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振梅
摘 要:隨著教學的改革和發展,愉快教學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愉快的教學,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能讓學生享受課堂的快樂,也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愉快教學;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是學習所有學科的基礎,也是學生的啟蒙教育,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重視小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教師應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為自己的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下面來談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愉快教學,并總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特作以下分析。
一、愉快教學的主要特點
1.可以讓教學變得新穎
愉快教學主要是讓學生在產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并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無論學習任何知識,興趣占的比例都較大。如果凡事由著興趣發展,將會事半功倍。愉快的教學具有新穎性,這種教學方法主要是對傳統的教學進行變革。現在還有很多老教師還采用老式的教學方法,長此以往,只會消磨學生的時間和學習積極性。而愉快教學主要是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更多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享受到快樂。
2.可以讓課程充滿美感
在教學中,學生通過對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時間和空間都充裕的條件下,還學習到相應的知識,提高了教學效率。在課下,教師應該在備課上多下功夫,多查閱資料或者從網絡上搜索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知識,可以把它們融入課堂教學中,讓這些豐富多彩的內容可以點綴枯燥的課本知識,也能讓我們的課堂教學內容時刻充滿美感,散發大自然的氣息,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獲得美的享受。
3.可以讓教學具有科學性
為了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教師一定要制定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案。想要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就必須在學生扎實掌握語文基礎知識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要多引導學生去探索和創新。讓學生在思考和探索中有所收獲,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味地只注重豐富多彩的內容,一定要遵循教學的科學規律,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教學。
二、教學策略
1.教師一定要巧妙設置課堂教學懸念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正在不斷變革,教師選取的課文從一開始內容單一到豐富多彩,現在的課本內容充滿了多樣化和趣味性,有精美的圖片、動聽的音樂、動人的視頻等,都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小孩子由于玩心比較大,如果讓他們主動去讀書、寫字,幾乎很少有人能做到。但是,如果教師把課本內容換成豐富的圖片和視頻,他們就會馬上變得情緒高漲,興奮不已。教師在課下設計課件的時候,不僅要做到讓課堂的內容豐富多彩,還得想方設法去維持學生的學習熱情,這就需要教師巧妙設計課堂懸念、層層遞進,緊緊圍繞課文中心思想,這樣才能讓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課堂充滿生機,與此同時也能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2.教師要做好課堂教學的鋪墊
現在很多學生都喜歡聽故事,那么,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抓住這個特點,在開課之前,要用一段故事作為課文的開始,故事最好跟課文內容環環相扣,能夠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每一節課的開端很重要,如果有一個好的開始,就會成功一半。由于故事具有動聽性,可以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還能通過故事即興發揮,更新課文的內容更好地銜接。這樣當學生的興趣正濃時,教師就可以自然而然地進行過渡。接下來,教師對本課堂的講解才能順利進行。
3.教師要重視習題的練習
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掌握了很多的知識,有了一定的知識量、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等,當學生具備了語文的各種本領后,在課堂上就會想要急于表現自己。所以,在語文課堂上,教師一定要給學生表現的機會,在講課過程中,一定要多向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各抒己見,自由發揮,踴躍發言。教師在一節課講完之后,要留有空余的時間讓學生多進行課堂練習。教師還要在課堂上多進行習題的練習,讓學生當堂知識當堂消化,不堆積,消除課堂疑惑。這樣通過及時的課堂練習,不僅能夠讓學生加快鞏固自己的知識,還能加深他們的理解和記憶。
4.教師要重視課外知識的延伸
在課堂的教學中,教師有時候難免講解得不到位,學生不能完全理解和消化。為了讓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教師應該把課外的知識延伸到課內。這樣既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的同時,聯想到生活的場景。如果課文的內容有歷史事跡,教師可以利用周末時間帶學生參觀歷史文化館,讓小學生通過對歷史人物的了解更好地理解課文知識。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夠增進師生的感情,還能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教師贏得了學生的愛戴和歡迎,學生就喜歡聽他們的課,自然而然學習起來也會十分努力。在學習中如果遇到疑難問題,就愿意去請教老師,也能增強自己學習的信心。反之,如果師生關系相處不融洽,教師在課堂上每天都非常嚴肅,學生都是戰戰兢兢,就會畏懼和教師接觸,每次聽課也會感到非常緊張,遇到疑難問題更是不愿意跟教師溝通,久而久之,學生也會厭煩這門課程,覺得學習這門課程是一種負擔。由此可見,師生關系在學生的學習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總之,愉快的教學法應該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并以培養學生分析能力、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等為主要目的,從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以后的工作中,教師應該不斷總結和研究新的教學方法,探究出一套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更好地為我國基礎教育事業服務。
參考文獻:
[1]殷成浩.淺談打造小學高效課堂的方法和策略[J].中小學教育,2017(8).
[2]馬嚴玲.愉快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課外語文,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