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德化縣實驗小學 張秀珠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學數學教師的備課方式也在進行著革新,傳統的備課方式顯然無法滿足新時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實踐的需要也在呼喚著數學教師對備課方式進行深入改革,這就要求教師對小學數學的集體備課進行深入思考,不斷將新技術融入集體備課環節中。
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開展小學數學的集體備課時,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個人準備。個人良好的準備是集體備課的基礎。在進行網絡備課時,參與的教師數量較多,會來自各個不同的學校,那么每一名數學教師都要提前做好準備,梳理自己以往備課的思路和亮點,做好分享的準備。教師在進行預先準備的時候,可以根據以往個人備課的經驗,思考本節課程的重點內容是什么,自己在往年的授課過程中都采用了哪些方法,都使用了什么樣的案例題。這些內容都是教師在個人準備過程中應當注意的,當教師做好了充足的準備后,在后續的集體備課中才能更加有話可說。
在進行互聯網集體備課的過程中,教師之間還要注重過程的溝通交流,真正做到教學知識的良性傳遞,讓每一名教師都能從中獲益。利用網絡開展區域性集體備課,正是一種加強本地數學教師溝通交流的新模式。在進行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由于參與人數往往較多,那么可以先預設一個備課模版,統一備課流程,如先討論價值定位,再討論概念教學,然后是內容講授,最后是案例應用。在小學數學集體備課思路確定后,教師可以沿著這個軌跡進行溝通交流。由于采用的是網絡集體備課的方式,應當提前預設好發言環節,最好可以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讓每一名教師都能有發言機會。對于同一個教學內容,年輕教師和年長教師總會有一些不同的看法,要促進教師之間的思想碰撞,在區域性教師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真正幫每一名教師發現自己的備課不足之處,從而推動教師備課與授課質量的不斷提升。同時要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的記錄功能,把教師的精彩發言及時記錄下來,并在結束后及時發給每一名教師,便于教師及時把備課內容進行總結歸納,促進區域內教師專業化提升。有條件的地區還可以定期召開線下備課模式,充分將線上和線下相結合,以互聯網備課為主,以線下為輔,讓教師感受二者的備課差異,從而更好地開展備課活動。
在互聯網環境下開展集體備課,小學數學教學更要講究方法運用,充分將互聯網技術融入新式的備課實踐中。教師開展集體備課的時候,由于采取的是互聯網模式,這樣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因此教師更要講究方法運用,讓多媒體技術真正助力區域性集體備課。在傳統的備課模式中,教師齊聚一室,往往只能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系統梳理,如該講授什么知識點,哪些是重點內容,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案例。但這對于年輕教師來說,可能僅能從別的教師口中了解這些備課知識,在具體運用上可能還存在著一定困擾,那么在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網絡集體備課時,教師則可以進行預先錄課,把一些重點內容的講解過程制作成視頻的形式,在集體備課之前把視頻上傳到備課網絡平臺,這樣在開展網絡集體備課時,教師之間可以一邊備課一邊示范,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資源共享,讓每一名教師都能在備課過程中有所收獲。此外,小學數學教學中還會有大量與生活有關的應用題,那么教師也可以把自己在授課時所運用的視頻、文字等案例上傳到備課平臺里,這樣教師之間也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共享。對于同一個知識點,不同的教師能有著不同的講解方法和講解素材,那么每一名教師都可以根據自己授課班級的學生特點,為學生選擇適合的數學資源,從而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網絡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小學數學教師更要注重其中的方法運用,要及時地進行資源共享,充分發揮區域性網絡集體備課的優勢,不斷通過集體備課提升自己的數學教學水平。
教師還要關注結果的反饋總結,不斷以集體備課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這里所說的總結反饋側重于授課后的經驗總結。根據集體備課的指導,教師在進行實踐授課的時候總會有一些值得總結歸納的地方,那么在下一次備課的時候,每一名教師都要及時地把這些內容進行分享,推動集體備課思路進一步完善,為此可以建立區域內集體備課教育博客、教學資源庫等平臺,共享集體備課成果。這種備課與授課完成后的總結反饋環節十分重要,只有當數學教師進行了不斷總結,才能更有助于后續備課質量的不斷提高,從而實現區域性教師教學水平的良性提升。例如,在開展“角的度量”這一課程時,在利用量角器測量角的過程中,學生都出現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是需要教師注意的。這一系列的問題教師都可以進行匯總歸納,發表到自己的博客上,或者總結成教學案例,納入網絡資源庫。當進行新一輪備課時,教師可以及時在網絡上把這些案例調出來,在網絡集體備課中進行討論,從而不斷提升每一名教師的授課質量,實現區域內各校教育教學均衡發展。
綜上所述,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備課的過程中,要注重采用多媒體技術,積極利用網絡實現區域性集體備課,不斷促進區域內教師專業化提升,促使區域內各校教育教學均衡發展。為此教師首先要加強個人準備,在備課的過程中做到有話可說;其次要通過網絡注重備課過程的溝通交流,形成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換;再次要講究方法,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讓區域性集體備課更具成效;最后還要關注結果的總結反饋,把備課內容的實踐情況進行總結反思,從而發揮區域內教師集體智慧,讓集體備課真正達到優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