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洲
(重慶市酉陽縣酉州初級中學校 重慶酉陽 409800)
問題學生的個性比較叛逆、孤僻、自我,在學校不能夠遵守紀律,不團結同學,上課不認真聽講,學習成績比較差,道德品質缺失等。父母是學生第一任教師,也是最好的啟蒙老師,對學生未來的成長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見,家庭教育多么的重要。但是,目前許多家庭,由于各種原因,家長認識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導致學生接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從而導致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出現許多的問題,影響了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具體有以下幾種原因,導致問題學生的出現:
家庭教育應該是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言傳身教且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方式,對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指導,以促使學生在學習、思想品行、社會實踐等多方面的提升。但是目前我國許多問題學生家長不能夠正確的認識家庭教育,過于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給他們請家教,讓他們上培訓班,以期望他們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平時忽略對他們進行思想品行的教育,這就導致了學生學習壓力比較大,長期下去心理問題突出,對學習產生負面情緒,上課不認真學習,養成了一些不好的壞習慣,在家里不尊重家長,德育方面嚴重缺失,從而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快樂成長[1]。
原因分析: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思想觀念,所以家長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家長若是只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分數至上,而不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品行,這樣的教育思想就本末倒置了,學生雖然擁有了智力,但是品行不端,會影響他們的一輩子。因此,家長要想改變學生存在的問題,就需要改變家庭教育觀念,摒棄錯誤的觀念,對學生多進行德育方面的引導。
許多初中“問題學生”家里只有一個孩子,屬于獨生子女,父母以及爺爺奶奶都對他們比較溺愛,不愿意孩子受到半點委屈,孩子的需求基本上都是無條件的滿足,對孩子很少進行思想品行的批評教育,這就導致了這些孩子養成了很多不良的生活和學習習慣,缺乏正確的金錢觀、價值觀以及生活觀。他們在家里目無尊長,在學校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和同學不能建立良好的關系,經常發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對教師的批評教育也不以為然。面對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家長也不進行及時的教育,而是錯誤的聽之任之,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例如,某班一學生家長多年沒孩子,終于有了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十分寵愛,什么事情都依著他,慢慢使他養成了一些壞習慣,給教師的教育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而且家長拿他也沒有辦法。
原因分析:問題學生出現恃寵而驕、我行我素的行為,主要是家長的教育方式存在問題。家長愛孩子是無可厚非的,每個家長都愛自己的孩子,而家長的愛使學生認為他們就是公主、皇帝,什么事情都得聽他們的,這樣的愛是溺愛,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損害。所以,家長對學生進行教育時,要切記溺愛,要對他們嚴慈并施,幫助他們學會做人的基本道德。
在班里管理時,教師通常會對學生進行家訪,或者舉辦班級家長會等,來了解學生家庭的一些情況,進而更加深入的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教師會發現有個別學生家長由于各種原因而離異,學生跟著父母一方生活,并且有些父母再婚,另組家庭,而且有了再婚家庭的孩子,對該生學習和生活不管不顧,導致學生性格孤僻,不愛與他人交流,并且不喜歡學習,甚至逃課[2]。
原因分析: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越來越好,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生活的滿足和精神生活的享受,隨之而來的人們的離婚率也越來越高,離異家庭越來越多。離異家庭中父母的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卻給孩子帶來了極大的心靈創傷,由于家庭的不完整,使問題學生感到自卑,不愿與家人和教師以及學生交流,這時家長也不給予及時的關注,從而導致學生道德品質的缺失。 因此,家長雖然離異了,也要時刻關注孩子,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才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成長。
在班級里,有許多初中生父母外出打工,而長期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但是,爺爺奶奶比較寵孩子,疏于管教,而父母有心管教,但是由于太遠并且比較忙,沒有過多的時間,導致學生不認真對待學習,并且養成了打架斗毆的品行[3]。
原因分析:物價不斷的上漲,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的壓力,迫于壓力,很多家長為了養家糊口不得不外出打工,起早貪黑,很少有時間和孩子溝通,沒有時間對他們進行教育。
綜上所述,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是學校教育無法替代的,家長不僅是學生日常生活的照顧者,而且是學生學習以及思想品行的教育者。因此,家長要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的作用,平時要善于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了解他們的需求,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同時,家長也要配合學校教師的教育工作,使家校共育合理的開展,促進學生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