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成林
摘 要:對于初中生的英語課程而言,要求在實際教學中做到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健康成長,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建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并且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鼓勵他們的質疑精神,表揚他們的學習精神,促進學生發展為高素質、綜合性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育教學;問題;對策
對于初中英語教學,在課堂上老師應該積極主動地教導學生學習,并培養學生自行學習英語的能力,老師不僅要注重知識的講授,同時要教會學生學習英語的一些方式方法,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
一、加強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意義
相對而言,小學階段的英語知識還是較為簡單的,一般只講授一些簡單的詞及簡短的生活用語,但從初中階段開始老師就會講授一些基本的語法,所以我們把初中時期稱作學生學習的起始階段,因此,只有在初中時期把語法知識學懂、學好、學精,學生才會較為順利地進入之后的英語學習。英語作為一門國際化的語言,在當代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學好英語,才有可能接受更高標準的教育。提高初中英語實際教學,便于營造高效的英語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積極參與度;提高初中英語實際教學,便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綜合素養;提高初中英語實際教學,便于增強老師素質及對語言文化的深度理解,從而能夠更好地講授知識、進行答疑。
二、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較弱
在初中英語實際教學中,一般沒有小學教學那么容易,教學形式也是豐富多樣的。普遍都是老師在臺上授課,學生在臺下聽課,老師是課堂教學的中心,老師的講授枯燥,不能夠激起學生的聽講興趣,導致學生的英語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學習。死記硬背的結果一般都很難使人感到滿意。并且,初中英語實際教學的方法單一、無趣,實際教學的互動性、參與度較低。
(二)學生思考探究的能力弱
在實際教學中,學生一般在做題目時因為粗心而發生錯誤。但老師為了加快教學進度,會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答案,從而減少了學生的獨立思考,長此以往導致學生思考能力降低。
(三)老師批評學生,使學生喪失自信心
在初中英語實際教學中,老師一般會給學生出一些較難的題目,這就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壓力。通常老師會注重評判學生的錯誤,讓其加深記憶。但初中階段正是學生的青春叛逆期,多數的批評會使學生產生叛逆心理。對一些學生而言,多次的失敗經歷,導致他們缺乏自信心,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的結果也是老師不愿意看到的。
三、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效果的措施
(一)從培養英語學習興趣入手
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實施教育教學活動時,教師應該選擇有效方法,促使學生對英語產生學習興趣,并且要保持原有的亢奮狀態,從而可以有效防止學生不投入情感地學習,因為這種只動腦不投入情感的狀態是非常容易產生疲憊感。所以,英語老師在教授學生學習方法時,也應該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并且應該一直保持下去,讓學生一直處于一種高昂亢奮的學習狀態中,維持對英語學習的熱情,從而促使之后的英語學習可以順利地進行。對于這樣的問題,就要求英語老師在教會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培養起來,從而促使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學習上,進而使學生對英語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最終使學生做到自發、積極地學習英語,培養其說英語的能力。
(二)重視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
在安排英語小組合作學習期間,老師應該多向學生講授團隊合作學習的重要程度及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從而使學生重新認識到合作學習的重要意義,使學生知道只有在團隊合作中提高合作意識,一起分擔工作,才能夠完成小組合作的任務目標,從而提升學習小組的整體競爭力。
(三)明確小組合作的任務和目標
倘若想提升英語小組的整體實力,就需要每個成員知道自己的工作及目標。老師應該使學生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是提升學習效果,而不僅僅是明確小組合作的模式,每個成員都需要積極地去承擔自己的工作,逐漸增強小組的實際競爭力及小組成員的核心凝聚力。并且,小組成員還需要了解掌握成員之間是彼此合作、取長補短的關系,應該積極參與團隊合作,不能搞個人主義,不可以出現由于成員之間水平的不同而發生彼此歧視的狀況。
(四)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小組合作學習期間,老師應該起到一定的主導作用。老師不但有指導學生實施合作學習的義務,而且還有幫助學生在合作學習中處理實際問題的責任,老師應該在學生小組討論不能順利開展的關鍵時刻進行適當引導,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英語的困難,使學生建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現如今在英語教學中存在著一些相關的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英語的學習,所以,為了有效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一定要制定相關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侯穎.淺析初中英語教學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農村教育,2019(26):78-79.
[2]吳翠萍.問題鏈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9(28):130.
[3]朱麗娜.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課程研究,2019(22):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