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實行教育改革,在教育發展的大趨勢下,對中學數學教學的要求更高。教師要利用初中數學教育培養學生科學精神,使學生樹立起創新意識,并且實現實踐創新。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的教學任務,響應提高學生核心素養的教育目標,順應我國教育發展,就必須要對中學階段的學生進行教學質量更高的教育教學工作,并且數學教師在進行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過程中,要著重注意這個階段的孩子還處在一個打基礎的時期,因此在數學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之中,要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引導,使得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之中擁有更好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改革;創新能力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技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我國的教育領域的發展也日新月異,無論是在教育理念上,還是在教育模式上都有了更加符合社會發展變革的要求的改動,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和提升受到越來越強烈的重視,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這一理念共同成為現階段我國教育事業的重點工作。
一、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應堅持的原則
(一)普遍原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教學的對象是全體學生,而不是幾個學生,因此,教師應該堅持普遍性的原則,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以體現教育的公平性。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全體學生的實際情況,大力挖掘每一位學生的創新潛力,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盡量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情境,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主體原則
學生在教學工作中一直是教學的主體,因此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之中,一定要明確教學本身的主體,針對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出現的問題采用相應的措施,使得教學方案的設計以及教學工作的開展能夠很好地圍繞學生需求進行,讓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知識,培養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以及創新意識,針對學習過程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反映給教師以及教工團隊,建立更加有利于學生學習發展的教學體系。
(三)滲透原則
滲透原則是指在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引導學生掌握知識,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設計教學方案,科學選擇教學方式,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沒有相應的教材以及相應的教學課程,因此教師在平時開展教學工作的過程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滲透,使得學生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之中逐漸樹立起創新意識。
(四)探究原則
探究能力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師應該堅持探究性的原則,不斷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以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動手操作、實驗、觀察、歸納、猜想、驗證等探索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主解決問題,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全面發展。
二、 初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數學學習的熱情
問題情境的創設,能讓學生對原本枯燥無味的數學課堂產生不同的情愫,能使學生有更強的學習動力。對中學階段的學生來說,過于枯燥無味的學習內容首先就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沒有興趣的情況下進行課堂內容的學習,會極大地降低孩子的學習效率,學生很難對知識有熟練的掌握,無論是理論的學習還是實際的應用,都會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初中階段有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很多學生在上了高中甚至大學后還記憶猶新,數學符號對于學生來說可能很難以理解,但是換做接近生活的雞和小白兔就很好理解。這就將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轉化成了易于學生理解的生活問題。在輕松娛樂的課堂氛圍中,學生輕易地就能學習到理論知識。現在很多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忽視了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使得學生的學習能力也逐漸變弱,這不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
(二)教學方式過于落后
現代教師的授課方式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在知識點講解過程之中,著重對基礎知識進行論述,卻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在實施的過程之中,在一開始的時候學生還覺得較為新奇,但長此以往,如果教師沒有在方法上進行創新,學生就會對這種教學模式產生厭倦心理,進而初中數學教學模式也就無法取得學生的注意力,教學模式缺乏創新,教師的教學目標無法達成,老師上課的效率也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
(三)一味強調做題
數學是一個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加強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對于學生提升自身數學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技巧而言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今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一味追求分數,教師也放棄了對數學學科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在后續的學習過程之中,可能會面臨越來越乏力的學習狀態,這十分不利于教學工作的后續開展。現代應試教育背景之下,使得學校在開展教學工作時往往偏向于技巧性的教學內容,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其他核心素養的培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視,這種現在存在的教學漏洞對學生的學習發展而言十分不利,也不能很好地實現當代教學背景之下的教學目標。
三、 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突出教學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創新
課堂是教學工作開展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團隊在安排教學工作的時候,要針對相應的具體教學內容以及教學過程做出優化,這對于提升學生的主動創新能力具有引導作用,對于學生的發展而言十分有利。例如,在開始講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先將問題拋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思考:“同學們,等腰三角形是否為一個等腰三角形,以及怎么進行驗證呢?”教師將問題拋給學生之后,讓學生對于上述問題進行思考,并且通過自己的創新性思維對上述問題進行證明。這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課桌上剪出一個等腰三角形,然后通過折疊的方式對上述問題進行一個簡單的證明,這種證明手段相比其他的手段更加的有效并且簡單。在實際解決問題的過程之中,學生如果提出了其他更加有創意的證明手段,教師一定要給予鼓勵并且將其證明方法全部分享給其他學生,引導所有學生一起進行思考以及學習,在潛移默化之中將創新型思維滲透給學生,提升學生創新素養。
(二)通過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
任何學科想要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首要任務是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學生對學科內容的學習積極性。近年來的教育工作重心也更多地放在了提高學生在課堂中的參與度上。教育工作者要秉承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而以老師的引導為輔助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給予學生自主學習創新的機會,使得學生在學習生活之中能夠真正的掌握學科知識,同時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培養自身學習數學的激情以及興趣,為后續學生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的時候,通過教師的講解,很難使學生在實際學習過程之中感受到理論知識的魅力,也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這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畫出一個三角形,然后用自己手中的量角器對內角和進行驗證,這樣的手段使得教學工作在開展過程中變得更加有趣味性,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使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得到鍛煉。
(三)以問導學,培養學生探究創新意識
在數學的學習以及教學過程之中重視問題的提出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問題的思考之中去找尋解決方案,防止在教學的過程之中將結論直接拋給學生,使學生失去探索答案的過程,從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對創新探究思維的培養也沒有達到教學要求。例如,在教學“有理數”這一課時,筆者在教學工作過程之中先引導學生思考有理數的劃分方式以及劃分范圍,然后將一些具體的實例數字展示給學生,并且引導學生們進行思考:“同學們,零是否為有理數,你們是怎么判斷的?是否有一個統一的標準進行劃分?”上述問題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創新性的思考,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就可以對上述問題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方便后面教學工作的開展,并且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創新探究性思維的提升也十分有意義,所以,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加強對以問導學教學手段的應用,能夠很大程度提升教學改革的效果。
(四)聯系生活,培養學生想象創新思維
初中階段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科目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培養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實踐應用能力,使得學生不是對理論知識進行單調的學習,也不是為了應付最后的考試,而是能夠將其轉化為自己的一種知識技能儲備,在實際生活中遇到類似的數學問題時,能夠通過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進行合理的解決,同時這樣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學習能力。例如,在講解“平行線和相交線”這一課時,教師可以采用類似公路建設等實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使得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之中對相應具體問題產生更加深刻的理解,這便于學生激發自身的創新潛力以及創新能力。數學還是源于生活的一門科學,對于生活之中的實際問題解決能力,也是學生在接受初中教育過程之中自身應該具備的核心素養之一,并且將理論知識引入到學生的生活,便于學生以后從生活之中去理解知識以及接受相應的理論,為日后創新能力的培養以及創新意識的激發起到基礎性的作用。
(五)動手實踐,培養學生實際創新能力
一切理論知識的學習都是為了能夠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只有實踐。因此,老師們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對學生們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們養成將理論知識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當中的良好習慣,而不能對課堂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機械地背誦學習,新課改后學生們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高中就要求學生們一定要有較強的理論知識向實踐轉化的能力。例如,在講授“勾股定理”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利用木棍或者是紙條進行簡單的拼接,讓學生在自己的動手實踐過程之中感受理論知識的正確性以及實用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理論知識興趣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創新意識,在教學過程之中將創新意識相應的因素漸漸滲透到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之中。最后,動手實踐能力對于學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學習過程之中有意識用實踐去檢驗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數學方面素養的培養和提升對于學生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初中階段的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在這方面的教學工作里負起自身的責任,為學生做好引導和教育工作,通過課堂中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動手能力以及思考問題的思維方式方面有一個顯著的提升,提升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為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中實現更好的學習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寧尹.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相關研究[J].數碼設計,2020,9(2):218.
[2]駱建宇.試論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J].山海經:教育前沿,2020(8):1.
[3]劉曉濱.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探究[J].中國新通信,2020,22(16):193.
作者簡介:
石明珠,江蘇省南京市,金陵中學龍湖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