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摘 要]“雙一流”戰略作為提升當代高等教育競爭力和實現民族復興目標的重要決策,對推動國家高等教育面向國際化發展,提升學科教育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從學科教學資源、目標、對象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重新審視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方式,對其進行創新改革。本文從課程教學方式創新視角出發,論述“雙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現狀,找出課程教學方式方面的不足之處,多角度探討新時代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方式的創新路徑,以期為后續課程教學實踐提供理論支撐。
[關鍵詞]“雙一流”;研究生公共英語; 課程教學;方式創新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1008-2549(2021) 12-0097-03
在高校課程教學領域,大部分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多沿用傳統課程教學體系,一些英語課程的內容設置與社會英語需求脫節,在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沒有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體系,導致大部分學生在上完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后,無法實現學有所用,對于學生多元化的交流需求更是很難滿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因此,為進一步改善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方式,一些學者提出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更應注重學術交流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通過創新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方式,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寓教于樂、融會貫通。
一、“雙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課程現狀
所謂“雙一流”即“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 (First- class universities and disciplines of the world ) ”的縮語,它作為國家繼“985”“211”后的教育戰略,目的是要求在多元化環境下提升高等院校的教育競爭力,以學科建設為基點建設國內一流學科和一流大學。追根溯源,在國內高等教育的大背景下,公共英語學科無疑是推動學科教育全球化發展的重要紐帶,長期以來,在高等院校的教學中,研究生公共英語一直被作為一門必修課,現階段大部分高等院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課程的特點,主要體現在教學目標、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方面:首先,教學目標作為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要以英語教學課程為核心,教學方式為重點,將后期的教學質量和效果反饋作為關鍵點,在對應的目標定位上滿足研究生公共英語培養目標的要求。現階段我國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基本定位,是依據1992年教育部頒發的《研究生英語教學大綱》。在相關的大綱規定中指出,“當代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目標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期間更好地進行本專業的學習,在熟練地掌握外語的同時,較多地進行專業性的國際學習探討交流”,為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在實際教學中,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是在本科研究生英語教育基礎上的擴展和延伸,在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培養其聽說讀寫的能力,主要以“精讀”為主,這也導致了部分學生的公共英語學習與個體專業需求脫節,沒有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進行體系化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公共英語教學資源的浪費。其次,在教學模式方面,當代研究生公共英語的教學模式有了較多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一些高校已經將新媒體的教學技術多樣化地融入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當中,通過3d立體課件設計,將公共英語教學內容靈活展現出來,同時大部分的高校公共英語教學也較多地使用網絡教學平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更是讓研究生公共英語網絡平臺的應用變得更加廣泛,研究生公共英語的教學模式也有了一定的創新。但是在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方式上,大部分院校較多沿用傳統的基礎英語教學模式,通過課堂短文閱讀加課外練習考察的形式完成課程,課堂的公共英語教學大部分都是語篇的翻譯和閱讀,長此以往,難免讓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再次,在研究生公共英語的課程內容設置方面,大部分高校都采用現行教育部統一規定的教材,對部分基礎差的學生而言能夠提升其個人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對英語基礎好的學生而言則缺少挑戰性,學生提升空間有限,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大部分高等院校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以課本為主,其閱讀量和單詞輸入的詞匯量較小,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
在國家倡導“雙一流”學科建設的大環境下,各行業與國際接軌的速度在逐年提速,各行各業對專業基礎好、英語能力強的高質量人才需求加大。因此,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勢在必行。我們要讓學生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更多地掌握和理解教學內容中的文化淵源和邏輯思維,以彌補非母語教學所帶來的偏頗,從而達到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雙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困境
在“雙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改革呈現出快速發展的趨勢,但從整體來看,很多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語并不能按照“雙一流”的學科要求全面推進,究其具體原因,大部分是因為其教學資源、教學目標、教學對象等方面出現的問題。
(一)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資源“失衡”,教學方法陳舊
隨著“雙一流”學科教育改革的推進,大部分高校的英語教學資源呈現出了硬件設施和軟件設施資源升級使用不平衡的現象,由于數字技術的快速更新換代,學校教學的硬件設施也隨之更新,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軟件的升級與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需求不匹配的現象。雖然大部分高校能夠根據時代技術的革新進行及時的系統更新,但是在研究生公共英語的系統化教學層面卻存在著一定的不適應性,這就導致了一些資源的更新與教學不匹配的情況。在硬件資源更新后,研究生公共英語的實際學科教學中硬件應用頻率并不高,而且存在教學實踐應用與資源更新接軌較慢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公共英語信息化教學的應用。在軟件方面,高校外語教師過于注重語言的詞匯理解,忽視了其背后文化的內涵,再加之研究生公共英語的學生專業不統一,導致教師的教學方式創新受限。
(二) 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目標定位不準確,教學理念落后
在國家實施“雙一流”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部要求各大高等院校在研究生公共英語學科教育中要多吸收國內外優秀教育理念,多角度提升高校研究生的視野,將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重心放在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和專業水平層面。但在實踐授課的過程中,各個學院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不同,導致在課堂上同學對知識的掌握差距過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習者的英語掌握能力。可見,教學目標的制定要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水平進行因材施教,如果設定不當,就會弱化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質量,不能發揮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作用,導致一些研究生認為公共英語課程的開設是一個“負擔”,研究生期間公共英語學習沒有什么實際作用,也不夠“專業”。一些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目標與教育部要求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理念也有著一定的差距。甚至可以說一些高校對于公共英語教學先進理念的引進還處于一種“紙上談兵”的狀態,個別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在理念上還存在一定的消極定位,也影響了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創新的推進。
(三)公共英語教學對象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學效果不佳
在研究生公共英語的教學實踐中,要求教學對象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研究生公共英語的學習對象都是來自不同專業的學生,還包括各個學院的藝術生。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一些學生還對公共英語沒有什么“興趣”,僅僅是為了完成課程要求而學習,一些藝術生還對公共英語產生了“厭惡”心理。除此之外,在英語詞匯掌握程度上,一些學生也覺得很吃力,更談不上了解一些文章背后的外國文化了。長此以往,研究生公共英語的教學效果欠佳,學生在公共英語的學習實踐中也呈現出“失語”的狀態,對研究生英語語言認知的提高極為不利,更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 “雙一流”背景下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方式創新路徑
“雙一流”教育戰略的推進為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帶來新的挑戰,新的教學理念推進過程中,也為各大高校研究生公共英語學科教學帶來新的契機,賦予了學科課程教學目標、教學方式創新的新生命力。在今后的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我們應從多個環節去完善創新,走出當前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的困境。
(一)精準定位教學目標,增強跨文化創新
在教育國際化發展的背景下,各大高校的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定位應在一定的高度上,將公共英語的教育上升到研究生素養教育層面,把公共英語教學定位為“高等學科教育國際化”的有效推手。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在實現精準定位后要多借鑒國內外的經驗,量體裁衣,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對象的實際情況相結合,明確目標,讓公共英語成為研究生進行專業學習的有效助力,助力研究生本專業學科與公共英語學科教學齊頭并進地發展。也可以通過學科促進的方式,進行教學模式改革,推進公共英語教學朝著國際化方向邁進。根據研究生專業培養的不同,在進行公共英語授課時,不再局限于基本的英語專業語言交流,鼓勵研究生的公共英語學習與本專業相關知識相結合,進行跨文化的創新學習,真正實現學有所用。鼓勵研究生學習本專業多領域知識,實現融會貫通,這也是當下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的目標之一。
(二)平衡教育資源,更新教學方法
伴隨數字技術的快速普及應用,一些融媒體技術也走進了高等院校的學科教學中,云端數據、人工智能等多類教育系統與平臺的推廣對傳統的多媒體教學造成了一定的沖擊,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也主動或被動地加入了互聯網智慧云教學系統。在這樣一個大環境下,各大高校管理者和教學者應當從教學硬件和軟件層面保持融合,為服務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打下基礎,避免教學資源的浪費。除此之外,各大高校也應著重對教師進行系統化培訓,以保證研究生公共英語與“雙一流”教學方式建設有效對接。教師只有系統、熟練地掌握人工智能、云課堂等技術,才能在輔導學生的課程中,及時授業解惑,保障智能教學順利有效進行。在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課程中,教師還應不斷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根據教學對象的不同進行教學內容的延伸,深化學生的認知和思考,將自主思考作為教學設計的主要部分。高校之間要多進行有效溝通,賦予研究生公共英語更強的生命力。
(三)強化自主學習,激發學生內生動力
現階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雙一流”教學背景下教育的重點。各大高校在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中應當注重此方面的培養,以此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內在動力。但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就要求研究生公共英語課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客觀、全面地掌握學生英語學習的真實情況,在實際課程教學中大范圍地掌握學生對公共英語的好奇點和興趣點,在進行系統整理后以此作為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課程計劃設置的依據。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生對課程內容的興趣度和掌握程度,與人工智能的教學資源相匹配。在保證學生能夠掌握課程內容的前提下,穿插一些不同難度的學習內容,通過課程教學方式創新,調動學生們學習公共英語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能夠舉一反三,在保證學科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推動學科建設創新發展。
“雙一流”背景下,高校的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方式創新是一個時代性的命題,在教學實踐中,需要教學者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對象等因材施教。在此基礎上,進行課程教學方式創新,強調學科專業間的跨文化應用。各大高校也應根據實際情況從教學方式、教學目標、教學理念等方面找到自身的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創新性改革,為當代研究生公共英語教學助力。
參考文獻:
[1]劉清波.ESP視域下的大學英語教學轉向:爭議的闡釋與啟發[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7(8):163-166.
[2]胡亮,等.大學英語教學中學習者個體話語體系構建研究[J].高教研究,2020(3):144-147.
[3]郭玉珠.莆田市小學英語課程實施問題與對策研究[J].成才之路,2015(8):29.
[4]黃源深.英語專業課程必須徹底改革——再談思辨缺席[J].外語界,2010(1):11-16.
[5]蔣洪新,簡功友.全人教育與個性學習——英語專業《國標》課程體系的研制與思考[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7(6):871-879 .
[6]蔣維西.基礎教育改革中城鄉課程公平問題及對策[J].現代教育科學,2017(2):109-114.
[7]李霄翔.我國大學英語課程建設的歷史進程與未來走向[J].外語教學與研究,2019(6) : 81-818 + 959.
[8]廖鴻婧,李延菊.跨文化大學英語課程評估量表的構建與檢驗[J].外語教學,2018(1) : 65 -69.
[9]廖哲勛,田慧生.課程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10]任遠.大陸與臺灣高校英語專業閱讀課程設置及實施對比分析——以臺灣中正大學與山東師范大學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19( 24):192-196.
(責任編輯: 王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