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智明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智慧教育背景下,目標直指中國學生核心素養之“自主發展、文化基礎、社會參與”三大方面,提出了“預學、導學、展學、驗學、輔學、復學”等六種學習策略,并建立起“樂豆、金榜、頭銜、搭檔、樂桃”等五項保障激勵措施,構建起使學生的快樂學習“樂學365”模式。
【關鍵詞】智慧教育;樂學365;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3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0493-2099(2020)32-0166-03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at three aspects of Chines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puts forward six learn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pre learning, guiding learning, exhibition learning, experiment learning, supplementary learning and resumption learning", and establishes five guarantee and incentive measures, including "Ledou, Jinbang, title, partner and letao", to build students' core literacy Happy learning "happy learning 365" mode.
【Keywords】Wisdom education; Music learning365; Core literacy
2014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的概念。2016年9月北師大“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成果發布會”對中國學生身心發展核心素養做了界定。核心素養就是學生應具備的,能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共同素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出,有利于其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中貫徹落實,為未來學生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保證。
一、樂學365策略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我們借助釘釘、希沃、智學網、微信等眾多互聯網平臺,打造了“樂學365”課堂教學模式:即指向核心素養三大方面,提出六種學習策略,并建立起五項保障激勵措施。六種學習策略目標直指核心素養的三大方面“文化基礎、自主發展和社會參與”,使學生的快樂學習得到充分體現。
(一)課前準備
在課開始之前,我們先將班級學生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分成八個大組,每組6人。每組成員均由2名優生、2名中等生和2名學困生組成。組員確定以后,我們對全班學生進行了學習方法的專項培訓,特別是對小組合作競賽的原則、方法、獎勵機制進行了培訓,確保人人知曉、個個明白。
(二)教學策略
1.課前預學:我勤奮我快樂
課前預習環節,是學生提升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階段。現階段,大量的網絡優質資源對師生全面開放,我們在擇優選擇以后,充分利用各種智慧教育平臺向學生推送各種資源如微視頻、微游戲、微課件、微實驗和不同層次的預學練習題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獨立思考、自主完成相應的練習,并取得初步的成就,從而達到有所收獲。
課前預習環節,我們要求各小組優秀學生負責指導督促其他學生完成預習任務,其他學生也有責任為小組團隊在課堂競爭中多得分。預習環節不僅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發展的能力,團隊作用的發揮,更讓每一個學生“社會參與”素養得到了加強。
2.課堂導學:靶向問題精準解決
在學生充分預習以后,教師的課堂教學突出一個“導”字,即教師在課堂中的作用是引導,通過“導”讓學生厘清思路、明晰方向。導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靶向問題、精準解決、提高效率。
(1)靶向知識脈絡構建整體框架。當學生經歷了預習、預習檢查與反饋環節之后,教師充分利用樂課平臺、智學網、希沃投屏技術等對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進行突出講解,對預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剖析,做好典型的實驗,最后利用思維導圖等形式把零碎的知識點串在一起,形成整體的知識框架。
(2)靶向課前問題精準解決前概念。借助樂課、智學網等即時評價工具,我們在課前預學環節精心設計問題,及時掌握學生已有的“前概念”,并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學生已知、已掌握的內容就盡量不講、少講、精講,不會的、出現問題的內容就想辦法突破,切實靶向課前問題,精準解決學生前概念,實現高效課堂。
(3)靶向課中難題精準摸清落實率。傳統課堂中,教師通常通過學生課堂應答的聲音響度、參與多少、反應強烈與否判斷學生的落實率。但是這種方法往往會產生很大的錯覺,難以準確判斷學生真實的掌握率。借助智慧教育平臺我們經常性發起課堂監測,通過快速問答和隨堂作業功能,實現了單選、多選、判斷、作圖、課件題等多種形式的快速評價,第一時間準確獲知學生最真實的掌握情況,還可以隨時提醒學生,防止學生游離在課堂之外。
3.課堂展學:我成功我快樂
(1)基礎展練。要保證課前預習的質量,課前的檢查十分重要。為此,我們在課前5分鐘,通過智慧教學平臺向學生布置預學檢查題,檢查分AB兩個組別,其中A是基礎題,更側重于學科的基礎知識,保證程度較差的學生能獨立完成,這也是我們專為班級后30%的學生創設的展示成功的機會。B組題則供優秀及中等生思考并練習,供課堂深化討論。所有得分情況均記錄在小組競賽的匯總表上。既提高了小組學生“團隊進步”的榮譽感,也為各類學生創造了“表現”的機會,在提升學生文化基礎的同時,也讓他們深刻體會到“成功離自己并不遙遠”,增強了學生的幸福感。
(2)風采展示。快樂的核心因素是成功感,是學生被得到認可的成功感。教師在導學精講之后,我們把課堂變成了學生展示的舞臺。我們讓各組中中等或優秀的學生講解預習中布置的B組題。其他學生或教師可以對該學生的講解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困惑的問題,請講解學生解答。這一環節可以大大提升學生對疑難問題的思考力,提升學生對問題表述的規范性,從而切實提升學生的自我發展素養。以往很多學生對知識囫圇吞棗,思維往往停留在表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展示”讓他們說出問題背后的因果,還要接受學生提出的疑問甚至刁難,迫使學生學會更深入地思考問題,探尋問題的本質,從而大大提升了學生的思維素質。當一個問題的解決,得到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關注,并得到認可和欣賞,尤其是當他們獲得來自學生或家長的點贊,其學習的幸福感必然強烈又深刻。
(3)激情展演。課堂中,我們可以設置部分搶答題目,要求各組競爭回答。由于不同層次學生的得分是不一樣的,因此,各組要積極鼓勵學困生主動參與,爭搶答題機會,以獲得更高的得分。當獲得答題機會的學生不會答題甚至答錯時,可以允許本組其他學生幫忙。如果還沒有得到令人滿意的答案,別的組可以補答。競答過程中,各組學生可以向講解學生發問,教師根據競答和提問情況進行獎勵積分,碰到特別困難時才作適當引導和點撥。展練、展示和展演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質疑和探究能力、求真和創新思想等核心素養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4.課堂驗學:我達標我快樂
根據幸福感的目標理論:有明確目標并努力工作從而成功地達到目標的人,他們顯示出的快樂超過了那些沒有目標或達到目標有困難的人。我們設立課堂達標環節,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臺即時反饋、智慧配送的功能,為不同層次學生提供分層設置的達標檢測,即讓學生明確每一堂課都有目標,一次達標就是一個成功的臺階,每天進步一點點,學習自然就是一個上升的階梯。
5.課后輔學:我自助我快樂
許多學生都有這樣一個體驗,課堂上聽教師講課,似乎都能聽懂,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是等到回家做題目,卻發現這也不會,那也不懂。大量課后遇到的難題,學生無法在第一時間解決,往往要等到第二天教師批改后才能發現。而教師的批改很多是在第二天的新課結束以后才進行。當學生帶著前一堂課未解決的問題進入第二堂課時,第二堂課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于是問題越來越多,解決也越來越難。
在智慧教育時代,借助實時的云資源,通過作業自查自糾、微課實時指導、錯題自主訂正、好題自動推送、師生在線互動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即時評價,讓學生第一時間知道自己存在的問題,第一時間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個別復雜問題可以通過反復觀看解題微課,獲得徹底解決。
6.課后復學:能重現我快樂
復學,就是將課堂教學過程再重新回放一遍,這在以往的傳統課堂中根本不可能實現。有了智慧教育平臺,這一切變得非常輕松。
(1)課堂錄像實時回放。由于接受能力的差異,一部分學生思維及反應較為遲鈍,別人一遍能聽懂的內容,他可能需要重復聽幾遍才能聽懂。平時教師很難進行反復講解,學生本人也會羞于開口,只能不了了之。還有一些學生因身體或其他原因錯過了上課時間,想要補課卻是非常困難。“釘釘”“樂課網”等智慧教育平臺能完整提供課堂教學的全程錄像,滿足了不同需求學生再學習的功能。
(2)學習資源全程再現。對于另外一些學生,他可能不需要對上過的課全程回放,但他需要對已經上過的課進行要點式復習,通過快速瀏覽的方式重溫上課的情景。此時,有些平臺如樂課可以實時提供教師上課的全程課件、微視頻、課堂作業等,這些資源從課前預習到課后練習一樣都不落下,這對所有的學生來說,都是課后復習最全面的資源。
二、樂學365保障
五種學習策略中,三大方面素養互有滲透,彼此促進。如何保障快樂學習策略的實施,切實提升三大方面素養,達到“快樂學習”目標,需要我們為學生的學習過程建立一套綜合、完善、實時的評價保障體系。為此,我們在樂課平臺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五項評價激勵體系。
(一)基于個人興趣的“樂豆”評價
樂豆是樂課網內使用的虛擬獎勵豆,學生可以通過完成樂課網內的多種操作獲取樂豆,樂豆可以用來兌換禮品、下載資源、優惠購課等。
樂豆的獎勵涵蓋了學生學習的全時段,囊括了五種學習方式的全過程。獎勵的設置除了學習的質量外,更突出體現在學生的“參與過程”和“非智力因素”,使每一個學生獲得進步。
(二)基于課堂參與的“金榜”評價
快樂學習重在讓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如何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全過程,樂課平臺推出了金榜評價。金榜評價以一節課為時間節點,從課前預學到課中學習、課堂效果到教師獎勵,實行短時間的評價,淡化了成績基礎,滿足了學生短時間內取得佳績的愿望,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可能成功的最大快樂。
(三)基于個人成長的“頭銜”評價
頭銜是樂課網設立的針對學生個人成長的一個記錄,正如學生玩游戲沖關一樣,隨著學生游戲的不斷深入,身份越來越高,難度也越來越大。身份體現了學生對游戲的深入程度。同樣,學生在樂課平臺的頭銜也隨著學生使用的積累不斷成長著。頭銜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所有的人都在成長,人人都能得到一個新的頭銜,每個人得到的時間略有差異。
(四)基于家校合作的“樂桃”評價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與家長緊密配合可以產生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有了微信、QQ等手段以后,家長和學校的溝通也緊密了起來。但是,家長深入了解孩子的學習內容還是十分欠缺。我們借助樂課平臺的“樂桃”功能,讓家長捆綁孩子的樂號,這樣家長不僅能與教師、學生一起像微信一樣聊天,還能打開孩子的作業,隨時查看孩子的作業評價報告。教師對學生的獎勵,通過樂桃讓家長對孩子進行再次鼓勵,其效果得到了加倍。樂桃的使用,得到了廣大家長的積極擁護。
好的評價機制,能引起學生足夠的重視。簡單的加分必然容易引起學生的審美疲勞,這就需要我們采用“持續的評價、不斷地強化和足夠的含金量”強化評價意識。把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進行有機整合,并把評價結果直接轉化為評先評優的基礎數據,與中考特長生、保送生等掛起鉤來,獲得最佳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吳陳兵.核心素養研究:內涵、價值與展望[J].教師教育論壇,2016(12).
[2]向四海.中學教師主觀幸福感的調查研究——以廣州市天河區為例[D].華南師范大學,2009.
(責任編輯?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