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戰武
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改革,我國教育事業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越來越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音樂審美、鑒賞能力的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得到了小學教學改革的格外重視。作為小學音樂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合唱教學在當前的小學教學中仍然還存在比較多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進行相關的研究,希望能夠更進一步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
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合唱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培養小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在合唱中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現階段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工作仍然存在比較多的問題,例如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小學生在練習合唱的時候積極性不高等[1]。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質量和有效性的提高。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創新教學模式,不斷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一、現階段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所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積極性不足
現階段,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都不是很高。因為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合唱教學對小學生的素質要求比較高,進而使教學的難度變大。另外,據了解,有很多在小學音樂教學的教師有可能是由其他課程的任課教師兼任的,并不是專業的小學音樂教師[2]。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很多教師的積極性都不足,甚至有可能不認可合唱教學,嚴重制約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小學生學習合唱的時候有畏難情緒
對于小學生來說,認識能力、學習能力等都還不夠成熟,而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要求又比較高,因此小學生在學習合唱的時候會存在畏難情緒。合唱教學不僅僅需要要求小學生唱準每一個音節,同時還需要演唱不同的聲部。另外,合唱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訓練的強度會比較大,這就在很多程度上影響了小學生學習合唱教學的積極性,導致在學習合唱的時候出現了畏難情緒,嚴重制約了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三)教學方法單一
在當前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比較單一,沒有辦法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小學生學習合唱教學的積極性,使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實際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小學生的個人實際情況以及課堂教學內容都沒有充分的認識,就很有可能會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使小學生很難積極主動融入到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去,導致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很難得到實質性的提高[3]。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發小學生對合唱的興趣
為了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小學生對合唱的興趣與熱情,使小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合唱。因此,教師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不斷創新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方法。另外,教師要注重培養小學生的合唱欣賞能力,讓小學生在課堂學習合唱的時候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和感染能力,進而激發對學習合唱的興趣與熱情。
例如,以四年級上冊《愉快的夢》為例。在課堂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小學生提出問題:“同學們,有沒有做過什么有趣的夢啊?能不能和大家分享一下呢?”當小學生聽到這問題的時候,就會展開積極的討論,進而融入到課堂氛圍中去,之后教師再讓一些學生來和大家分享愉快的夢。通過這種提問式教學,小學生就會積極主動融入到課堂中,充分調動了課堂的氛圍。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將《愉快的夢》通過多媒體放出來,告訴小學生:“有另外一個小朋友也做了一個愉快的夢,讓我們一起聽聽她做了什么夢吧?”之后,小學生就會對這首歌充滿了興趣,教師再以輕松愉快的語言引導小學生學習如何合唱這首歌,這樣有趣的課堂教學,能夠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二)充分利用樂器輔助合唱教學
樂器在音樂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表現不同聲部之間的音準和音高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4]。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借助樂器來進行合唱教學,使小學生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把握好音準和音高。
例如,在教學《生日快樂變奏曲》中,教師可以引導小學生分聲部去進行演奏,使小學生對不同的聲部之間的音準和音高有初步的認識與掌握。在此基礎上,教師再讓小學生進行不同聲部之間的合奏練習,使小學生通過有步驟的練習,就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合唱教學的有效性。
(三)提高合唱水平
合唱中會存在多個聲部,因此在合唱教學中,很多小學生很難按照不同的聲部進行劃分來演唱不同的聲部,導致小學生在合唱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不同聲部之間的串音現象[5]。因此,在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降低合唱的難度,進而使小學生可以更加輕松地融入課堂合唱學習中;另外,在小學生對聲部處理地時候感到有較大困難的時候,教師要積極引導,可以將不同的聲部改為同度,使小學生可以更加輕松、愉快的學習合唱,這對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一定的難度。因此,為了能夠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對此不斷進行深入探究,充分認識到合唱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進而在合唱教學中更加注重方法引導。另外,教師要充分利用樂器來輔助合唱教學,可以適當地降低合唱的難度,使小學生對合唱教學充滿興趣與熱情,進而提升小學升的音樂審美、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馬恩燕.合唱教學,質量提高——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北方音樂,2019(6):168,173.
[2]徐昭.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赤子,2019(1):237.
[3]徐偉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神州,2018(23):172.
[4]優榮.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速讀(下旬),2018(2):297.
[5]劉立偉.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8(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