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紅艷
摘要:為完善會計核算制度,建立一個統一、科學、規范的政府會計體系標準,新政府會計制度在2019年1月1日于全國各地開始實施。新實施的事業單位制度中,有了一定的創新,改變了政府會計制度的單一化,細化了責任體,在一定程度上將政府會計制度進行升華和強化。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問題;思考
政府會計政策是對政府財政收支明細的記錄與呈現,是為適應當前事業單位快速發展的需要,統一核算方法,直觀明了的呈現各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而編制的新政策。為各級財政部門梳理清楚單位人員的財政職權,使財務人員明確各種資金往來賬目,讓單位相關人員熟識各項目資金的申請流程,奠定了堅實的會計核算基礎,規范提高了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和會計信息質量,同時也存在著重大的意義。
一、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創新與意義
(一)既相互銜接又彼此分離
財務預算與會計預算同時存在一個體系當中,它們既要相互聯系,協調,統一,又要彼此分離,各自預算,二者的銜接和分離既能多角度、全方面的反映了財務信息的真實與準確性,也可防止二者之間相互嫁接、拼湊信息,保證了財務預算和會計預算間所需的獨立不干預性。
(二)“雙基礎”進行核算,雙重功能同時實現,搭建“雙報告”
同一體系中,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要采用不同的預算方式,并形成相應的核算報告。為保證資源的合理配置,滿足發展的需要,新的政府會計制度將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的雙重功能同時實現,不僅如此,制度還構建完善了報表體系,提升了財務的信息透明度,消除了不同規范產生的差異。
(三)整合重構了會計核算
按照現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準則制度的規定,根據《會計基本準則》及相應改革方案,新政府制度對主客體間的責任與權利的發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在收入和支出方面也根據實際進行了調整。在此基礎之上,財務會計核算與會計核算相互形成對應的報告表,使得核算模式在統一體系中適度分離,相互補充,二者在形成報告前各自獨立,再根據核算的內容及細節,構建了一份真實的報告,從而將政府的這一會計主體財務信息及預算執行情況充分反映出來。
二、實施政府會計制度實施中的問題
(一)會計科目量少簡化
許多事業單位會計科目的設置簡單、數量較少,且部分會計制度相互分割,不能形成統一的整體。同一單位中,會計制度相互獨立,加之每位會計都有自己獨立核算的方式方法,在同一問題上無法統一規整,使其運算零散,遇有不同意見時,不能及時使用準確的方式加以處理解決,容易造成工作的滯停。部分核算內容也超出了會計科目的運算范疇,導致某些業務無法實錄,甚至出現經濟業務實質扭曲現象。
(二)做好新會計制度科目的銜接工作不完善
在部分政府事業單位的財務核算當中,財務核算是為了弄清內部成本,便于制定規范標準的會計核算方式,使得財務管理適應本單位的管理運行模式,隨著新制度的落地實施,為將債權債務關系梳理捋順,了解資金流向,使成本核算更加的精細和準確,必須充分掌握新會計制度的整個核算內容、方式,了解新制度的創新之處,做好會計科目的銜接,并按照新的政府會計科目的核算內容逐一對應區分。在新的政府會計銜接過程中,工作難度顯而易見,這就要求財務人員循序漸進,一一完善。
(三)資產狀況不實,無據核算
部分政府單位的固定資產是物資的實價原值,資產使用權不明,庫存物品的登記只是顯而易見且價格明確的物資,對于時間久遠且不清其使用屬性的物質,沒有準確記錄在冊;新制度實行之后,單位需對全部資產、對內對外的費用投資等信息一一清算核查,且對固定資產的計提折舊費用也有所變化,使得各單位的資產核查難度加大。
(四)往來款項的現金流與財政余額不統一
各單位對現金流因素的考慮較少,財務部在開展往來款專項清理工作時,因沒有考慮現金流的概念,對往來款項的多支或少付毫無意識;新制度之后,核算制度變為了:“現金流余額=財政款結余”的方式,這就使得沒有將現金流考慮在內的會計制度,無法核對查清賬目。同時,沒有定期對往來款項進行拆分,建立往來客戶和供應商信息平臺,也埋下了些不必要的風險和糾紛的種子。
三、實施政府會計準則的措施及建議
(一)加強組織和領導,統一思想
各單位要高度重視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工作,使全體職工正確認識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責任感,積極引導職工提高思想覺悟,加強自主學習,確保政府會計制度順利實施。
(二)強化宣傳培訓力度
人類的習慣惰性和對新事物出現初期不太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的社會現象,部分單位培訓學習僅僅只是表面工作,宣傳也只是基于形式,員工的學習更是漫不經心,只為完成工作,沒有深入實質。部分財務人員的短時間內仍不能將新制度運用到工作中,導致其與新制度脫軌。為更好的接受并學習新事物,各單位自身要有針對性的大力開展宣傳工作,尤其對財務人員的學習與培訓更不能松懈。為讓財務人員更加持有學習的動力,政府應積極的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社會學習環境,采取各種方式加強對新制度的宣傳與培訓。讓財務與相關的工作人員能夠全面的掌握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各項規定和具體要求,清楚的掌握新制度的不同與創新,切實掌握新制度規定的平行記賬模式、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并行核算的全新賬務處理模式,不斷豐富知識體系并提高職業判斷能力。
(三)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
信息化系統建設萬事萬物發展的核心,更是新政府會計政策落地的交通樞紐;只有不斷完善推進信息化建設,才能在發展中搶占先機,占領制高點,在新政府會計制度中,信息化建設占據關鍵位置,只有通過財務管理信息化促進單位管理的信息化發展,才能帶動單位管理水平的提高;加強信息化的建設,有利于各項業務的對接,最大化的實現資源數據的共享,加快信息的傳輸與接收。
(四)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任何規定的制定與踐行都是基于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作為一種全新的會計制度,在前期無法被適應屬于正常現象,但不斷適應發展新需求,不斷的前行進步是社會的本質,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新制度的實施往往都會有阻力,但不會被阻斷,只有不斷容納新進事物的發展,才能健全完善各項管理制度。同時,在新制度上還應出臺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壞賬準備計提等相關的管理規定,保證各項業務處理前后的一致性。
(五)科學選擇與本單位實際相符的資產的會計核算方法
單位的資產核算與確認,對日后的資產管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矛盾的特殊性與普遍性說明,照搬照套生硬的核算方法只會適得其反,每個單位的運算及其實際情況都存在差異;在按照規定執行新制度的條件下,各單位要靈活,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地制宜的選擇運用與本單位實際相符的資產核算方法,更直接、更準確的進行資產核算,省時符實的加快資金周轉。建立符合本單位實際,具有本單位特色的會計核算方法,能使其資產合理配置,減少浪費的現象并提高工作效率。
四、總結
新政府會計制度是為了各單位長期穩定發展下去,與時俱進,根據社會發展需要而制定的會計制度,更大程度的統一和規范了會計制度,補充和完善了會計制度的弊端與不足,為各事業單位營造了一幅井然有序的環境;雖然新事物的前期發展階段被接受和適應有段時間,但明確了會計核算的標準和目標,能更加科學的提高會計核算業務流程的效率和工作質量。財
參考文獻:
[1]陶其高,虞勁松.對高校實施《政府會計制度》中若干問題的探討[J].教育財會研究,2018,29 (03):37-42.
[2]張品竹.關于事業單位執行政府會計制度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8,693(11):16-17+21.
[3]宋偉官.我國政府會計制度變遷的路徑選擇[D].東北財經大學,2015.
[4]李玲.實施政府會計準則對事業單位的影響和應對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