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楠
[摘 要]立足于高校外語專業影視欣賞課課程設計,從選取題材、分析應用價值、介紹授課途徑等方面,探究適用于該課程的思政教學方法。通過教學方式的改進,讓教師通過潛移默化的指引,使思政教育貼合課程,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體現優秀紀錄片在外語專業教學中的價值。
[關鍵詞]紀錄片;外語專業教學;課程思政;價值體現;日語
[中圖分類號] G647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1) 12-0108-02
習總書記強調:“高等教育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1]因此,目前如何在各個學科、各門課程中合理地融入思政元素成為每位教師面臨的新課題。本研究將立足于高校日語專業影視欣賞課課程設計,從選取題材、分析應用價值、介紹授課方法等方面入手,旨在探究適用于該課程的合理的思政教學方法。
一、課程定位
2020年5月,教育部出臺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日語專業教學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明確指出應培養學生“具有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與“中國情懷和國際視野”。 由此,外語專業影視欣賞課程有了明確的定位和高度,即在重視語言基礎知識傳授的同時,還要著重人文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正確的“三觀”、熱愛祖國胸懷世界的外語人才。[2]
在外語專業的影視欣賞課程的題材選擇上,紀錄片往往占比較大,主要源于紀錄片在教學方面具有一定優勢,比如:相較于電影或電視劇連貫完整的劇情而言,紀錄片可以根據時長或內容的需要,更容易截取出其中的某個片段來作為學習的資料;一般旁白和受訪人物聲音交替出現,時而兼具人物自述和他人評述,聲音層次分明,播音員標準的語音語速與市井生活中的日常對話相結合,為理解、復述、翻譯等都增加了一定的難度。最重要的一點是:一部優秀的紀錄片,一定存在正向的價值觀引導,教師應充分利用紀錄片的獨特優勢,帶領學生“認識世界的多樣性,并以開放的態度對待多元文化現象;能敏銳覺察、合理詮釋文化差異”。認清和重視紀錄片在影視欣賞教學中的重要價值,充分發揮紀錄片的思政育人作用。本研究將以日本優秀紀錄片《人生果實》《紀實72小時》《中國力量》等節目節選內容為例,分析其在課程思政中的作用。
二、紀錄片的課程思政價值
(一)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人生果實》記錄了一對夫婦晚年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日常生活。妻子87歲,是一名家庭主婦。而丈夫已經90歲高齡,曾經是一位建筑師,二人住在由自己親手搭建的木制小屋中,每天忙碌于房前屋后種植的樹木與各種果蔬間。
整部影片節奏輕緩,色彩、畫面溫暖柔和。使觀眾也能放松心態融入二人仿佛世外桃源一般的日常生活中,耕作、采摘、烹飪、用餐、購物、交談等,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影片將兩位老人深遠的人生智慧娓娓道來:“所有的答案都在大自然中”“為了后代,我們必須把土壤變得更肥沃”“要給后代留些東西,豐盛他們的未來,人比錢更重要”“從自己能做到的開始,一件件來,緩慢而堅定地前進,慢慢來”“只要我活著,我就會盡力而為”。沒有嚴肅的說教,二位老人的人生經歷和所做所想引發觀眾對于人與自然的反思與深度思考。看似平凡的生活卻蘊含智慧,看似普通的影片卻意境深遠,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紀錄片,用于影視欣賞的學習中,不但能夠學習語言知識而且還能認識到:你愛自然,自然就會回饋于你,“你越認真生活,你的生活就會越美好”!這對大學生明白生活的真諦、珍惜當下、熱愛生活是有益的啟示。
(二)笑對人生、砥礪前行
《紀實72小時》是日本系列紀錄片中最優秀的代表作之一,收獲了國內外觀眾的口碑。拍攝方法就是在一個地方連續拍攝72小時,再將其中的內容濃縮為25分鐘展示出來,具有較強的真實感和說服力。
例如,《傾盆大雨中的加油站》一集中照例展現了很多普通人的平凡事。
二十來歲的小伙子,為了趁周末趕去見異地戀的女友而不惜冒雨趕路;正沉浸在幸福中的年輕女孩,約好要去男方家里討論婚禮事宜。暴雨中開車,不是件輕松的事兒,可對話中女孩卻一直在喜悅微笑,無比幸福;38歲的男職員,也是4個孩子的爸爸,凌晨3點,剛剛兼職下班。因為“再怎么賺錢也不夠花”,所以白天工作之余,夜里他不得不再打一份工;丈夫遭遇嚴重車禍,好容易撿回一條命卻從此喪失了工作能力,為了撐起整個家而默默打拼的中年女性,沒有抱怨唯有感恩:“活下來了就好。”
71歲的老先生本已到了可以安享晚年的年紀,但家里還有老伴兒和離婚的女兒及外孫女,單薄的退休金難以為繼,只能靠做小手工藝品來賺錢。大雨的夜里,趕集市賣貨歸來的老人,卻沒有賺到什么錢。面對“什么是生活?”的提問,老人由衷地說:“活著就要拼命,不能做壞事,就得拼盡全力。”
看似平凡無奇的背后,這部作品卻是站在人性的高度,觀照到了這些善良、倔強、樂觀向上、堅強面對困難,不向困難低頭的個體生命意識。向世人宣告,勇氣與希望同在。紀錄片傳遞給觀眾一個信念:有希望就要去追求,人生路上,無論晴天還是雨天,總有信念支持我們繼續前行。發現向上的溫暖和光亮
(三)了解祖國、熱愛祖國
大學日語影視欣賞類教學內容的選材也可以融入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日本有很多介紹中國的優秀紀錄片,如《世界遺產100》系列中就以精致的畫面介紹了中國的神秘的九寨溝、福建土樓、武陵源風景區、開平的閣樓群和村落等,力求讓開闊的全景視野和娓娓道來的敘述水乳交融,為觀眾展現了中國氣象萬千的自然景觀和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另外NHK特輯中國系列—《中國力量》,以中國與國際社會關系為焦點,推出了《電影革命》《馳騁非洲的巨龍》和《吞購世界的巨龍》三部曲。介紹了中國電影對世界各地的影響日益顯著,票房增長率高達年均30%,可以窺見,在文化層面,中國正面向軟實力大國快速前進;介紹了中國企業積極進軍埃塞俄比亞、贊比亞等非洲國家,助其構筑華人網絡的動人場景。究其原因,這些豐碩成果離不開中國政府的積極支持,以及貫徹始終的相互發展理念。介紹了一家中國投資銀行憑借雄厚實力,收購外企的情況。剖析了伴隨著大國崛起,中國對世界經濟的巨大影響力。由此得出結論:中國急速成長的中國企業、金融以及文化,正在撼動整個世界。
作為日語專業學生,通過該課程可以在鞏固和加強日語語言學習的同時,掌握大量用日語呈現的中國文化知識,有助于用日語講好中國故事。
三、授課方法
影視行業發展迅速,每年都會出品大量優質紀錄片。如果授課教師在每周一次的影視欣賞課上能引領學生欣賞1-2部紀錄片,那么一年下來就是50余部,如果能將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延伸到課下,再延伸到開課學期以外的年級,這個數字將會翻倍再翻倍。如前文所述,優秀的紀錄片往往制作精良、內涵豐富,可以陶冶情操、開闊眼界并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此看來,翻轉課堂勢在必行。
(一)課前準備
任課教師可以事先選擇網絡授課平臺,如超星學習通、智慧樹等,將挑選的優秀影片名稱及鏈接發送至課后作業,說明哪些是必須課前觀看內容,哪些是可自選內容。學生在課前按教師要求完成作業。
(二)課上教學
教師將影視片段中重點難點的字詞句段提前講解,然后由學生來進行每個畫面的解讀。在語言層面的學習之后可以深入到對影片內涵的解讀,可以先用中文表達,再嘗試用日文表達。
在完成教師規定的課堂內容后,由學生來向大家展示自己在教師作業中所選擇的自選影片片段,并用日語簡介影片內容及自己對其內涵的解讀。
(三)課后實踐
除按時按量完成教師的指定作業外,學生還可以自主學習。也就是說,學習過程不僅僅是單純地接受知識,而是“進行探究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是提高研究能力的基礎和先決條件。本課程自主學習內容主要包括查找自己喜歡的紀錄片,并將推薦的片段發給任課教師,教師審核通過后,學生可將其發送到學習平臺供同學們欣賞。
以小組為單位建立公眾號平臺,成員間相互分工合作,按時間、按題材或按人氣排名的方式定期推薦紀錄片片段及分享感想。
利用各種社團活動、社會實踐的機會,將自己的所學所感傳播到各學生群體、社區、農村、社會上能接觸到的人,利用這樣的舞臺提升自己的實踐技能、實現自我價值。[3]
大學生目前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初具雛形的重要階段,教師的知識傳授固然重要,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的調動也缺一不可。影視欣賞課程教學方式的改進,可以讓教師從課堂的主導者變為領路人,通過潛移默化的指引,將思政教育貼合于課程當中,達到立德樹人的教育目的。而學生有了更加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能夠更加自發地進行學習,借由紀錄片來夯實語言基礎、豐富專業知識的同時,學習其中精髓,幫助自己成為更有鑒賞力、判斷力,素質更高、道德感更強的中國社會主義新時代接班人,這便是優秀紀錄片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價值體現。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J].教育文化論壇, 2016,8(06):144.
[2]許宗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日語專業教學指南》解讀[J].外語學刊,2020(05):7-14.
[3]朱毅峰.媒介化社會背景下大學影視教育初探[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04):51-54.
(責任編輯: 杜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