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摘要:近日來,雙減政策正式出臺并在各中小學落地實施。雙減政策下,小學數學教學的思路需要作出相應的調整,這樣才能真正地做到“減負提質”、“減負增效”。本文將探討雙減政策下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夠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有效性;提高;策略
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轉變自身數學教學觀念,在減輕小學生作業壓力的前提下,消除課堂教學中低效和無效的東西,將小學生的“學”作為數學教學的核心,提升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一、巧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索興趣
小學生的數學學習動機源于學習興趣。雙減政策下,教師實現小學數學的減負增效,就需要從培養小學生數學學習興趣著手,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多樣化教學方式的有效運用,點燃小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和規律的思考。
例如:教師在進行《加與減》相關知識教學前,對小學二年級學生進行了學情分析:二年級小學生年齡普遍在8-9歲之間,他們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很容易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分散注意力。但是,他們具有喜歡“聽故事”的天性,教師可以結合低年級小學生這一特點,將數學知識和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融合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上,教師向學生講述“小白兔請客”的故事。小白兔種的水果豐收了,它打算請自己的好朋友來品嘗自己收獲的水果。它先端出了兩個果盤,接著又端出了3個果盤,每個果盤中分別放了10個水果。這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小白兔”第一次端出了多少水果,第二次端出了多少水果,兩次一共端出了多少水果?學生經過思考后,很快給出答案,第一次,小白兔端出了兩個果盤,每個果盤中有10個水果,10+10=20,第二次端出了3個果盤,10+10+10=30;兩次端出的水果數量就是20+30=50。
教師采用創設故事情境的方式,將數字之間的關系融入到故事情節中,加法計算過程有了形象化的載體,從而調動學生對加法計算的興趣,增強學生主動探索意識,讓學生在愉悅的故事情節體驗中領會加法的意義。
二、改變教學方式,注重習慣培養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知識傳授的方式為主,教師“講”的多,而學生“學”的少。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需要改變以往的數學教學方式,注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對孩子的學習能力加以培養。
例如:教師在進行“方向與位置”相關內容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制定出導學案,引導學生通過看教材中的插圖,閱讀教材中的內容,結合課后的練習題進行課前預習。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具有了初步了解后,將自己的理解帶到課堂上,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進行檢測,針對學生課前預習中普遍存在的學習難點進行集中講解,對于學生通過自學已經掌握的知識點,教師可以不再進行額外的贅述。課堂上剩余的時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強化練習,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從而讓數學課堂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轉變,能夠將以教師講解位置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自學為主的教學,課堂教學過程前移,課后練習環節翻轉到課上進行。不僅能夠提升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還能鍛煉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課前預習的好習慣。
三、采用分層教學,增加學生收益
小學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發展狀況存在較大差異,進而造成小學生個性化差異的存在。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讓每個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有所收獲,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例如:教師在進行“測量”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學習能力的不同,將學生分為A、B、C三個不同學習層次,設定分層教學目標。比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C層次學生,教師注重基礎知識教學,讓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米、厘米長度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B層次學生,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在掌握基本知識點的基礎上,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課后習題;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A層次學生,教師需要注重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將“測量”知識付諸于生活實踐,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教師可以根據分層教學目標,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設置分層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分層練習。比如:在鞏固練習環節中,教師可以將練習題分成三部分,即基礎練習、鞏固練習和提高練習,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選擇練習的題目。教師在隨堂練習中做好對學生的指導和服務,對學生遇到的難點及時進行講解,從而讓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教學中獲得相應的收益,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四、做好課堂規劃,注重目標達成
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在備課階段充分把握教學目標,掌握課堂教學重點,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精簡。比如:教師在進行“除法”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30+10”的教學模式,即:將數學教學環節集中在30分鐘時間內完成,剩余10分鐘時間用于課堂精練。教師需要對30分鐘時間進行周密的安排,抓住數學知識的主線和重點,比如:除法的概念、運算方法等;10分鐘精練環節,主要陣地課后習題的練習。
結束語:
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及時做出教學方式的調整和優化,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做好課堂教學規劃的同時,合理運用分層教學模式,從而讓每個學生能夠獲得最大化學習收益,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敏茹. 淺談新課程下提升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 陜西教育:教學,2012(7):1.
[2]羅仁俊. 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知音勵志,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