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霞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的提速,更強調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的全面培養。這就要求學校及教師應該重視對高中生的體育教學活動。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采取更有效的教學方式,去引導學生鍛煉身體,提高學生身體素質,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在眾多教學方法中,分層教學法得到了普遍的運用。該方法注重因材施教,能夠適應不同差異的學生群體,既可以提高學生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也可以進一步幫助教師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本文將從分層教學法的含義以及分層教學法的特點,分析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分層教學法;有效應用;高中體育;教學實踐
學生只有具備健康的體魄,才能夠孕育出一個知識淵博的大腦。然而學生對體育課心理上長期忽視的態度,是不利于學生的長期發展的。為此,體育教師要及時升級自身的教學觀念,提升對課堂教學的重視,轉變教學手段,為學生創造一個最適合高效學習的環境氛圍。所以,將分層教學應用到體育教學中,對教師而言,既可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又可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那么,如何將分層教學用于課堂實踐教學中,則是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研究的核心問題。為此,本文提出幾點教學策略,以期更好地推動高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全面發展。
一、體育分層教學法的含義
分層教學法是指體育老師在綜合衡量學生的身體素質,心里特點以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不同之后,根據這些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教學層次,根據每個層次的學生特點制定多層次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目的,提高高中生身體素質。
二、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合理劃分組別,科學分層,明確目標
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其身體素質、肢體協調性及興趣愛好多有不同,這就導致其在體育學習中呈現出不同的學習特點。為此,在構建高中體育分層教學模式的過程中,體育教師最先應該做的就是科學分層、明確目標。依據學生的課堂表現、身體素質、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測試成績及日常對學生的了解等,將其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都能明確自身運動鍛煉目標,進而起到嚴格體育教學環境、激發學生運動潛能作用。讓學生正確的認識分層,使其意識到分層是為了促進大家的個性化學習,絕沒有任何的“歧視”色彩。例如:在讓學生學習籃球時,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練習情況,掌握學生的動作規范性、協調能力,將綜合水平接近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鼓勵學生積極交流。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將綜合水平差異較大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引導小組內部交流、合作,組織組間競爭,鼓勵綜合水平較高的學生幫助基礎薄弱的學生,從而實現共同進步,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競合意識,讓學生感受體育精神。
(二)分層指導,分層訓練
在體育教學中,個別教師基于分層教學基本理念,對學生進行差異化教學時著重對具有體育潛能的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從而導致剩下的學生無人看管,無法得到更加科學化的體育指導。讓其他學生在自由活動中“放羊”,這樣不僅不利于對學生體育素養的提升,對體育潛力的開發,還會降低學生學習興趣,進而拉低整個體育課堂教學效果。鑒于此,這就要求體育教師應轉變教學觀念,根據學生間存在著明顯個體差異性,個體技能基礎、心理成熟水平、學習態度等對學生分層教學進行更深入了解,實行“普遍培養、分層訓練”的教學模式。比如:在長跑訓練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進行測驗,來了解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而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有針對性的制定方案。跑步水平較高的學生,讓其學會三步呼吸方法,并提高要求;水平較低的學生,讓其學會二步呼吸方法,并適當降低要求。同時,通過語言、眼神、行動鼓舞學生,讓其懂得堅持,從而感受田徑運動的樂趣。
(三)科學引導,穩步提升
體育教師要善于結合運動項目標準將學生分層,并結合學生差異性特點確定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具體教學實踐中循序漸進地提升。比如:體育教師在仰臥起做教學中可根據學生實際訓練情況開展教學,制定不同層次的學生運動指標,并讓學生感受集體鼓勵與引導,針對運動技能較弱的同學,可以著重交給學生運動技巧:兩腿并攏屈膝,雙手抱頭后,同學幫助壓腳面。兩手抱頭收腹低頭成坐姿,兩肘出膝,隨后還原成預備姿勢,繼續練習。這樣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懷,還可以使學生在不斷努力中完成訓練,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分層教學法在教學中注意事項
分層教學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雖具有很多優勢,但任然需要廣大體育教師注意以下幾點問題,避免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的出現。一是在實行分層教學中,體育教師應盡可能地考慮周全,不能偏重就輕,否則就會影響學生訓練興趣。為此,這就要求教師應全面掌握學生的具體情況科學分層,為教學做好充分準備。二是分層教學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還要結合學生身體素質及學習能力。如果教師仍沿用之前傳統的體育教學方法,不僅不會激發基礎較好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挫敗基礎較差學生的體育學習自信心。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應做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盡可能地將分層次教學法運用的科學合理。
總而言之,提升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與創新性,促進分層教學模式的構建,并非一蹴而就的。作為體育教師,應將體育教學與學生的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充分融合,一方面重視對學生的合理分組、教學引導,培養學生多樣性體育愛好、運動興趣,加強學生的鍛煉意識;另一方面應具有生本意識,關注學生在學習中的情緒、情感變化,重視與學生的溝通,對其施以正向引導,提高學生體育教學質量,促進整體學生的體育成績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倪君.分層教學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
[2]賴小丹.分層走班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課教學中的實驗研究[D].廣州體育學院,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