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佩佩
摘 要: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是世界上目前為止仍然在運用的文字符號系統。也是我們中華文化的珍寶。由于漢字非常形象,使我們的文字信息都長久的保存下來。從不同角度展示觀念以及悠久的記憶。使中國成為一個在基礎教育里重視識字教學的國家。怎樣能讓低年級的學生輕松愉快地將所學的漢字記在腦海里,并且能夠正確的書寫以及準確的應用,在學習漢字的同時親身感受漢字所帶來的魅力,傳承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小學語文教師目前需要探討的課題。
關鍵詞: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教學領域不斷的革新,教師們對學生目前識字教學出現的問題還在深入的研究,還在努力的探索更加有效地識字教學方案,為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做出更多的貢獻。因此,教師在小學低年級階段識字教學的基礎上,發現識字教學出現的問題,分析具體原因并且提出改善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一、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分析
漢字是一種表意文字,它是形、音、義集于一體,是記錄漢語的方塊字,是全球歷史最優久的文字,其中隱藏著廣博高深的倫理文化和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凸顯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深遠的影響力。從教學的內容方面來看,有部分教師不能正確地區分字音中的 l 和 n、f 以及h、前后鼻音和平翹舌,教師本身經常出現發音混淆和讀音不準確的情況。筆畫作為組成漢字字形的最小連筆單位,可想而知筆畫在識字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然而還是有少數老師對個別漢字的筆畫出現錯誤的認識。從教學方法來看,小學低年級的語文課基本上每一節課都會有全新的字或詞,教師常常會因為追求課程的速度而疏忽了識字的效果,教師在識字教學方法上的應用表現出了普遍的單一性,在指導學生識字時,沒有立體化呈現漢字環節,多數運用讀寫的方式,極少關聯到漢字的內在以及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如果是遇到不認識的或者是不會書寫的漢字怎么辦?這時可以借助字典。字典不單單是借助工具,讓學生認識漢字的同時也是學生自己識字的一個進步。但是,在具體學習時還有一部分學生不能夠熟練地運用字典去學習漢字。培根曾說過:“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所以,人從小就應通過良好的教育去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特點,也都有不同的習慣,不同的習慣也限制了他們識字的進展程度。例如,很多學生都能夠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并且按時上交,但是學生們完成作業的質量卻大相徑庭,很多都不達標。
二、小學語文低年級識字教學方法
小學教學階段,想要小學低年級學生掌握識字技巧,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就必須激發學生對識字教學的興趣以及學習識字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認識漢字,會寫漢字,并且了解漢字包含的意義。這就需要教師有一定的教學方法。首先,可以適當運用簡筆畫的教學方法。簡筆畫教學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手段,其具有非常強的直觀性和鮮明性以及生動性,在語文識字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適當使用簡筆畫,讓漢字變換得更加鮮明具體,可以展現抽象知識的具體內容,活躍課堂的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加強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認知。比如,在小學語文第一冊的教學中,就介入了簡筆畫。老師在寫生字之前,先繪畫漢字所對應的圖形以及象形的文字,繪畫完之后再寫出這個漢字以及對應的拼音,最后指導學生去拼讀。然后輔助學生剖析字形,熟練的拼讀之后,發掘漢字所蘊藏的深意,讓學生親身體會到漢字生活中的意義以及對應圖形的實物意義。借助簡筆畫的教學方法,把實物和象形文字進行比較研究,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其字形的記憶,深化字義的理解。特別是一年級學生,剛剛學習漢字,對簡筆畫的教學非常好奇,覺得漢字的學習其實也沒有多大的難度,因此學習的熱情度就會很高,學習效果也非常好。在小學語文第一冊教材生字里,教學需要象形文字,恰當的借助簡筆畫進行教學活動。而在第二學期中,漢字學習的任務量逐漸加重,而且形聲字占比例更大一些。此時運用簡筆畫教學,可以從單個圖畫向課文整體進行轉變,強調圖畫對漢字學習的直觀性。其次,運用漢字的音形義特點學習形聲字。二年級的學生,基本上能夠從感性的角度認得大量的形聲字,所以,教材在第三冊設置了許多歸類識字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講解這類些知識時,應該給學生講解學習形聲字的方法。比如,在對“楊樹、樺樹、楓樹、榕樹、梧桐樹以及木棉樹”講解時,先摘取它們的偏旁“木”,然后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再說出這些詞語都是哪些樹的名字,偏旁都是“木”,但摘出“木”剩下的部分,基本上都是原來生字的讀音,最后再寫出漢字。把所有注音生字的木字旁都描紅,輔助學生在視覺上進行區分。教師指導學生拼讀生字的注音,學生可以熟練拼讀之后,再結合課文輔助學生認識這些樹,體會在現實生活中漢字的意義。還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教學,播放樹名然后對應樹的彩色圖片,加強學生的主觀印象。最后讓學生邊關注黑板的漢字內容,邊仔細聆聽教師所講解漢字的音形義。運用這些教學方法有利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快速識字并且能夠提高學生對識字學習的興趣。
三、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分析
想要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有效地進行,利用教具教學是不可缺少的教學方式。合理使用教具開展教學,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把抽象知識具體化,還能減少學生學習的難度,更便于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和記憶,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提升自己的觀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維的能力,還能有效開發兒童的智力。教學中的教具一般包括已有的現成教具以及自制教育兩個方面。借助教學掛圖以及多媒體和錄音機來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還能營造活躍的課堂氣氛,從而集中學生的專注力。
結束語
識字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不僅是重點還是難點,既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同時還是小學低年級學習語文課程的關鍵環節。本文針對現階段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以及如何改善小學低年級識字在教學中運用的方法,適當的借助教學教具,讓學生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漢字的音、形義等特征,從而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真正的改善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困惑。
參考文獻
[1]陳先云.增強六個意識,教好部編小學語文教材[J].內蒙古教育:A,2016(10):31一33.
[2]黃國才.用好“部編本”小學語文教科書一一“部編本”教材的編寫指導思想、特色和使用建議[J].新教師,2016(1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