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推進下,教學更為重視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要求學生在學習期間快樂地學習,推動學生更快適應日后社會的發展,而單一的黑板教育已然難以滿足學生現下的學習需求。在這種教學情境之下,生活化的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方式也隨之產生,游戲化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在玩樂期間學習數學知識的重要手段,可以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游戲教學
一、 引言
現如今,生活化的游戲教學方式廣泛應用于教學,使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同時還接觸到更多的生活中教學知識,提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運用效果。老師應該把生活化的游戲教學融合到平時的教學當中,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索知識的欲望。小學數學的新課標提出:數學教學應該踐行課程的本質,強化老師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引導學生進行數學知識的深度學習,培育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與思維理念,進而收獲更多的學習經驗。文章就生活化小學數學游戲教學所具有的優勢進行闡述,并提出強化小學數學生活化游戲教學的有效措施,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二、 生活化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素質教育需要老師扮演好新課程的探索者、建設者及其開發者的角色,在實際教學期間,難免會碰到一些學生無法了解與機械背誦知識的情況,假如能夠把所學的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有效融合,不僅可以讓課堂教學更加通俗易懂,還能夠為學生開辟出一條全新的學習道路。學生在不知不覺當中理解、掌握及其運用數學知識,長此以往,在成功體驗當中,學生會自然而然的喜歡上數學知識的學習。
(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
學生是課堂知識的教學對象與接受者,老師需要依據學生的真實情況來開展多元化的教學,老師還應該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授課。手機和網絡對目前小學生有著巨大的影響,斷不可以低估學生已有的知識。老師需要將數學與生活游戲進行有效融合,讓乏味的知識設計變得富有生機,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參與到數學課程的學習當中。比如,在給學生講述結合律相關的知識內容時,借助“誰和誰是好朋友?誰就和誰牽手走。”這樣簡短的一句話,就可以將抽象難懂的算理直觀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背誦起來也朗朗上口,通過學生的自主練習,碰到習題學生不只可以盡快找到學習解決方式,同時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三、 強化小學數學生活化游戲教學的有效措施
新課程改革的持續深入,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開展生活化游戲教學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性,其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下面就怎樣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生活化游戲教學進行研究。
(一)改變以往教學觀念,注重生活化游戲開展
以往教學中的小學數學僅是教師進行單向知識的灌輸,教學內容過于抽象化,教學過程也非??菰?,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也是一知半解,并不明朗。因此,老師應該及時轉變以往落后的教學觀念,增強對生活化游戲這類教學模式的關注,另外,教師也要進一步理解生活化游戲教學的含義,知道其并非單一的在教學期間引入生活游戲,而是需要依據所學的數學知識,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前提,更為注重學生在課上的主體位置,讓其主動參加到老師所開展的游戲教學中,重視學生在其中的情感體驗,在實際教學期間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比如,在講述“確定位置”這部分知識內容時,通常是借助對位置關系的研究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在實際教學期間,老師可以把生活當中的小游戲,即捉迷藏引入到課堂,使學生能夠進一步理解方位。首先,借助課件給學生展現部分小動物在捉迷藏期間所處的位置,小狗躲在了窗簾后邊,小雞躲在了桌子下邊,小豬躲到了衣柜后邊等,讓學生大概了解位置關系。接著,指引學生結合自己的現實生活來展開思考,如果自己在家里的某個位置時,你前后左右都分別放著哪些東西,在這樣生活化的游戲教學當中,讓學生進一步理解與掌握位置的關系。
(二)將生活素材作為游戲主題,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
在以往傳統式的教學當中,大多數學生已然習慣被動的去接受知識,學生基本上不會主動去探索數學知識,以至于缺少數學方面的思維能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就算老師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式,學生也未必會感興趣,所以,老師在挑選游戲方式期間需要從學生平時的生活入手,選取學生較為熟知的生活素材,從而引導學生參加到實際的游戲當中,同時順勢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導入其中,令學生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游戲當中,為達到游戲化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講述“時、分、秒”這部分知識內容時,以往老師可能會直接將鐘表本身時針、分針及其秒針的相關知識講述給學生,這樣的方式下學生難以充分理解鐘表所具有的意義,老師可以試著就學生的現實生活為著手點,令學生回顧自己上學的時間是幾點,及放學的時間又是幾點,隨后,老師在講臺附近的地上給學生畫出一個鐘表的大致圖形,同時讓三個學生來到講臺:一個充當時針,一個充當分針,一個充當秒針,老師在講臺上說出一個時間,讓這三個學生根據老師所說出的時間走到正確位置,使得學生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這個鐘表游戲當中,在學生完成一輪表演以后,就能夠讓另外一輪學生來到講臺進行表演,為后續導入“時、分、秒”這個知識的講述奠定基礎,使得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部分知識。
(三)豐富生活化游戲教學方式,提升課堂趣味性
生活化游戲教學的開展并不只拘泥于一種特有的形式,而是要結合教學內容的差異來開展多樣形式的教學,如此才能夠激發出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首先,針對生活化的游戲教學而言,老師應該借助多媒體把生活化游戲的相關規則及注意事項都列舉出來,借助多媒體給學生營造出一種愉悅的學習氣氛;其次,老師要結合所要講述的內容來開展生活化的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發散思維;最后,在數學課程的教學期間,老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參與到生活化的游戲當中,進而培育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比如,在講述“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知識內容時,老師應該給學生設計一個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情境小游戲,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模擬自己平時去文具店購物的場景。老師可以邀請兩位學生來到講臺前:一個學生小玲扮演來文具店消費的顧客,另外一個學生小明則扮演文具店的收銀員,一天小玲在老師的委托下要進行班級文具的采購,小玲拿了15個本子和20支鉛筆,隨后發現不對又放回去了5支鉛筆,已知每個本子和每支鉛筆的價格均為1元,在結賬時收銀員小明一共收了小玲30元錢。在學生完成該情境的演繹以后,老師便可以向其他學生提出問題,“大家覺得小玲所拿的鉛筆與本子一共有多少個,收銀員小明所收取的費用是不是正確?”學生紛紛展開思考,這時老師便可以順勢引入“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個知識點,讓學生進行計算,最后得出15+15=30(元),收銀員小明的計算是正確的。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自身的計算能力。
(四)科學規劃教學時間,有效引入生活化游戲
生活化游戲這個教學方式需要具體運用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當中,老師結束相應的教學設計以后,需要科學劃分數學課程教學的時間,確保課堂所講述的內容和游戲化教學模式有效融合,進而促使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有大幅度的提升。所以老師需要依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去劃分實際的學習時間,轉變以往循規蹈矩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流程,合理利用教學時間,完成對于課上教學過程的改善,同時給小學數學課堂效率的提高給予一定的保障。比如,在講述“元、角、分”這個部分知識內容時,老師在完成“元、角、分”實際教學過程的設計以后,不可以直接依據教學設計來按部就班的教學,學生在課上的學習過程終歸是動態的,老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開展彈性教學,正確劃分課堂教學所用的時間,“元、角、分”這堂課內容中,老師就可以給學生設計一個有關“購物”的小游戲,其中一個學生小紅扮演者收銀員,剩余的學生則扮演消費者,部分學生在購買后的結賬期間,并不認識人民幣元、角、分的面值,他們難以一次性將錢都付清,這導致其在結賬期間浪費了一些時間,這時老師需要對學生有耐心,在看到收銀員小紅在一張一張教其怎樣分辨人民幣的元、角、分時,不應為了加快教學進度而去打斷學生,而是需要在旁邊觀察學生的講解與學習情況,之后這個“消費者”學會了元角分相關知識,這樣雖然表面上看起來拖延了教學的進度,但卻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五)用游戲化教學指引學生探究,提升生活化教學效果
游戲化教學方法的有效運用為的是激發和提高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使得學生在主動參加的前提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效果。老師在開展教學的同時,還需要對數學游戲做科學的設計或是開展游戲的自我拓展,使學生依據自身的日常生活積極進行開發和研究,確保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能夠得到提高,讓學生對數學游戲展開創新,在整體上提高學生所具有的數學探究能力,進一步激發出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可以快速適應日后社會的發展。比如,在講述“觀察物體”這部分知識內容時,老師需要為學生設計“猜猜我是誰”這樣一個小游戲,把學生引入到課堂當中,老師應先依據不同的位置來給學生進行拍照。接著,讓學生猜測一下照片中的人究竟是誰,指引學生大致掌握觀察物體的方式,然后再做逐步地拓展,老師拍攝校園門口的圖片,呈現出兩種不相同的大門,要學生去展開思考,了解到因為位置的不一樣,導致所拍攝的門口也存在差異,進而激起學生對知識的探索欲望,接著,讓學生來扮演攝影師,去拍攝玩偶小熊,感覺拍攝位置的差異,最終所拍攝出的照片是有所不同的,同時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與掌握物體和觀察位置所存在的關系,增強學生自身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開展生活化游戲教學,需要注重生活中的教學資源,老師要研究生活中的數學信息,指引學生展開思考。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老師就實際生活開始著手,運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縮短學生和數學知識間的距離,讓學生從自身出發,進一步認識與掌握數學知識,同時引導學生借助數學知識來處理現實生活中所碰到的問題,逐步培育學生的數學運用能力及創新能力,在整體上推動學生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正興.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優勢及策略[J].成功,2018(6):101.
[2]李貴容.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思考[J].考試周刊,2018(A4):92.
[3]韓景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探究[J].新課程:小學版,2018(7):142.
[4]佟永國.基于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小學數學教學策略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27):176-177.
[5]曾繁春.試分析小學數學游戲性教學策略的設計與應用[J].求知導刊,2017(35):77.
[6]谷慧莉.數學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討[J].教育,2016(7):185.
作者簡介:
韓傳利,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曙光雙語學校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