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庭武
摘 要:美術教學可以開發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等。尤其是初中年齡段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自我認知能力尚未成熟,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是非常必要的。美術的人文素養,有助于學生“三觀”和認知邏輯能力的形成,所以加強初中教師對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的培養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策略
引言:“美”,就是人們對身邊事物對自然景物關于美的發現,又或是感情世界、精神世界對美的另一種發現?!靶g”就是將看到感受到的事物與景物記錄下來,通過手法技巧表現出來。美術就是對美的理解與加工。中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美術,離不開美術的人文素養教學。為了美術的人文素養教學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教師們應改變教學固定思維,創造更新教學方案,以更輕松有效的教學方法教育初中學生,實現學生良好全面發展。期望本文能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教學參考。
一、當前初中美術教學的現狀以及問題
1.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就當前初中教育現狀而言,部分學?;蛞恍┙處?,將美術的地位擺在所有學科的最末尾。大部分的學校與教師注重的是語數英等學科,經常占用學生學習美術的時間,去學習其他的科目。教師們并不關心學生的興趣與愛好,也不關注學生的情緒與心理,只顧著講授自己教案上單一的知識,容易忽視學生課堂主體地位,不利于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2.忽視學生想象力的培養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對成績過于重視,并沒有對學生的情感和思想進行了解與培養,只知道以自己的教學方式去給學生灌輸學習概念,導致學生失去了自己獨特的創作思維與想法。比如像是告訴學生“天是藍的草是綠的“,教師們對學生灌輸固定概念這一舉動,扼殺了學生想象能力與創造能力。又或是教師對藝術作品的內在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與研究,學生對美術的含義和美術的知識了解都還不夠充分,又怎么能對教師們所講的藝術作品賞析聽得明白清楚。所以教師們應先讓學生加強藝術認知與理解,再進行對作品的賞析,這也對學生美術人文素養的提升大有幫助。
3.教學評價缺少人文素養
人文素質,即人的文化與修養,不僅包括研究能力以及知識水平方面,還包括了思想品德素質方面。填鴨式的教育將學生的創造力消失殆盡,把學生訓練成了只會做題目的機器人。教師這個概念是分為了兩部分組成的,“教”是把自己所學的知識教導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能力,增長學生的知識。“師”,它不只是對傳授學生知識者的尊稱,它是對教師品德方面的要求,師者,為人師表也。像陶行知老先生說的一樣,“德高為師,身正為范”。作為教師,自身的品德操行也是學生學習的典范,也是學生人文素養必學的一項。在評價的過程中,不應只注重教學的成果,應重將教學與人文素養相結合,藝術教育的成功之處在于激勵學生求知探索欲望、開發科學潛力與創造才能。
二、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策略
1.通過審美教學培養人文素養
審美是指對美的接收與欣賞能力,是美術教育的綜合體現?,F如今,盡管很多中國人有著很高的學識。但是他對于藝術一竅不通,雖然擁有高學識,可是缺少對于欣賞美感受美的能力。美術的責任就是在于提高審美,所以在美術課堂上審美的教學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如何能運用審美教學來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呢?一是發現作品美。進行審美教學時,學生們要先深挖藝術作品中所包含體現的美,從岑學恭的《漓江春色》,黃純堯的《錦繡江南》,柯羅的《猛特蕓丹的回憶》等中外知名山水風景畫中,可以看到祖國的壯闊河山和外國自然風光的秀麗。從《米洛的維納斯》,戈雅的《瑪哈》中,可以看到人體的別樣美。在美術課堂審美教學中,教師們應讓學生對美術作品做到飽覽的程度。當學生欣賞過越來越多的藝術作品時,也就開闊了其視野與見識,這樣的方法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審美感受,與審美觀。二是感悟作品美。學生在觀看美術作品時,并不能直觀的感受,為了讓學生們能更好的理解與感受,教師們可以用實物來讓學生們直觀感受。例如,在“鳥語花香”的教學中,教師們可以讓學生學習不止是在教室這個小房間里,走出那扇門,在戶外近距離直觀感受。走出教室的做法可以引導學生的思維不僅局限在一小面。當學生的視野開闊后,思維也會發散開,可以讓學生想起見過的美景,或產生一些靈動的想法與之相結合,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審美認知,還能提升學生對美術人文素養的感受。
2.通過欣賞教學培養人文素養
欣賞教學,就是讓學生看,品,賞。在此過程中,學生們可以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觀看與理解,感受美術作品賦有的思想與情感,從而引起學生深思以及情感共鳴,使得學生對美術作品人文思想情感得到升華,從而提升學生審美欣賞能力,以及人文素養。一方面可以通過挑選美術作品,讓學生收集大量美術作品,精心挑選其中一幅,并收集作品的相關資料。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作品的欣賞能力,還可以提高作品的欣賞效果。二是表達個人欣賞感悟,美術作品中飽含著作者藝術語言以及思想內容,進行美術欣賞就是要讓學生以自己直觀的感受說出來。學生通仔細欣賞品味,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感受,以此來培養與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力和人文素養。
三、激發學生探索興趣
許多學生都有自己獨特天馬行空的想法,他們對美術課的學習興趣是非常濃厚的。不過,教師們只知道講授課本中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識,而缺少了一些新奇的、能引起學生好奇心的事物來吸引學生進入到學習中去。美術課堂中需要一些新意,比如在“色彩調合”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帶上自己的水溶性蠟筆與裝上水的杯子,然后引導學生將幾樣顏色的蠟筆混合水調合,以此來調配不同色彩,加強學生對色彩的認識與理解。有了這樣新奇的課堂體驗,會激發學生的學生興趣和探索動力,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這樣一來,對學生在美術課堂上的人文素養教學有很大幫助。
結束語:綜上所述,要培養學生的美術人文素養,教師們應勇于反思問題、改變教育思維、重視人文素養、創造教學方案。先分析目前課堂教學現狀,解決現有教學問題。再從美術教學中的審美與欣賞出發,培養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審美賞析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與探索興趣。
參考文獻:
[1]解麗瓊.加強初中美術課堂人文素養教學的策略探究[J].知識窗(教師版),2020(12):24.
[2]張美榮.新時期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策略探析[J].新智慧,2019(35):29+91.
[3]初海珍.淺議初中美術人文素養教學策略[J].新課程(中),2019(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