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振久 劉明俊 趙振宇 徐曉梅



【摘要】高職教育一定要對接產業,方能培養出適應產業需求的技能人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更需如此。本文從現代學徒制合作企業的崗位需求出發,分析了崗位知識和崗位技能需求,構建了合理的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為專業人才培養打下良好基礎,同時也為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提供借鑒。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 ?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 ?課程體系 ?崗位需求
【基金項目】2018年廣東省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項目“基于素質模型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策略研究”;深圳市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zdfz18014, zdzz18009);廣東省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2018年一般課題“粵港澳大灣區視閾下高職院校創新人才培養策略研究(GDGZ18Y029)”;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學成果培育項目“基于PPR協同的工程類專業職業教育資源管理應用系統研究與實踐”;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現代學徒制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專項課題(2019xdxtzzx04);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紅色主題作品項目式開發提升專業課程思政育人效果的研究課題(2019kcszzx06);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精品實訓項目“畢業綜合項目訓練之激光切割綜合技能提升實訓”。
【中圖分類號】TH122-4;TH16-4;G71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48-0019-02
1.引言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核心是“六個共同”,即校企雙方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共同建設核心課程、共同實施日常教學、共同提升師資水平、共同保障教學條件和共同評價教學質量[1]。其中,共同制定培養方案和共同建設核心課程體現了課程體系的合理構建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性。眾多職業教育研究人員對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進行了研究[2-4]。例如,清遠職業技術學院的陳秀虎等首先分析了構建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主要依據,再分析了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基本組成,然后給出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要求,包括行業、企業和崗位需求,最后總結性地給出了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方法[2]。郭勝等指出機械類專業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包括學校課程與企業課程兼顧開發原則、課證融通原則和工學交替的序化原則,并針對性對通識課、崗位能力課程、職業素質課程和頂崗實訓課程進行了優化和實踐[4]。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本文對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的課程體系進行研究,構建一套面向崗位需求的課程體系。
2.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原則
職業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培養產業需要的技能人才。作為一種先進的職業教育模式,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的構建更需要對接產業和企業崗位知識和技能需求。因此,筆者認為,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的核心原則是“以崗位需求為導向”。要實現這個核心原則,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校企深度合作。學校和企業共同承擔育人的責任,必須體現“六個共同”理念。企業與學校是并列的兩大育人主體,甚至在技能培養過程中要承擔更多責任。因此,企業要全方位參與人才培養的每一個環節,包括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課程體系的構建、課程資源的開發、知識和技能教學(尤其是實踐和實習教學)、課程反饋與評價等,真正做到校企共同育人。
第二個方面是明確崗位需求。學校和企業需要深度交流,崗位需求。首先,根據專業特點,確定目標崗位,即確定可以培養哪些崗位對應的人才,其次,從企業實際情況出發,全面分析各目標崗位對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最后,再將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映射到相關課程,確定人才培養方案中需要開設的課程,最終確定課程體系。
最后一個方面是要保證課程體系合理性。課程體系的合理性不僅僅是指開設課程的先后順序,還包括課程內容的安排。在每門專業課程的內容安排上,要充分考慮高職學生的特點,課程的理論內容的難度“夠用就好”,強調技能的訓練和培養,并且一定要與崗位知識和技能需求對應,還應該兼顧職業素養的培養;在開設課程先后順序上,主要考慮知識和技能的認知順序,使得課程開設先后順序要合理,由淺入深,由易入繁,由單元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到綜合項目的學習和訓練。
3.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構建
由于通識課和思政課由教育主管部門統一規定,因此本文主要考慮專業課課程體系的構建。
(1)目標崗位
某現代學徒制合作企業是自動化裝備制造類企業,主打產品是激光數控裝備和自動化設備。合作企業的機械零部件主要通過采購獲得,其中,軸承、導軌、絲杠等標準件直接從供應商處采購;非標準機械零部件由機械設計工程師設計完成后,通過外協加工方式獲得,因此不需要諸如鉗工、數控機床操作工、模具工等機械制造崗位工作人員。合作企業只需要完成控制系統軟件設計后,由設備裝調人員完成整機安裝調試后即可出廠。因此,合作企業可雇傭大專層次技能人才的常設崗位有:機械繪圖員、機械設計工程師、機械裝調員、電氣裝調員、售后服務工程師等。
(2)崗位知識和技能需求
各崗位的知識和技能需求如表1所示。
(3)知識技能與課程映射
現以“精密機械裝配技能”為例說明其與課程映射關系,即,擁有精密機械裝配技能,能夠完成機械結構裝配任務,需要掌握哪些課程里所教授的部分知識和技能。精密機械裝配技能與課程的映射關系如表2所示。
(4)確定課程體系
針對每個崗位都進行課程映射分析后,就可以獲得所需開設的崗位相關專業課程。考慮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的特點以及行業領域的發展趨勢,開設《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等專業拓展課,再考慮知識體系和認知順序,就形成了機械設計與制造專業的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具體課程體系如下:
4.總結
一套合理的課程體系對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至關重要。現代學徒制要求校企共同育人,課程的設置就必須要考慮企業的用人需求,從崗位需求出發,分析技能與知識需求,最后確定所需要設置的課程。
最后要說明的一點是,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雖然看起來與傳統專業課程沒什么區別,但是具體實施時,一定要以項目式教學為主,且教學項目案例要從實踐中來,要緊貼合作企業的生產實踐,切實體現工學結合的思想。
參考文獻:
[1]翟云虎.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下的校企“六共同”——以江蘇省江陰中等專業學校為例[J].江蘇教育,2018(04):69-70.
[2]陳秀虎,諶俊,劉元江,吳瓊,趙鵬飛,傅潤紅.現代學徒制專業課程體系構建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5 (21):81-84.
[3]何蓓蓓,謝莉花.我國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實施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職教論壇, 2019(5):56-65.
[4]郭勝,劉良瑞.機械類現代學徒制課程體系建設研究[J]. 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5):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