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燕
摘 要:“教育是興邦之本。”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教育一直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近年來,科技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對教師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難度進一步提升,內容也與小學階段的大不相同。與此同時,新課改提倡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提升教學效率,不言而喻,這給語文教師教學帶來一定的挑戰與壓力。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效率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唐·李白)詩詞歌賦的賞析離不開語文教學,語文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文化底蘊以及增強其自身涵養。因此,語文教學是十分重要的。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教學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新課改強調,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創設高效的語文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熱情,進而提升初中語文教學效率,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
一、高效課堂的含義及意義
(一)高效課堂的含義
高效課堂是指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及時完成教學任務。與此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充分融入課堂,積極配合老師,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此外,學生通過學習,可以有效地掌握所學內容。
(二)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
首先,作為新時代的老師,要與時俱進,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而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利于教改目標的實現。其次,初中階段科目變多,壓力增大,高效課堂的構建有利于培養學生在短時間高效率完成學習任務的能力,進而使他們學會合理分配時間,做到勞逸結合。最后,高效課堂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的,可以進一步拉近師生距離,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有利于日后教師工作的開展。
二、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有效措施
(一)創新設計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擁有強烈的興趣時,可以充分地融入課堂,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活躍課堂氣氛。因此,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抓住他們的特點,創新設計課堂教學,促使其產生學習動機。與此同時,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研讀教材,將舊知識和新知識有效結合。通過這樣的方法,一方面能加深其對舊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其好奇心,為學習新的知識內容做鋪墊。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教學情境的創設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其求知欲,提高其學習熱情。情境的創設可以采用多種方法,可以借助語言、設置問題、講故事、巧用游戲等創設情境。與此同時,創設的情境要具有針對性、啟發性以及趣味性。
以人教版語文七年級《皇帝的新裝》一課為例,教師在創設情境時可以通過學生耳熟能詳的《海的女兒》《丑小鴨》等進行導入,讓學生講講這些故事,最后引到安徒生的另一篇童話《皇帝的新裝》上,開始新課講授。在這個情境中,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講述故事,大大地提高了其語言表達能力。通過這樣的方法,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三)設置合理的課堂活動,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傳統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灌輸式”教學中,老師是課堂的主角,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只是單方面地接受知識,缺少和老師的互動以及練習的環節,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能力難以提高。而現代的教學更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這代表著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課堂的主角。最后通過設置合理的活動,大大地增加師生互動,提高他們的參與性,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以《鄒忌諷齊王納諫》一課為例,在新知識教授完畢后,教師可以設置角色扮演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人物進行扮演或者改編成課本劇,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每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四)開展小組合作,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小組合作的開展更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在課前,教師可以將學生合理分組,在教學的過程中設計討論環節,讓學生暢所欲言。同時,可以設置一定的獎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如教學《濟南的冬天》一課時,教師可以設置問題“文章是按怎樣的順序描寫雪后的山景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讓學生在小組內積極探討,合作交流,進一步理解文章的內容,進而提升課堂教學教率。
高效的課堂大大減輕了學生的壓力,使得他們可以輕松愉快地學習。然而,高效課堂的構建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還需要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新教學設計,選擇合理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其學習動機的產生,最后使其充分融入課堂,促進其學習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曉強.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打造高效課堂[J].文教資料,2019(5):46-47.
[2]陳保林.新課改下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J].課程教育研究,2018(14):50.
[3]郭國華.初中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模式初探[J].中國教師,2018(S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