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玲
摘 要:高職高專院校承擔著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戰略任務,近年來,高職高專院校在校生人數快速增加,已經超過了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一半,當然,高職高專院校中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貧困生)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各高職高專院校必須重視,要實現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必須重視和加強貧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其全面發展,最終實現教育目標。
關鍵詞:高職高專;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作為我國高等教育重要組成部分的高職教育,務必深刻領會講話精神,堅持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務必取得實效。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以下稱“貧困生”)作為高等學校在校生中的特殊群體,越來越為社會各界所關注。
在新時代背景下,高職高專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源泉,為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發展好高職高專教育,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事關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然而,高職高專院校對于貧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卻存在一些問題,嚴重限制了高職高專院校貧困生的全面發展。
一、部分貧困生思想政治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道德素質和消費觀方面
首先,責任意識淡化,部分貧困學生進入大學校園后,被一些不良現象和風氣影響,尤其一些權利金錢化現象,使得部分學生發生了變化,在人生奮斗目標上表現出日益增強的個人意識逐步取代了整體意識和社會意識,社會責任感淡漠已漸成必然。其次,調查還發現,絕大多數高職高專貧困生剛入校時都能保持著艱苦樸素、誠實守信、善良正直的良好品質,但隨著在校時間的增加,他們中的一些人在道德層面開始發生了變化,如部分學生由于經常與家庭條件優越的同學在一起,考慮到同學關系,考慮到自尊心和所謂的面子問題,日常消費養成了“打腫臉充胖子”的習慣,完全忘了自己的實際情況,在少部分貧困生身上更是出現了違法違紀行為。
(二)心理素質方面
調查發現相當一部分高職高專貧困生存在自卑心理,這一現象在大一新生中表現的尤為突出,他們認為自己和自己家庭的貧困讓他們在同學中間“低人一等”或者“自慚形穢”。從調查訪談的結果可以看出,自卑是貧困學生突出的心理問題,表現為比較敏感,怕受到傷害,有時候其他人隨便的一句話,都可能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容易形成情緒和情感上的強烈波動。和一些貧困學生的談話中發現一些學生不同程度的存在抑郁情緒,少數學生還比較嚴重。
二、高職高專貧困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認識層面
盡管高職高專貧困生思想政治現狀客觀上要求必須引起學校重視,但是在現實情況中,部分高職高專院校在校級層面就缺乏基本的認識,首先作為統領全校師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黨組織,在日常工作中沒有專門針對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計劃或方案,其次,作為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授課部門以及學生工作系統在具體工作中,缺乏教育的針對性,往往忽略了面對貧困生實施的特殊的教育手段和任務。
(二)工作機制方面
基于目前我國高職高專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必須有針對性地開展相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現實卻是對于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采用傳統的灌輸方式,習慣性地就現階段時事政治、方針政策進行的普及式教學,而往往忽視了對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與此同時,作為貧困學生在學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教師、輔導員、心理健康教育部門沒有形成教育合力,往往是各自為戰,難以發揮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作用。加之,一些高職高專院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屬于學工系統的職責,因此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過程中,并沒有給予貧困學生足夠的人文關懷以及教育重視。然而,貧困學生由于自身較為敏感的心理特點,難以向輔導員進行傾訴,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了貧困學生的心理問題。
(三)教育內容方面
貧困生形成的原因往往并不單單是家庭條件的影響,還會受到精神、能力以及受教育情況的影響。然而,就我國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而言,相關的教學內容過度單一。與此同時,教學內容普遍存在著與時政熱點緊密聯系的政策方針教學,這些教學內容與貧困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因此,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興趣,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在另一方面,由于偏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高職高專院校貧困學生所起到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難以發揮思想政治教育應有的效果。
三、加強和改進高職高專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健全保障機制
現實情況中,盡管一些高職高專院校對于貧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較為重視,但是由于缺乏相應的保障機制,并沒有形成教育合力,所起到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因此,高職高專院校在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當通過重視貧困生的心理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部門加強合作來提升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從而真正發揮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方面的功能。
(二)科學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在高職高專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其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其實是一致的,統一于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但是,它們在教育內容上側重點不一樣,可以互相補充,兩者的契合點是貼近高職高專院校實際,學生全面發展的現實要求。目前,部分高職高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通過心理測試、個別心理咨詢等手段了解貧困學生的思想實際,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進行專門的心理學專業培訓,給貧困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檔案,開設心理講座,建立校園心理健康網絡等。但是,最重要的是要創新工作思路,把兩者的契合著力點找準。
(三)豐富與創新教育形式和方法
由于我國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往往只是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和一些時事熱點的普及,教學形式較為刻板單一,因此在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很難對其產生學習興趣。所以,高職高專院校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具體實踐中,應當加強與貧困生深切有效的溝通,通過了解學生的興趣所在,來獲取學生日常生活的實際情況,了解學生的實際教育教學需求,豐富教育教學形式,創新教育方法,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參考文獻:
[1]駱郁廷.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30).
[2]王瑞霞.對高職高專院校貧困生群體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究[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8).
[3]曹原.高職高專院校貧困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問題及對策[J].遼寧高職高專學報,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