企業少,且大多局限于初加工,絕大多數的辣椒均以原料的形式銷售,市場依靠力強,附加值較低,而且隨時存在滯銷的風險。
2.5 種植技術落后,傳統種植思想所占比重大 畢節地屬烏蒙山區腹地屬于全國的貧中之貧,困中之困地區,百姓較為貧窮,種植技術較為原始,對辣椒新品種的認識不深,缺乏專業的技術培訓,很多地方仍然以原來的種植模式種植辣椒,造成產出少、效益低問題,已不能適應現代化產業的發展需求。
3 對策建議
3.1 加大種質資源收集力度,選育更多本的地品種 為了有效保護和利用好本地優異地方種質資源,急需加大投入,大量收集整理本地珍稀辣椒資源,建立地方資源種植資源圃,有效保存珍稀資源;加大力度對本地資源的開發利用,選育適宜于本地區辣椒產業發展的高產優質新品種。
3.2 采用村社一體合作社帶頭、各家各戶自主種植辣椒的模式 為了解決辣椒產業發展中用工成本的難題,建議采用村社一體合作社帶頭、各家各戶自主種植辣椒的模式,由經營主體負責種子種苗質量、栽培技術及產銷對接。既可解決種植技術的問題,又有效地解決了種子種苗及銷售相關問題。
3.3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水路與公路建設 畢節市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普遍滯后,標準化育苗未得到大面積推廣,多數地方仍以露地小拱棚育苗為主,農業生產工程性缺水或排水不暢等問題普遍存在,抵御自然風險能力較差。因此,急需加強水路與公路建設,擺脫長期靠天吃飯的問題。
3.4 引進或培養精深加工辣椒企業,延長產業鏈 目前,畢節辣椒存在種植面積較大、品質高、龍頭加工企業少,精深加工企業缺乏等問題,造成辣椒產值普遍偏低的情況。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政府急需加大投入,引進或者培養本土精深加工企業,提高辣椒產值,助力辣椒產業的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3.5 加大投入,引導種植戶改變傳統種植觀念 辣椒作為農業結構調整、助推脫貧攻堅的支柱產業,常年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占全省的1/4以上,急需加大投入,加強對種植戶進行技術培訓及田間指導,徹底改變傳統種植觀念。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加大辣椒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試驗示范力度,提高辣椒產業技術水平。 按照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要求,組織農技干部大力推廣栽培管理技術,掌握新形勢下的辣椒種植技術,提高產出,增加效益。
參考文獻
[1]Khan F.A.,Mahmood T.,Ali M.,et al. Pharmacological importance of an ethnobotanical plant:Capsicum annuum L[J].Natural product research,2014,28(16):1267-1274.
[2]Reilly C.A.,Crouc D.J.,Yost G.S.,et al. Determination of capsaicin,dihydrocapsaicin,and nonivamide in self-defense weapon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1,912(2):259-267.
[3]孫川川,牟東嶺,王立新,等.畢節市辣椒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舉措[J].長江蔬菜,2019,08:83-85.
(責編:張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