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翅芬
【摘要】主題探究式課程是促進幼兒各項發展的實踐活動,教師在課程中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對問題和事物進行觀察、猜想、推測、探究并理解,讓幼兒在主動發現、探索問題的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教師在設計主題探究內容時,要綜合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需要,密切聯系幼兒的生活經驗,通過多元化的目標規劃,促進幼兒的探究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提升。
【關鍵詞】探究;課程;教育
2012年以來,我園一直在踐行蒙特梭利課程,老師們在多年的實踐過程中,也掌握了一定的經驗和方法。自2020年5月,我園民轉公后,我們一直在思考,如何讓蒙特梭利課程跟其它的課程進行有機融合,我們是否能找到一條探索之路。2021年4月,在深圳市鹽田區教育局以及教科院的指導下,中海幼兒園申請參與到了鹽田區國際視野下托幼一體化(2-6歲)課程體系建設項目。作為基地實驗幼兒園,在2021年4月至11月的實踐過程中,在新西蘭專家——楊景真老師、教科院魏少容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秉持著追求創新、優化的理念,開展了一系列探究課程,也經歷了從懵懂到逐漸清晰的過程。
一、為什么要做主題探究式課程
在中海過去的近十年里,中海團隊都專注地在進行蒙特梭利課程的探索,在蒙特梭利課程理念的指引下,中海幼兒園的幼兒也獲得了不錯的學習和成長。蒙特梭利教育,它更多是一種教育理念,一種培養幼兒的方式。它有一套專業的教育體系,課程內容的設置也是相對完整的。同時,蒙特梭利教育的實施非常依賴于“教具”,幾乎采用的都是高結構材料,更多呈現的是一個有準備的環境。在準備好的環境下,利用豐富多彩的教具作為幼兒的“玩具”,激發幼兒的學習本能,將傳統的“老師教”轉變為“幼兒學”。因為專業的教具能夠滿足幼兒的興趣,幼兒通過自主地操作教具,從中主動獲得大量感官經驗及掌握不容易被理解的數理知識。所以在這樣的課程體系下,我們培養的幼兒專注、獨立、自主,有一定的協調力和秩序感。
我們為什么要加入主題探究式課程呢?主題探究式課程能跟蒙特梭利課程融合嗎?這是所有中海團隊最初的疑慮和想法。借著教科院這個平臺,在鹽田區國際視野下托幼一體化(2-6歲)課程體系建設項目執行導師楊景真的統籌安排下,第一期由臺灣周淑惠老師給我們進行了為期一個月共4次的探究式課程培訓。通過周淑惠老師一個月的課程培訓分享,我們能感受到主題探究式課程下的幼兒們是靈動的、是具備探究力、創造力以及合作共構力的。而這些品質,是蒙特梭利課程中正缺乏的,所以,帶著這些美好的向往,我們走上了探索之路。
二、主題探究式課程是什么
臺灣清華大學周淑惠博士在一書總提到:主題探究課程通常是師生共同選定與生活有關且含涉多學科的議題或概念,作為學習的探討主題;并設計相關的學習經驗,試圖“探索”“理解”該主題,且“解決”探究過程中相關的問題,以統整該主題脈絡相關的知識與經驗。而它的特征是具有統整性研究性。
雖然在查閱書籍和傾聽專家講座的過程中,大致了解了其概念,但當我們滿懷信心跟幼兒們一起選定主題進行探究時,不出所料,我們遇到了很多問題,老師們開始自我懷疑,也不斷地產生疑問:我要怎么制作網絡圖?是應該跟著幼兒的興趣走還是以老師預設為準?當老師預設的活動幼兒不感興趣怎么辦?探究過程中,是以小組為單位還是全班一起?……當老師們遇到以上種種問題不能很好地解決時,很快就泄氣了,頻頻向我反饋苦惱及尋求幫助。同時,看到老師們的狀態,也讓我陷入思考:我要怎么幫助老師們去更好地開展主題探究?我是否能幫助老師們找到好的方式方法?在不停的詢問各位專家的過程中,我收到的答案都只有一個:讓老師們先動起來,只有先做、先嘗試,才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收到專家們的建議后,我只能更加鼓勵老師們,放松狀態,帶著和幼兒們一起玩的心態去嘗試,不用思考策略、方法,享受過程,充分地去感受教育的自然而然,這樣,學習自會自然而然地發生。
在以實驗班為主,全園班級全面實施的情況下,我們邊實踐邊探索,從最初的懵懂、茫然、不知所措、甚至氣餒,到后面通過專家指導、園內教研、小組研討等方式,老師們逐漸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一說起班級的主題探究活動,一個個眼神閃著光、嘴巴根本停不下來,臉上洋溢著欣喜的表情。老師們都說,當看到幼兒們發現問題、并會自己想辦法嘗試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的時候,我們看到了幼兒們的內驅力,這種內驅力驅使幼兒對未知的事物進行探索,大大激發了幼兒們的探究欲望,也讓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看到幼兒以及老師自己的成長。
看得見的成長,這是我在主題探究中最大的感受。
三、如何去做主題探究式課程
在大概念里,只要是好的課程,大部分人都是很愿意去做的,那怎么做就大相徑庭了。未來的時代是人工智能的社會,是一個講究探究、解決問題與創造的時代。全球許多部門均出臺了以探究為主要精神的教育文件或者政策。教育是有道德使命的,我們所培育的幼兒將來需要面臨殘酷的時代考驗,身為教育工作者,必須為幼兒負責,如何做出具有特色的主題探究課程是我們思考的方向。
1.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
在課程的探索階段,如何轉變教師的教育思想和觀念,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事。通過專家講座、各類教育叢書、分享好的主題探究案例以及各類培訓學習,老師們重新認識了探究式課程中教師所扮演的角色與支持方式。
2.調整一日生活
在幼兒進行探究時,我們發現幼兒需要大塊的時間來進行,那如何保證幼兒的時間呢?經過在實踐中探索,我們盡可能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安排為整塊的時間,保障幼兒有大量的時間可以圍繞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通過同伴合作討論、自己動手、動腦來探索和解決問題。
3.相信幼兒的能力
開展主題探究活動,教師需要從觀念上轉變幼兒被動學習的思想,要看幼兒的潛質,教師需要信任幼兒,肯定探究性活動能夠起到一個推動的作用,因為幼兒對感興趣的活動是十分認真的,所以在這種學習的氛圍中,幼兒才能主動、自主和創造性的學習。
4.相關探究材料的準備
不管是預設的主題還是生成的主題,都需要和幼兒的發展同步,合理規劃班級的區域環境,豐富區域制作的原材料和操作材料。針對主題探究活動的內容,給幼兒提供必要的環境支持,以此來激發幼兒們的探究興趣。
5.課程內容的來源
課程內容的選擇,因充分利用身邊的教育資源,跟幼兒的生活緊密連接,讓幼兒看得見、摸得著,如幼兒園園內資源、家庭資源、社區資源等。教育應源于生活,并探究于生活。
總而言之,在我們探索主題探究課程的初步階段,在教育局及教科院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客服種種困難,踏出了勇敢的第一步。我也相信,當我們愿意相信幼兒、充分挖掘幼兒、以幼兒的興趣出發,全力支持幼兒時,幼兒們的探索之旅也就自然地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