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勞動街小學 高 夏
群文閱讀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簡稱,也是近年來在我國悄然興起的一種具有突破性的閱讀教學實踐。隨著對該模式的調查研究和實踐工作的深入,群文閱讀的定義也在不斷修正完善,變得更加合理,它在教學中具體是指師生圍繞一個或多個議題,選擇一組性質接近的文本,在一定時間中通過集體建構達成共識的多文本閱讀教學過程。
群文閱讀要進入小學語文教學課堂,必須有一個合理的流程,方能不顯突兀。群文閱讀在進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時,可以將模式分為五個環節,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由淺入深地將群文閱讀在課堂內進行推廣。第一層,群文教學要以教材為主,進行整合單元,將教材中每個單元出現的文章分別進行整合;第二層,依舊以課文為主,但在學習教材文章的同時還要增加課外同類型文章的閱讀,即“一篇帶多篇”;第三層,將一篇拓展到整本教材,課外閱讀的文章也擴張到多本同類型書籍,即“一本帶多本”;第四層,確定一個閱讀教學的核心主題,并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課外書籍的選擇;第五層,將課內課外閱讀的文章結合起來,做到旁征博引,內外結合,也讓學生通過對課外書籍的閱讀充分理解教材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潛移默化地將傳統教學模式轉化成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
在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中,采用的是教材與課外文章相結合的教育手段,這就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到了課文以外的文章,增加了學生的閱讀量。“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目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中,根據不完全統計,小學六年的學習中,共計語文讀物12 本,每本教材中平均有文章30篇,按照每篇600字計算,學生在六年間也一共讀了21萬字左右。要知道,量變是質變的基礎,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就會十分困難。而在2011 年教育部出臺的相關文件中也明確表示,必須推進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外書籍的閱讀量,爭取在第一、第二、第三學段分別達到5萬字、40 萬字、100 萬字的閱讀量。所以說,增加閱讀量已經是現代小學云課堂上繼續解決的問題,群文閱讀則能完美契合這個政策。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講解一篇文章至少需要兩個小時,雖然說是為了增強學生的理解,但依舊太過緩慢,不利于學生知識的積累。對于群文閱讀來說,在課堂上閱讀教材和課外讀物的訓練能夠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由于群文閱讀中選擇的課外讀物都是與教材課文感情相似、題材相同的文章,學生在閱讀不用轉換思維去推測其他文章的寫作思想,只需要將文章內容通讀即可。比如,學生可以在學習《草》這篇古詩時閱讀其他有關寫草的詩句,這就極大方便了學生對課外讀物的閱讀。久而久之,就會增強他們的閱讀能力,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讓學生讀過課文之后,就會進入煩瑣的提問和默寫背誦環節,教師不斷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也不斷回答問題。被動地聽講,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而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可以讓學生閱讀更多文章,內容多樣,有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多閱讀、多思考、使學生產生閱讀的積極性。比如,教師可以在講解完一篇文章后,不對學生進行單獨提問,讓他們讀一些有關的課外讀物,自己去發現文章內容和思想的異同,再進行統一講解。
在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中,課外書籍的選擇是沒有相關規定,依靠教師自己選擇合適的書籍用來擔當群文閱讀的課外讀物,這也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沒有標準化的課外讀物規定,就會讓教師在選擇課外讀物的過程中無法進行參考,只能依靠自身對教材的理解去進行課外讀物的選擇。而教師對教材的理解深淺不一,程度不同,也就導致課外讀物的選擇出現差異。甚至出現同一所學校,學生課外讀物都不相同的情況,這不僅會增加群文閱讀的開銷,還會造成課外讀物標準不一,影響學生對教材的理解。更有一些教師的教學資格尚淺,在對教材理解程度不夠的前提下選擇到與教材不匹配的課外讀物,甚至是選擇一些質量較差的讀物,嚴重影響了學生課外閱讀的進程。
在群文閱讀中,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課堂中起到輔助和引領作用。但在一些課堂上,教師對群文閱讀的理解出現偏差,導致教學模式出現問題,依舊是將教師作為課堂主體。群文閱讀目的在于增加小學生的書籍閱讀量,增長他們的知識儲備。而小學生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借用群文閱讀這一方式,將和教材思想內容相近的課外讀物引入課堂,讓孩子能做到大致的理解。若是依舊將教師作為課堂主體,學生被動地聽講,就又將有趣味性的課堂變成了枯燥的填鴨式教育,不利于群文閱讀的發展。
在群文閱讀的課外書籍選材方面,應當由教育部門進行統一選材,以確保課外讀物的專業性。可以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以小學教師為目標,收集他們的推薦內容,在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篩選,選擇出適合小學生閱讀的課外讀物。如,在《靜夜思》這篇教材的課外閱讀材料選擇中,就要選擇望月懷遠這種有關思鄉之情的文章。
在群文閱讀中,教學活動的主體應該是學生而非教師,在傳統的教育模式影響下,教師很難接受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這也嚴重制約著新型教學模式的發展。這時候,就需要教師適應時代的發展,了解新型課堂教學的優勢,轉變思維方式,試著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比如,借助課堂翻轉這種方式,在課堂中起到引領作用,盡量避免強制讓學生進行課程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幫助群文閱讀順利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落實發展。
在時代日新月異的今天,教育的發展也不能一成不變,必須大力推進群文閱讀這類教育模式在課堂中的運用。在小學課堂語文的教育中,群文閱讀不僅增強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進一步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發散他們的思維,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群文閱讀教育是對其最好的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