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建文
【摘? 要】伴隨我國政治與經濟的進步與發展,教育部門也在不斷創新我們的教育觀念與手段。近些年,我國在教育事業中展開了一系列關于素質教育理念的活動,目的是加強人才之間的競爭力。所以,在目前的教學中出現了差異性教學方法,主要宗旨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設計;差異教學;方法討論
中圖分類號:G633.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012-02
【Abstract】With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my country's politics and economy, the education sector is constantly innovating our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my country has launche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on the concept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the education industry, with the purpose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alents. Therefor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 have appeared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Junior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design; Differential teaching; Discussion of methods
一、初中數學運用差異性教學的重要性
因為中學階段的學生思維正處于發展期,處在一個可塑階段,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考方式不同。在初中時期,每個學生的差異性達到了最高峰,而且初中生的差異性跟自己的考試成績密切相關。數學作為一門邏輯性、抽象性較強的學科,如果學生思維能力得不到強化,就無法高效完成此門學科的學習。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差異性了解和觀察,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一樣的教學方式,必要時進行心理檔案管理,培養學生在課堂中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數學課堂中能夠積極活躍起來,增強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自主性,也能加強學生對數學這門學科的興趣。
二、初中數學運用差異性教學法的不利因素
采用“教師說什么,學生聽什么”的傳統教育方法,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往往占主導地位,學生則是被動跟隨教師學習,主要以教師的意識為主,學生在課堂中處于被動地位。在初中教學階段,教師和家長的主要想法就是“學生(孩子)考上好的高中,在考試中得高分”,因此在初中這個學習階段,學生不僅要承受來自教師方面的壓力,還要承受家長帶來的壓力和希望,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很多不利影響。
三、初中數學運用差異性教學法的要點
(一)探究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分類制訂計劃
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階段中,教師應該分類型地制訂計劃,以保障在實際課堂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也能實現自己的教學目標,保證課堂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制訂教學計劃時,教師應當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針對性地讓學生提高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智慧,開啟思維研究的大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還用多層次、多角度的教學方法,比如對個體存在差異性的學生,應該提高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并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讓全班學生進行高效和針對性的分組,讓學生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對問題進行探討和解決,最終實現讓全班同學綜合發展的目標。
這種教學方法的好處就在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能夠實現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對于發現或得不出結論的問題,能夠在第一時間與教師共同探討,通過教師的專業性以及科學的指導和啟發,學生能熟悉獨自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對全班學生進行科學正確的分類。由于數學的教學只在所有科目中占一部分,如果想要在每節數學課中對于不同類別的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是有很大難度的,這時候教師就可以把現代信息技術運用到實際課堂中,不僅縮減了教學時間,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借助播放視頻來激勵學生們在課余時間進行復習和研究。由于每個學生學習水平存在差異性,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很難在教師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跟隨教師的想法進行學習和互動,而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則會感覺到教師講課的速度太慢。所以教師要對每一個不同的學生提供不一樣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們做到課后時間可以補充不完善的地方,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通過反復地觀看視頻和瀏覽,有助于他們熟悉教師的教學方法,掌握知識的疑難點,真正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進行整體教學
在數學的教學時間內,教師對于學生所完成的學習任務的結果被稱之為教學目的,也可以說學生在學習數學的時候能夠達到什么樣的程度。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正確高效的指導和啟發,有助于加強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制定有層次的數學教學目標,可以正確高效地落實到每一個不同學習現狀的學生,促進學生的綜合方向發展,實現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
(三)縮短學生之間的差距,分類布置作業
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時候,主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進一步熟悉和掌握所學的數學知識,但由于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教師普遍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會給所有學生布置一模一樣的作業,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難以考慮到每個學習水平不同的學生。同質化作業不僅影響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正常學習,也會影響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的提升。教師應該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針對他們布置合理的家庭作業。比如在布置家庭作業的時候,針對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應該加大習題的數量,加強練習;對于學習能力比較中等的學生布置日常的練習題,鞏固所學的內容;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來說,應該布置基礎類型的題目。在學生做錯題的時候,教師要積極提供幫助和鼓勵,讓學生自主去尋找答案,自己去改正錯誤,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減少錯誤的發生,得到發展提升。
四、初中數學應用差異化教學的延伸
在初中數學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如何體現出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主要判斷方法是考試。考試作為當今一種主要的評價方式,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它,但是在實際實行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自己與自己對比,把“與自己共同進步”當作學生成功的標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最理想的評價系統應該是實行自上和自下兩種評價體系的互相完善,在外層的評價中實行自上的評價方式,在內層的評價中實行自下的評價方式。自上的評價方式多用于鼓勵一級的學生群體,自下的評比方式則更多用于二級的學生群體。每個階段的考試本來就是一種自下的評價方式,無論是學習能力較強還是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都可以在這種自下的評價方式中尋找出自己的標準點。在差異化的教育觀念下,學生的評價主要以個人評價為主,提倡把優向性評價變成鼓勵性評價,把自上評價改變為自下評價,把統一的評價變為多元化的評價。教師要充分考慮到每個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把著重點主要放在學生的自下發展,讓學生自己跟自己比較,多了解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優勢,不斷提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發揮主觀能動性。
五、結語
在我國教育事業新型發展時期,只要我們把這種先進的差異化教學落到實處,做到與實際課堂相結合,再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能力的提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管彥民,張世相.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02).
[2]葛暢.關于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新校園(旬刊),2017(02).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