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霞
(山東省臨沂衛生學校,山東 臨沂 276000)
從2016年到2017年,國務院連續兩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工匠精神”。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山丹培黎學校時指出,實體經濟是我國經濟的重要支撐,做強實體經濟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精髓就是專注、嚴謹、耐心、注重細節、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并不斷創新的精神品質。培養“工匠精神”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學生成長成才的需要,研究“工匠精神”的培養體系具有重要意義[1]。
職業院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質量人才是時代的要求,是新舊動能轉換及供給側改革的主要體現,是職業學校職責所在[2],也是中職學校培養優秀影像技術人才的根本任務和社會責任。通過創新教學模式,加強實訓實驗基地建設、校企合作以及師資隊伍建設,構建培養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工匠精神”的人才培養體系,為基層醫療單位培養高素質影像技術技能型優秀人才。
根據基層醫療單位發展現狀及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需求情況,對山東省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在校生、實習生、畢業生以及各基層醫療工作崗位相關情況進行調研,制訂適合中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提高學生技能及職業素養。實施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具體措施如下。
我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自1958年建校以來一直是學校重點專業,學校領導非常重視專業的發展,有著60年的專業建設經驗。特別是近兩年學校正在創建山東省示范學校和山東省影像品牌專業,更加強了影像專業頂層設計,為學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養奠定了基礎。目前,學校為醫學影像技術專業配備了國內先進的DR攝影機、多層螺旋CT機、模擬MRI教學機、彩超及PACS教學系統。實訓設備不斷更新,為學生學習及與工作崗位對接提供了保障。同時,依托學校山東省影像品牌專業建設項目,學校在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訓室走廊及室內懸掛了大量宣傳展板,為“工匠精神”的培養營造了良好氛圍。
通過設立意見箱、傾聽日以及調研、座談等方式,廣泛了解師生思想狀況。針對學生思想實際,以校園講堂、班團會為主要陣地,通過主題講座、就業創業培訓、文體活動等,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職業素養、職業文化教育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做好教育引導。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學校舉辦的演講比賽、經典誦讀等活動,不斷提高其對“工匠精神”的了解、加強文化熏陶,使之形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日后“工匠精神”的培養打下基礎。其實“工匠精神”的培養,就是“愛”的培養,培養對職業的熱愛、對患者的熱愛、對自己的熱愛,一個有愛心的人,做事才能全身心投入,以敬畏的態度對待患者,對待所從事的職業[3]。
我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師均為“雙師型”教師,教師均具有中職教師資格證、執業醫師資格證和CT、MRI、超聲等大型醫用設備上崗證。所有醫學影像技術專業教師除在學校擔任教學任務之外,課余時間均在臨沂市人民醫院、臨沂市腫瘤醫院等“三甲”醫院臨床一線工作,有豐富的臨床工作經驗。高級職稱“雙師型”教師占80%,部分教師在醫院擔任放射規培基地的帶教教師,具備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業務能力及職業素養,并且多次參加國內各種培訓、會議,具備較高的影像技術業務水平。通過教學改革,將“工匠精神”培養融入日常教學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人文精神,積極配合學校影像品牌專業建設,為培養學生“工匠精神”打牢基礎。
教師通過正確的文化、德育引導,將“工匠精神”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課余時間為學生講解《大醫精誠》;觀看德國工人工作視頻;組織學生以“大醫精誠”“工匠精神”為主題開展演講比賽;組織學習校本教材《國學醫學經典讀本》。經過一段時間實踐,發現班級文明自律、課堂學習氛圍、日常生活做事態度、精神面貌都有所改善。另外,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自入校開始,就安排周末到教師工作的醫院見習,目睹臨床工作環境及操作全部過程,為未來職業規劃建立良好的思想準備。在課堂上學生主要學習理論,課下在實訓室進行技能訓練,通過勤學苦練、精益求精,為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通過院校合作組織技能大賽,以賽促學,培養學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認真負責的崗位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提高技能水平,真正靠近“大國工匠”要求,為學生畢業、就業及繼續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進一步緩解基層醫療單位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匱乏的狀況。大賽考核對患者的溝通能力、設備操作能力、理論掌握能力、個人儀態、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精神等,學生必須反復進行相關訓練,才能取得優異成績,技能大賽對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主要通過技能大賽來檢測該培養體系的效果,比如通過校級技能大賽,從理論及技能兩個方面進行考查。特別是技能操作比賽,學生從接診、登記、選擇檢查方法、體位擺放及圖像后處理,各個環節,細化計分,并且對學生的服務態度和與患者的溝通過程都進行考核,整個大賽處處體現著“工匠精神”。全員參與,人人得到了鍛煉,學生的職業素養不同程度得到了提升。
在2018年9月16日—18日,由全國衛生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和全國高等教育學會醫學分會共同主辦,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協辦,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和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第四屆“新華醫療杯”全國職業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踐技能大賽在山東淄博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50支參賽代表隊、9所院校觀摩團代表共兩百余人參加此次技能大賽。本次比賽共設DR檢查技術、CT檢查技術、超聲檢查技術和醫學影像診斷4個賽項。比賽既是對每位選手職業素質、思維能力及醫學影像技術基本技能和操作水平的測試,也是對心理和應對能力的考查。憑借扎實的基本功、過硬的技能、良好的心理素質,最終我校參賽的4位學生取得了團體一等獎第一名的優異成績。我校參賽學生獲得DR檢查技術、超聲檢查技術、醫學影像診斷3個比賽項目一等獎,CT檢查技術賽項三等獎的好成績。3位帶教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在2019年11月舉行的全國第五屆“新華醫療杯”全國職業院校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實踐技能大賽中,我校學生取得了團體一等獎第二名的優異成績。我校參賽學生獲得CT檢查技術、超聲檢查技術兩個一等獎、DR檢查技術二等獎、醫學影像診斷賽項三等獎。兩位帶教教師獲得優秀指導教師獎。
結合中職衛校特點,構建中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學生“工匠精神”培養體系,把“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努力推動教學創新,深化專業教學改革,強化校企合作育人,細化日常行為管理,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使“工匠精神”深入中職學生心中,并應用于實踐和未來的職業生涯。把卓越的創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質精神、患者至上的服務精神融入培養體系,讓學生在學習、生活、活動和實踐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工匠精神”。為基層醫療單位培養優秀技能型人才和學生的繼續深造成長探索一套可行的培養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