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蓮
【摘? 要】在開展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時,教師需要關注的一個重點便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教師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外,更需要重視解題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訓練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最終使教學的質量與效率得到真正提升。
【關鍵詞】解題能力;小學數學;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144-02
【Abstract】When developing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a key point that teachers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i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blem-solving ability. In addition to teaching students basic mathematics knowledge, teachers also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problem-solving abil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they be truly trained. Students thinking helps students develop good mathematical thinking habits, and ultimately improves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eaching.
【Keywords】Problem-solving ability;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fficiency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推進與改革,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在考試中數學的分數所占比重一直較高,作為一門主要的科目,在家長與教師的眼中都極為重要,受到了不少人的關注。而在目前的教學中,不少教師開始重視學生的解題速度,不少教師喜歡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來做題,認為只要將答案背下來就可以了,最終導致學生的思維被束縛,學生的解題能力難以得到真正提高。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對教學進行創新,使用現代化工具進行教學,使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是在教學中到底怎樣才能真正在提高學生解題能力的同時,使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高,成為數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為了真正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改善教學策略成為不少教師的方式。
一、小學數學階段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必要性
(一)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
小學階段的數學僅僅只是幫助學生打下良好的基礎,這些基礎能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今后的數學學習。但是數學是一門理科學科,與文科類型的學科存在巨大的差異,在進行學習的過程中,自然也對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提出了要求。因此,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解題思維不僅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來說有著重要的意義,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也有著重大的影響,不少學生在進行數學學習時常常出現解題困難的情況,這些學生雖然已經對課本中的知識掌握了,但是在練習的時候總是難以提高自身的成績,這樣不僅會對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造成影響,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還可能出現消極被動的情況,最終導致惡性循環。因此,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除了教給學生基本的數學知識之外,更要重視學生解題能力方面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成績,讓其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數學學習。
(二)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與改革,國家開始越來越重視綜合型的人才,在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解題能力就是學生對于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如果能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那么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也能得到提高。這不僅可以真正達到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運用的目的,還能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有不少學生雖然計算能力比較強,但是他們的數學知識并不扎實,在進行解題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手足無措的情況,最終導致失分的情況。因此,當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過程中,教師首先需要注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最終使教學的質量與效果均能得到提高。
二、將習題與多媒體相互結合,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
由于在進行傳統的數學教學時,大部分教師都是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被動地接受知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而且在新課程標準中也不適用。因此,教師需要借助其他方式,激發學生的解題興趣,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而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與教學氛圍,并且在教學的過程中,為學生設計一些問題,利用問題來引導學生,從而使學生對相關的知識產生興趣,并愿意進行深入學習。在進行問題的設置時,需要注意設置的問題要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聯系,與學生生活有聯系的問題能有效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外,在進行問題設計時需要設計一定渲染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調動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興趣。
例如:在進行“加法結合律”的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利用電子信息技術選擇學生喜歡的《熊出沒》動畫片作為例子。設計一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熊大有蘋果和橘子共50個,如果想要平均分給光頭強和熊二則需要怎樣分?接著,教師再為學生演示一下如何利用電子信息技術將自己所想的內容記錄下來。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數學教學,不僅能有效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能使學生掌握電子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便得到了提升。在教學中,教師需要對教學方式不斷創新,將課堂教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解題興趣,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目的。
三、將錯題作為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僅可以將一些練習題作為教學資源,還可以將學生做錯了的題目作為教學資源進行教學。錯題并不只是做錯的題目,更是一種能幫助學生了解自身錯誤,找到錯誤原因,深化數學知識的一種教學資源。由于錯題是教學的主要切入點,在其他的資料上都難以找到這樣的切入點,這不僅是給學生創造的良好財富,更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如果能加以利用,能真正幫助學生得到成長。通過對錯題進行研究,教師很快便能知道學生到底哪里沒有明白,問題在哪里,以及為什么學生上課時已經聽懂了基本的理論,做題時卻出現錯誤。通過錯題進行教學,能真正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果,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將一些常見的錯題整合起來,并且將其作為錯題庫,通過這些錯題進行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這些錯題不僅具備了很強的真實性,而且通過錯題的步驟,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思維漏洞以及對于知識不理解的地方,最終達到幫助學生提高能力的目的。在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幫助學生找出錯誤,并且找到這個錯誤的原因,最終把錯誤解決,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提高,還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開展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時,教師除了教學一些基本的數學知識之外,還需要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在應試教育背景下,不少教師雖然重視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但是采用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會讓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且很難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能力,不少學生的解題能力依舊處于薄弱的情況。因此,在教學時,教師首先需要擯棄傳統的教育理念,以真正提高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與解題能力為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真實有效提高。信息化背景下,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的力量進行教學,真正達到幫助學生提高解題興趣的目的,通過多媒體與錯題進行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主動性,還能深化數學知識,真正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虎平.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J].人才資源開發,2018(22).
[2]張文文.小學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8).
(責任編輯?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