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琦
【摘要】在當今社會,學校教育工作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同時教育相關部門也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師應盡可能地構建高效課堂,確保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進入有效學習的狀態(tài)。在本文中,筆者將淺議高中歷史教師可通過要求學生進行預習、借助多媒體以及引導學生進行復習的方法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歷史 高效課堂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6.070
歷史是學生必須重點學習的一門學科,學好歷史不僅能促進學生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還能體現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在初中階段學生便接觸過歷史教育,因此對于高中生而言,他們對歷史學科并不陌生,并且高中歷史課程和初中歷史課程有一定的關聯性,高中歷史是初中歷史課程的延伸,這為教師開展歷史教學工作減輕了一定的負擔。雖然很多高中歷史教師都能完成歷史教學任務,但課堂教學質量卻并不理想,這主要體現在很多班級的歷史課堂尚未處于高效的狀態(tài)。在下文中,筆者將簡要闡述構建高效課堂的方法和技巧。
一、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如何高效地開展教學工作是每一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會思考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效也是衡量教師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性因素。一般情況下,若教師所執(zhí)行的課堂教學處于高效的狀態(tài),不僅能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還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果;而如果教師所構建的課堂并不高效,則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教學質量的提高,因此構建高效課堂歷來是每一位教師的教學追求。在高中階段,雖然和其他學科相比,歷史這門學科較為簡單,只要教師采用妥當的方法便能引導學生高效地學習,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苦惱于如何構建高效歷史課堂。很多教師表示盡管他們傾注所有的時間和精力于歷史課堂教學中,但仍然不能取得優(yōu)良的教學成果,有些教師的歷史課堂甚至處于一片混亂的狀態(tài),很多學生都不能跟上教師的授課節(jié)奏,學生難以進入學習歷史的狀態(tài),導致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不高,漸漸失去了學習歷史的興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積極地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并及時采用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通過分析可知,產生這一現象不僅包含學生自身的原因,還和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有關。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只有學生積極地進入學習的狀態(tài),才能促進課堂教學工作正常地進行,從而使課堂教學處于正常運轉的狀態(tài),這樣才能促進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
很多學生之所以在歷史課堂上存在學習不積極的問題是因為對歷史新課內容較為陌生,由于高中是一個爭分奪秒的關鍵時期,為了盡快完成教學任務,部分教師的教學節(jié)奏較快,導致很多學生與教師的授課環(huán)節(jié)脫軌。基于此,教師應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從學習的角度來看,預習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必要環(huán)節(jié),同時也是推動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只有學生認真預習,才能在上課之前熟悉課本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快速進入新課學習狀態(tài)。雖然預習能為課堂教學提供諸多益處,但是很多學生都沒能養(yǎng)成預習的好習慣,這是因為教師并沒有向學生布置預習的任務,導致學生們錯誤地認為預習是一個無關緊要的學習環(huán)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應從思想上認識到預習的重要性,并嚴格要求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這樣才能促進更多的學生在教師的帶動下高效地學習。當然要想保證預習的效果,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預習的成效,有些高中生雖然年齡稍長,但仍然缺乏學習的自覺性,他們并不能認真地完成預習任務,很多學生都會以“走馬觀花”的方式進行預習,基于此,教師應在上課之前檢查學生的預習任務,并要求學生在歷史課本中體現出預習的痕跡。
二、充分運用多媒體
在新時代的教學環(huán)境中,多媒體已被廣泛地運用在社會中的各個領域,教學領域也不例外。多媒體作為全新的教學輔助設備能為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極大的支持,同時也能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與時俱進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步入新時代的教學領域,而不是一味地接受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眾所周知,歷史教材主要通過文字記錄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高中歷史教材中每一章節(jié)都包含諸多文字內容,冗雜的文字內容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同時還會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高中歷史,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簡化教學過程,并構建高效的歷史課堂。一般情況下,很多教師都會利用多媒體播放課件的功能開展教學工作,這樣便能避免學生陷入冗雜的文字內容中學習,通過課件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較為精簡的歷史內容,這就要求教師應認真對待備課這一環(huán)節(jié),即教師應精心準備歷史課件,當然為了體現歷史課件的教學價值,教師應反復研讀教材內容以及教學大綱要求并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教師能在歷史教材中提煉出重要的知識點,其中可包括重要歷史事件以及與之相關的社會背景、事件發(fā)生的時間等。
三、引導學生進行復習
在高中階段,歷史課程擴充了教學范圍,導致歷史教材中包含諸多內容,雖然歷史內容較為簡單,但冗雜的內容不僅會擾亂學生的學習思路,還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質量。為了學生能扎實地掌握歷史知識點,很多教師都會要求學生記憶知識點,雖然這樣的方式的確能促進學生暫時掌握相關知識點,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多學生都會漸漸遺忘,從而嚴重打擊學生學習歷史的自信心,使學生降低學習歷史的積極性,這樣只會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帶來消極的影響。在學習的過程中遺忘是一個正常的現象,為了避免學生遺忘所學的知識點,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復習,并給學生講解復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能在教師的帶動下養(yǎng)成復習的好習慣,只有學生經常復習歷史知識點,他們才能進一步構建歷史知識框架。當然,教師也應該注意復習的方法,切勿采用老套的復習法,那樣只會影響學生復習的熱情,并且還不能保證復習的效果,教師應該用一些較為創(chuàng)新且簡便的復習法,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復習的行列。
在本文中,筆者簡要闡述了構建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方法,無論采用何種方法,教師都應該盡量引導學生養(yǎng)成課前預習以及課后復習的好習慣,這樣才能促進學生提高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姜艷.高中歷史多媒體課件設計應注意的問題思考[J].文理導航,2016,000(008):57-58.
[2]梁文俊.新課程改革下的高中歷史復習策略[J].考試周刊,2017,000(031):172.