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
摘 要: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對專業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招工難和缺乏高素質技能人才的現象越發嚴重。為促進學生就業,將課程標準與專業崗位要求有機結合,深化產教融合,培養企業需要的專業技人才。
關鍵詞:課程標準;產教融合;專業技能人才
1? ? 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但是培養的人才目前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畢業生就業困難,難以找到心儀的崗位;另一方面,企業難以招聘到適合企業發展的高素質技能人才。面對雙重困境,究其原因,是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與企業需求脫節,缺乏團隊配合協作與創新精神。因此,需要以行業要求和標準作為高職課程標準的指導大綱,采用校企合作、崗位對接的方式,不斷完善育人機制,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和創新能力。
2? ? 存在問題分析
根據筆者多年的工作實踐經驗,結合目前圍繞專業課程制定的課程標準,專業課程在課程標準的編制上存在以下問題。
2.1? 課程定位與崗位銜接不明確
課程標準在制定時,單純利用教材知識體系為框架,將教材的內容結構作為該門課程的指導方針,沒有體現出培養的核心崗位以及職業能力,與現場崗位銜接不暢,崗位專業技能缺失,導致人才培養目標模糊不清,缺乏職業能力標準體系,達不到產教融合的目的。
2.2? 課程知識結構不合理
課程標準的知識結構應該與行業崗位要求相對應,重點突出與職業能力相關的內容,但是由于在制定課程標準沒有行業專家參與,加之高職院校本身師資的局限性,導致專業職業能力定位不準,如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與企業要求不符,教學內容與崗位脫節,缺乏專業性與針對性。
2.3? 課程標準知識體系嚴重滯后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專業理論知識不斷更新,傳統知識已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而現在很多專業課程的標準理論體系還停留在幾年前,已經不能作為課程的指導大綱,再加上教師未從事過相關崗位,現場經驗缺失,同時選用教材的不合理,導致學生所學知識不能與行業崗位對接,難以滿足企業用人需求。
2.4? 缺乏職業素質教育
高職教育的主要目標是為企業培養高素質的技能人才,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工作崗位為載體,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然而,老師在制定課程標準考核評價時,雖然體現出專業成績和職業素養成績的比重,但是在執行過程中,存在對學生職業素養把控不嚴、考核流于形式等現象,為了讓學生順利通過考核,刻意提高學生職業素養成績,導致學生缺乏職業素質,對自身定位不準、好高騖遠,嚴重影響學生以后的就業發展。
3? ? 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制定課程標準的建議
3.1? 促進校企合作,深入調研
課程標準的制定,必須使專業課程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因此,必須通過校企合作,深入一線開展調研,了解專業人才需求和人才培養的標準,企業對職業素養、職業能力、技術能力等的特殊要求,把工作任務、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術標準、專業基礎知識等融入課程標準體系中,實現課程標準與職業崗位的無縫對接,突出專業技術能力,從而培養能適應社會的應用型人才。
3.2? 完善課程標準體系建設
課程標準作為專業課程的指導方針,既能體現出職業的規范性,也能體現出行業的特殊性,反映的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在編制課程標準時,應適應職業的發展趨勢,一是在課程標準里體現出職業道德的要求,并且給出具體的量化標準,讓學生養成符合社會需要的就業觀和職業精神。二是在培養過程中,應體現出具備專業理論知識的要求,必須掌握專業理論技能的能力,同時應注意理論知識內容的選擇應該以職業應用為目的,減少與職業無關的內容,提高培養的針對性與規范性。三是規范實踐教學,必須讓學生進行實踐,加深認知,增加實訓動手時間,將專業理論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四是將企業人才需求、崗位技能標準與作業流程貫穿于課程標準,使其了解企業崗位技術要求及晉升渠道,掌握從事專業領域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3.3? 制定合理的考核評價機制
傳統的教育方式,過于強調死記硬背,以試卷成績的高低作為人才鑒定的標準,考核方式過于單一,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因此在制定課程標準考核方式時,應從職業素養、專業理論、實踐動手以及發明創新為出發點,根據企業、崗位的特點,結合學生興趣、特長,制定多元化的考核機制,將企業文化、規章制度、安全意識貫穿于教學過程中,全面提高學生素養,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明確性與崗位的適應性。
3.4? 充分利用資源,促進產教融合,推動課程改革發展
職業教育主要是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以推動產業結構升級,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為此,在制定課程標準時,應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深化產教融合,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讓課程標準的指導思想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以實施,立足于崗位,結合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制定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交際能力,保證學生質量滿足企業崗位的需求,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4? ?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應用型技能人才,為此,如何促進課程標準改革、完善課程標準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的科學性與導向性、以企業要求和標準為培養原則、培養一批適應企業發展的專業技能人才,是當前產教融合背景下的研究課程標準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趙靖.與職業技能標準相銜接的高職課程標準研究與實踐[J].科技風,2018(36):50,59.
[2]邴凌.淺議基于職業標準的高職課程目標及課程設置[J].課程教育研究,2016(15):14-15.
[3]高清林,黃慶專,陳敦炳.高職教育視域下中高職課程銜接探析[J].文教資料,2017(1):192-193.
[4]李和明,鐘清,莫壽生.高職課程標準改革存在問題及對策[J].廣西教育,2017(3):53-55.
[5]王憲慶.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9(6):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