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霞
摘 要:在教育改革深入推進的今天,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各個科目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生活環境教學模式的作用,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情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分析與解決問題,達到深刻理解課文的目標,也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本文將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提出了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小學語文課堂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
小學生年齡較小,心智發育不成熟,對周圍的人或事會產生極強好奇心,對世界上很多事情不夠了解。對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征,引導學生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保證語文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教師要挖掘生活中的語文素材,與實際教學內容相聯系,促使學生全身心融入到語文學習中,在自主思考與學習中解決問題,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生都對語文知識產生了牢固理解。可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模式的作用,為學生發展積累更多生活經驗,保證學生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為今后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一、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在新課改背景下,明確提出了教師要結合語文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情境,促使學生在語文世界里盡情的探索,逐步加深對語文內容的理解與感悟,也促使學生語文學習能力不斷提升。基于此教師要精心備課,在教學情境上作出合理設計與巧妙安排,促使學生對語文教材內容的理解更加深入。例如:在課文《葡萄溝》教學中,課文在葡萄溝水果的介紹上非常簡單,學生對葡萄干的制造過程了解也不多,從而為他們理解文章產生了阻礙,很多學生對葡萄溝水果美味的原因理解并不到位。對此教師要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消除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可以在課堂上舉辦水果知識問答賽,學生則扮演小果農,并思考以下問題:“你們如果要種植果樹一般會選擇什么地方?為什么要選擇地方呢?在雨天多和晴天多的年份分別種植果實,哪種方式結果更甜?若是開發商要來這個地方投資水果,你應該怎樣介紹這里的水果,開發商才會選擇這里的水果?”學生在分析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也逐步了解了葡萄溝水果美味的原因,不僅腦海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學習效率也實現了提升。
二、合理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在當前教育體制下,在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凸現出來,教師要在課堂上做好引導工作,才能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要結合學生的特點,從實際教學內容出發,為學生設計與本節課內容相關的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開展獨立、自主學習活動,對新知識的運用也更加熟練[1]。同時教師也可以將生活中的問題與語文教學內容相結合,促使學生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確保小學語文教學質量與效果實現提升。例如:在課文《山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生字和生詞,同時讀通全篇課文,劃出生字、生詞和優美句子,對喜歡的句子與段落要有感情朗讀與背誦。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指導學生感受這篇課文表達的內涵,體會山雨的韻味,感悟作者對山雨的喜愛之情和對大自然的贊美。教師借助課文引導學生思考:“你們聯系實際生活,對雨有怎樣的印象呢?”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在說出自己觀點的同時,也是對課文主旨與內涵的進一步了解。
三、轉變教學方法,培養自主能力
將生活化教學模式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在教學形式與內容上進行豐富,確保小學語文教學活動更加趣味化與多樣化,將每個學生的學習熱情都激發出來。這樣學生才能自主開展學習活動,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順利實現。例如:在課文《秋天的雨》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思考與感悟秋天,然后結合本文理解秋天的雨的特點。教師要在課堂上采取多媒體教學方法,讓語文教學內容變得豐富,為學生展示秋天豐富、形象的景象,這樣有利于學生思維變得活躍。為了幫助學生加深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理解,教師要讓學生與生活中秋天的雨作出對比與想象,這樣學生對課文中蘊含的景色與美有更深的感悟。當然教師也可以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去校園里、大自然中觀察秋天的雨的特點,讓學生說說秋天的雨還有哪些不一樣的韻味。在生活化教學模式下,課文知識都生動、形象的呈現了出來,學生將輕松理解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保證了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也從中滲透了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探索能力的培養。
四、結合教材內容,細致觀察生活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大對教材內容的挖掘力度,找出其中與實際生活聯系比較密切的內容,學生在生活中更好的發現語文教材的內容。教師選擇這種教學方法,將有利于學生透過語文文本去了解生活、觀察生活和感受生活。例如:在課文《春天來了》教學過程中,主要描寫了與春天相關的各種生命活動,周圍環境出現了較大變化,讓人們明白春天來了[2]。聆聽歌曲《春來了》,感受春天歡快活潑、朝氣蓬勃的音樂情緒,體驗春天的美好,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情緒和愛護花草樹木的良好品質。教師在這些課內容講解過程中,能夠在上課之前為學生提出如下問題:“你們認為春天有哪些特點呢?你們覺得春天美嗎?春天來了我們可以參加哪些活動呢?”在這些問題的引領下,將有效改善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可以更好的接受教師傳授的語文知識。在接下來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用筆將自己心中的春天繪畫出來,這樣能夠讓學生對春天充滿更多的好奇。在這節課教學結束后,學生將更加留意觀察生活,實現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融入生活化教學的目的。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模式具有重要意義,能夠將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充分調動起來,讓課堂教學氛圍始終處于活躍的狀態。教師要充分認識到生活化教學模式的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適時引入,營造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保證每個學生都積極融入進來。同時教師還要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思考、多感悟,結合生活經驗理解文章主旨,感受作者表達的思想情感,提升語文學習效率,這樣小學語文教學目標才能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鄭愛芬.淺析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9(42):152-153.
[2]劉亞敏.優化小學語文生活化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19(25):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