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婷婷
【摘? ?要】? 隨著人工智能的不斷發展,我國的教育教學活動也在不斷發展。機械設計和刻板模仿的傳統教育教學方式終將逃不過被淘汰的命運。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保證學生的學習深度以及持久度,教師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探索人工智能技術時代對教育領域所產生的影響。本文就“轉變課程內容”“提升教學手段”“改變教師觀念”三方面討論如何轉變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優化教學課堂結構。
【關鍵詞】? 人工智能;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究
人工智能主要是為了通過模擬人類能力和智慧行為創造出為人類服務的機器。人工智能存在的目的是探索和剖析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并根據該規律,模擬出更加智能的系統,實現計算機代替人類工作。信息技術課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學科,受到多數年輕人的喜愛。因此,對于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來說,意義十分重大。教師需要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進行小學信息技術的教學,使教育隨人工智能的發展而發展。
一、轉變課程內容,啟發學生思考
小學信息技術涉及知識、技術、能力等多個方面。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需要參透教學的本質。如果只采用某種傳統方法進行信息技術的教授,將無法培養適合的人才。所以,轉變課程內容刻不容緩。轉變主要分為科學技術知識和信息素養培養兩方面。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人工智能逐漸代替人工進行工作,順應時代潮流,啟發學生思考,有利于促使學生全面綜合地發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學信息技術中“掃地機器人”這一相關知識時,需要重組教學內容,使課程教學內容更高更新。在小學信息技術基礎教材內容不變的前提條件下,添加新的內容,做到不與時代脫節,將熱點時事與科學潮流有效結合,以此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教師可以在教授完教學目標,使學生了解掃地機器人的基本原理、掌握掃地機器人的構造特點后,插入與掃地機器人相關的新聞。在教學這一過程中,教師除了教學相應的技術外,還需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一味地讓學生學習而不注重方式,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得不到提高,分辨判斷能力無法提升。因此,教師在教學時需要創新學生的學習內容,設計與德育相關的教學內容,從而豐富小學信息技術課堂的人文內涵,使學生在接受信息技術知識的同時,素養方面得到培養。
二、改進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手段主要強調課程原理以及應用。小學信息技術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弊端,教師無法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以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改進教學手段,利用人工智能優化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結構。人工智能可以層層遞進,從案例到原理,再從原理到應用,形成一個閉環式的教學。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先進技術手段的使用,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課堂內容,學會如何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例如:教師在教學“初識人工智能”這一相關內容時,可以布置相應的課堂任務,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生完成后,教師可以通過人工智能進行作業批改。如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后可以布置與人工智能程序相關的任務,學生完成后,教師可以利用語音識別技術和語義分析技術,減少自己在批改作業上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教師可以利用人工智能代替自己批改學生作業,這將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使教師將更多的精神與時間投入到教學手段的改革和教學內容的創新上。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對學生的基本信息進行采集,大數據可以具體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師幫助學生創建個性化的學習體驗過程提供充分的依據,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良好的學習體驗。當學生瀏覽課程資料并回答教師問題時,智能化的學習系統也會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準確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教師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及時調整。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欲望,同時幫助學生建立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改變教師觀念,推動教育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教師將從傳統的教學工作中得到解放。但是新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對教師提出新要求,要求教師及時轉變教學觀念,樹立新的知識觀,用新的教學觀念對學生進行教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關系應當是平等的,構建一個和諧的師生關系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例如,教師在教學“智能家居”這一知識內容時,需要將小學信息技術教材中包含的內容通過人工智能系統進行二次整合,提高課堂效率。一般情況下,知識可分為硬知識和軟知識。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知識信息量的增長,知識的更新換代。傳統的學科中硬知識比軟知識的數量要多。為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將一些教材中包含的硬知識傳遞給學生,如教師可以將書中包含的智能家居給現代生活帶來的便利之處的內容通過人工智能進行教學。教師應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摒棄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注重學生的探索學習和個性化發展,通過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掌控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環境下學習,能夠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課堂效率。
總而言之,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已經得到應用。雖然人工智能應用仍然處在測試階段,但客觀來說,人工智能的發展推動了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領域的發展,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完善,將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的改革。
【參考文獻】
[1]邵偉星.基于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下的小學信息技術程序教學探究[J].教育信息化論壇,2018(01):43-44.
[2]凌秋虹.人工智能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實施的思考[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