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旨在通過四個方面的敘述來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閱讀能力進行分析,
首先,簡述了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意義;其次,指出了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創新關鍵;再次,羅列了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策略;最后,結語部分對文章進行了總結和概括。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生閱讀能力;閱讀教學
一、 引言
伴隨著現階段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與進步,越來越多的學科之中都開始格外注意學生個人能力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這是當前階段教育背景之下十分重要的環節之一,更是關系到學生個人進步與發展的環節之一。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育之中,培養學生個人的閱讀能力就是現階段教學的重點之一,而這一能力的培養則需要從多個部分展開思考,并不斷根據所處的情況進行個性化的打造,最終呈現出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 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意義
(一)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成績
盡管現階段小學教育之中,人們越來越關注整體的學生能力與技能水平的上升與發展,而不再單純地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但成績仍舊是體現學生個人學習成果和學習態度的關鍵部分,通過這一部分的提升與變化,又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促進學生學習進步,最終達到教育目的。而閱讀能力作為學生個人的重要能力之一,其最為核心的部分就是對學生個人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一并提高。好的閱讀能力加持之下,學生個人對文章、題目、課文的理解和思考就會更為深刻,而在語文的課堂之中,這些又都是十分重要的學習環節,有必要進行進一步的鍛煉,所以通過提升和改善學生的閱讀能力,可以進一步地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助于創新現階段教學模式
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教學模式仍舊需要進行創新,這是由時代和教育背景所決定的,而進行怎樣的創新就成了現階段值得關注的問題,這一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需要依據現階段具體的教學問題來進行對應的工作展開,而現階段學生閱讀能力的缺失也就成了進行教學模式創新的具體道路之一,通過這一能力的培養,就可以進一步地促進整體小學語文教學模式的創新與進步。
(三)閱讀能力的培養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
現階段的教育目標之中,培養學生的個人核心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這對學生個人的成長和進步,乃至于以后的發展都有著一定程度的影響。而對大部分的學生而言,核心素養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展開對應的培養,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就是重要的道路之一。這一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并通過越來越多的閱讀,使得學生個人的性格和世界觀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最終達到培養核心素養的目的。
三、 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創新關鍵
盡管中國的小學語文教育已經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發展與進步,也培養出了很多的人才,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這足以說明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育本身存在的問題并不嚴重,只是在時代進步的背景之下,相關的教學需要依托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來進行一定的創新。
(一)教學模式的創新與進步
對現階段的小學語文閱讀能力培養而言,最為重要的部分就是對具體的授課模式進行創新,使其可以進一步培養和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很多時候都無法得到應有的鍛煉與發展,甚至很多學生都未曾接受過對應的教學,閱讀能力雖然是一種十分基礎的能力,但對其的掌握與應用也需要進行分析和準備,并展開對應的教學,這樣才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生整體水平的進步。為此,有必要根據情況的不同來進行對應的創新發展,打造出可以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模式,并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進行調整。
(二)教學內容的創新
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值得關注的部分,其中閱讀素材的準備、閱讀能力鍛煉的形式都是值得關注和在意的部分,這一部分的教學更需要進行內容上的創新來調補對應的空白??稍诖蟛糠值男W語文教學之中,針對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內容卻少之又少,很多時候都處于缺乏的狀態,一方面,因為這一能力的培養常常出現學習時間長、鍛煉效果低的問題;另一方面,因為這一能力的訓練效果所展現的時間跨度比較長,很多時候都無法具體體現出學生閱讀能力的進步,所以這一能力的培養也就成了具體教學中容易被忽略的部分,有必要從內容上進行對應的創新,最終達到合理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三)教學各個階段的創新
在現階段的語文教學之中,主要可以劃分為三個不同的部分,分別是課前導入環節、課中授課環節、課后輔導環節,無論何時這三個教學環節都有著自身的重要意義,值得進行對應的創新發展,并將閱讀能力的培養融入其中??稍诂F階段的一些小學語文教學之中,卻出現了很多問題,最為明顯的就是各個階段教學形式的缺失,這就無形中導致了整體的語文教學中缺少了對應的教學內容,很大程度上使得最終的教學效果難以達到標準,無法進一步地鍛煉學生個人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
四、 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教學策略
想要在現階段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需要進一步從細節出發,在問題的基礎上進行對應的創新發展,并將此作為合理的依托,進一步地展開符合實踐的教學應用。
(一)課堂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
針對出現在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創新問題,有必要進行一定的思考和實踐應用,如何進一步根據具體的教學實際和學生特點來進行對應的教學創新,并融入閱讀能力的培養也就成了值得關注的部分。
在實際的教學之中,可以根據自身班級情況的不同來進行合理的個性化教育,并應用和完善各種不同的教學模式
?,F階段的各個班級類型之中,普遍存在著以下幾點不同:學生本身學習水平的不同,部分班級之中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培養意識,可以以此作為具體的教學特點來展開對應的教學,而在一些閱讀能力培養較差的班級中,就需要改變部分的教學模式創新方式,使得學生的閱讀基礎可以進一步地提升。
在對閱讀能力普遍較好的班級進行對應的閱讀教學和閱讀能力訓練時,就可以從具體的教學形式出發,不單單將課內的閱讀作為唯一的教學部分,而是將相關的課外名著進行一定的課堂延伸,使得學生可以進一步學習到對應的知識,并以此為根據來進行對應的學習。
如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之中,教師可以在每周拿出一節自習課或是語文課的時間,將其規定為閱讀課程,在這一課程中,學生需要學會分享和總結,而其展開論述的內容就是自身最近所讀的一本世界名著,可以從名著的內容上進行概述、字詞上進行總結、語句上進行摘錄、人物上進行分析等等,最終只為了學生可以學有所獲,進一步地展開對應的閱讀能力培養教學。而在這一教學模式的創新發展中,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自身職責,為學生推薦具有閱讀價值和閱讀意義的書籍,以此來方便學生進行進一步的閱讀與分析,此類書籍可以為《魯濱孫漂流記》《海底兩萬里》《童年河》等等具有歷史價值和文學價值的書籍。
在閱讀水平較低的班級內部進行對應的教學則需要充分考慮到各類學生的接受程度,并從課本實際出發,選擇對學生學習成績和閱讀興趣能有效提供幫助的部分進行延伸,以此達到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如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以進一步延伸閱讀課本中具有一定閱讀意義和閱讀價值的文章,幫助學生養成從字詞角度分析文章內容、從人物角度分析文章內涵的習慣,進而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進一步提高。在對小學語文《小英雄雨來》一課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從這一文章出發,將其中的雨來作為重要的人物進行講解,將其性格中的勇敢、智慧、愛國進行說明,并要求學生通過具體的文章內容進行論證,在這一過程中,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也向學生樹立了一定的閱讀觀念,使其可以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
(二)課堂教學內容的擴充
針對現階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課堂內容較為匱乏和單一的問題,最為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就是根據具體情況拓展教學內容。這就需要教師從自身出發,用心篩選出部分閱讀教學內容,既要符合具體的時代要求,又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對應的閱讀訓練,更重要的是通過怎樣的方法體現學生在閱讀中的變化,最終既使得學生個人能力有了變化,又讓學生與家長可以正確認識具體的教學內容。
在具體的教學中,這一部分的策略應用可以分為兩大部分,這兩部分組合在一起,才可以進一步為整體的課堂教學發展提供幫助。
首先,需要積極地展開教學研討,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學習水平的不同、理解能力的不同來選擇不同的閱讀內容,并將其總結為具體的實踐經驗,供以后相關人員展開研究和學習。如對好動的學生,可以選擇讓其閱讀冒險類的世界名著或是書中的文章,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可以找到自身與素材中人物的共同點,并以此為開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其可以養成閱讀的習慣。
其次,需要展開一系列教學娛樂性活動,讓學生與家長對閱讀有著不一樣的認識與理解。如教師可以在學校中開展對應的“閱讀辯論大賽”活動,具體的活動展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首先,布置固定的閱讀書籍和篇目,為了便于統一,可以在課本中進行選擇?!毒l填海》就可以作為對應的比賽篇目,需要學生對這一課文進行閱讀和準備,并圍繞著“精衛填海是否有意義”來進行辯論論點的收集。其次,在相關的活動開展前,可以讓學生通知家長,讓其一并到達現場觀看,通過學生激情四射的辯論可以進一步地讓家長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從而進一步地推進相關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能力的培養。
(三)各個教學環節中閱讀要素的滲透
對實際的教學而言,想要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鍛煉,就需要在整體的教學環節中都進行閱讀要素的滲透,這是確保整體教學可以有效展開的關鍵步驟,而在現階段的教學之中,主要從兩個方面展開對應的滲透工作:
首先,在課前導入環節之中,教師可以選擇與本節課有關的閱讀內容進行滲透,讓學生借由閱讀材料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進行猜測和揣摩,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如在進行小學語文《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一課的教學前,教師就可以從特定的角度出發,將《豌豆公主》一類的童話故事作為課前的讀物,讓學生從童話的角度分析具體的人物,之后再引入具體的課文內容之中。
其次,在課后的輔導復習階段,也可以通過閱讀展開對應的教學,讓學生借助閱讀的形式來進行復習和預習,達到培養閱讀能力,促進學習成績提高的目的。如在進行《獵人海力布》一課的課后學習時,教師可以從具體的學習內容出發,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進一步的閱讀和分析,找出其中的人物性格和轉折情節,并對“酬”“誓”等生字進行進一步的復習。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越來越成為值得關注的教學部分,這是其自身的意義和價值所決定的,而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之中,也應該從現存問題的角度出發,通過教學模式創新、教學內容拓展、教學環節的滲透來進一步地完成具體的閱讀能力培養過程,最終達到整體教學體制的完善和學生個人閱讀能力進步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丹丹.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新課程:小學版,2018(2):180.
[2]陶四蘭.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8(10):65.
[3]曹迪.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贏未來,2017(13):251.
作者簡介:徐海霞,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五合鎮白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