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國教育事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時期,教育改革持續滲透到各教育階段。英語作為初中教育階段的一門重要課程,受到教育改革的影響,教學理念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然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而分層教學法是一種具有較強先進性和科學性的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初中英語課堂中,對于推動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具有積極作用。為此,本文首先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進行了分析,并從意義和策略兩個方面對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期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英語;課堂教學
【作者簡介】申曉艷,江蘇省徐州市新城實驗學校。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化,要求廣大教師應樹立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學實踐中,持續關注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的發展。初中英語教學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和知識基礎的奠定具有重要影響,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并將更多全新的教學模式引入到英語課堂中,實現對英語教學的優化和創新,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獲得更為全面的發展。分層教學,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模式,將其運用到初中英語課堂中,可以滿足不同學習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全體學生的共同進步和發展,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效。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將分層教學的優勢充分體現出來呢?這成為廣大初中英語教師需要研究的新課題。接下來,筆者就此進行具體分析。
一、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由于深受傳統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目前多數初中英語教師依舊采用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存在較大的弊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點就是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嚴重忽視了學生的獨特性,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具體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部分學生“吃不飽”。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所采取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都是針對大部分學生接受能力設計的,且教學過程過于機械化、程式化,這也就導致部分英語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和掌握課堂上所教授知識,并產生大量閑置時間。這類學生往往希望教師能夠多講授課外知識,豐富自己的知識面,實現學習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顯然傳統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并不能滿足他們的這一學習需求,進而導致這類學生“吃不飽”。二是部分學生“吃不透”。傳統初中英語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過于單一、枯燥,且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缺乏對知識主動思考和探究的機會。在這樣的英語課堂中,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未能得到充分體現,這也使得部分英語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跟不上教學進度,進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積極性。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中應用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中,極易挫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進而影響到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而分層教學法充分考慮到了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征和學習需求,要求教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計教學方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完成相應的學習目標,進而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當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目標時,則可以朝著更高層次晉升,進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興趣。
2.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分層教學法對于教師教學水平的要求更高。在開展分層教學法之前,教師需要對班上學生學習情況和能力特點等基本信息進行全面了解,然后再根據一定的原則,將學生劃分為多個層次,并為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制訂相應的教學方案。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能夠最大化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進而為后續英語教學的開展做好鋪墊,實現課堂教學效率和水平的全面提升。
3.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在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中,教師往往會無差別對待每一位學生,導致部分英語知識基礎薄弱的學生,無法消化教學內容;部分英語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則沒有任何提升,限制了學生個性化發展。而在分層教學模式中,教師需要在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的基礎上,為各個層次學生挑選適宜的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進而有效激發學習潛能,促進綜合能力的發展。
三、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教學對象的合理分層。對教學對象進行合理分層是分層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的第一步,也是影響分層教學效果的關鍵性步驟,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首先,教師需要對班上學生英語學習能力和能力特點進行全面了解和分析。由于每一位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知識接受能力和能力特點會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一點同樣也體現在英語學習上。為了保證分層的合理性,在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前,教師可以通過相關的測試題,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對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進行摸底測試,全面掌握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然后,教師可以以學生的測試結果為重要參考依據,將英語知識基礎和能力相當的學生按照不同級別進行合理分層。通常情況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層三個級別,其中考試成績較好和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分為一個層次;考試成績中等、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生分為一個層次;考試成績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分為一個層次。這樣的分組更有利于教師制訂分層教學計劃和組織開展教學活動。并且組內成員的學習水平相當,能夠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增強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最后,教師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學習需求進行分析,并制訂相應的教學計劃。
2.教學目標的合理分層。將學生進行合理分層后,教師則需要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結合教學內容,確定各層次的學習目標。這就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設置分層教學目標時,必須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同時還需要結合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這樣才能保證分層教學目標設置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例如,在對“My day”這一單元進行教學時,教師在開展分層教學活動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定分層教學目標。比如,針對成績較好、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習小組的學習目標為掌握本單元的所有詞匯和語法,能夠熟練地運用所學知識描述自己的一天;針對成績中等、學習能力一般的學習小組的教學目標為掌握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和語法,并能通過對課文的模仿,簡單描述自己的一天;針對成績較差、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習小組的學習目標為掌握本單元基礎詞匯和語法知識,能夠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學內容的合理分層。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主要方向,當確定分層教學目標后,教師需要緊跟教學目標,設計分層教學內容,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學習相應的學習目標。首先,初中英語教師需要對各個層次的教學目標進行全面剖析,并結合各層次學生的英語基礎、學習能力、學習特征和學習需求等方面,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同時,各層次的教學內容的難度應具有一定的梯度,避免學生“吃不飽”和“吃不透”現象的出現;其次,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內容中,一定要保證各個層次的學習內容都包含1-2個學習重點,以便于學生明確學習方向,突破重難點,提升學習效率;最后,教師在設計和挑選教學內容時,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年齡特征,教學內容應具備一定的趣味性,這樣才能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對“This is me”這一單元開展分層教學時,教師就需要結合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和各層次學生的實際水平,合理設計教學內容。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一組,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應側重于對本單元單詞和詞匯的掌握,多為他們提供口語訓練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將理論學習和口語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針對學習能力一般的小組,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應側重于對本單元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通過相應的習題訓練、口語訓練等方式,深化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理解;針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小組,教師所設計的教學內容應側重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基礎知識的掌握。
4.課后作業的合理分層。課后作業是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鞏固和延伸,也是對學生學習效果檢測的重要環節。在分層教學中,為了保證教學成效,除了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分層外,教師需要對課后作業進行合理分層。首先,為了通過課后作業對各層次的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進行了解,教師在設計分層作業時,應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必要性的課后訓練。雖然同一層次學生的學習水平相當,但每個學生都是特殊的存在,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在設置分層作業時,應盡可能地找一些有典型性的問題,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應有的鍛煉,并能從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中,了解到學生真實的學習水平。其次,為了培養學生互幫互助的品質,促進學生的共同進步,教師也可以適當地設置一些探究性作業,即結合教學內容,為各層次的學生設置相應的探究性課題,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完成探究性學習的過程,并最終以小組學習成果展示的方式,提交作業。
結語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其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因此,初中英語教師應加強對這一方面的重視和研究,并通過教學對象分層、教學目標分層、教學內容分層、課后作業分層等方式,促使初中英語教學面向全體學生,提升英語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獲得更為全面、綜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淑蝦.分層教學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實踐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50):107-108.
[2]康萍.試論分層教學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的促進[J].新課程,2021(14):82.
[3]王英豪.初中英語課堂上的分層遞進教學[J].中學生英語,2021(12):150.
[4]岳秀燕.分層教學理論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校園英語,2021(11):230-231.
[5]黃金花.探究分層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高效課堂[J].校園英語,2021(10):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